論分析實證主義下的侵權因果關系
發(fā)布時間:2021-06-20 13:40
侵權法因果關系的理論始終處于長期爭論而無定論的境地,學說雖然層出不窮,因果關系認定困難的現狀卻沒有解決:因果關系與過錯、損害結果及行為等其他構成要件功能上的重合,司法實踐中加入政策考量使得因果關系客觀立場喪失,新型侵權案件的出現使得原有的因果理論模型不再適應。學說的創(chuàng)新不能僅將目光局限于解決現有問題而對學說做補丁形式的修改,要解決因果關系認定困難的窘境首先要對因果關系的必然性進行論證,再基于必然性對因果關系建立起客觀外在的考察視角,并使在功能上其區(qū)分于過錯的侵權構成要件。對休謨、穆勒學說的考察是因果關系必然性認定的理論依據;對分析實證主義立場和方法的學習,使得因果關系堅持純粹客觀、剔除主觀的立場;為了解決因果關系與過錯的功能混亂,應當阻止價值判斷進入因果關系構成要件體系,關鍵在于讓因果關系回歸客觀立場。以休謨與穆勒等為代表哲學因果關系理論帶給法學重要啟示,即站在經驗主義立場上因果關系的客觀必然性是無法論證的,侵權法現有學說中因果關系客觀立場之不堅定與經驗主義者所犯的錯誤實質內涵相同。休謨、穆勒對因果關系必然性的哲學否定不能成為法學中論證因果的工具。奧斯丁、凱爾森及哈特的分析實證主義法學...
【文章來源】:哈爾濱商業(yè)大學黑龍江省
【文章頁數】:4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2 休謨與穆勒的因果關系學說及其對法學的啟示
2.1 休謨與穆勒因果關系的討論
2.1.1 休謨的因果觀念
2.1.2 穆勒的因果觀念
2.2 侵權法中的因果關系的討論
2.2.1 對休謨、穆勒因果觀念的再審視
2.2.2 哲學觀點對侵權法因果關系的啟示
3 分析實證主義對侵權因果關系研究的意義
3.1 侵權法中因果關系之界定
3.2 分析實證主義法學的研究方法
3.2.1 奧斯丁的分析實證主義法學立場
3.2.2 凱爾森的純粹法理論
3.2.3 哈特與新法律實證主義
3.3 侵權因果關系對分析實證主義立場的運用
4 分析實證主義視野下因果關系與過錯的功能區(qū)分
4.1 因果關系與過錯的界限
4.1.1 司法實踐中因果與過錯相互替代
4.1.2 因果與過失皆不能有效說明的案件
4.1.3 司法實踐上存在的弊端
4.2 因果關系與過錯發(fā)生混合的原因
4.2.1 兩者判斷標準之預見性內涵相仿
4.2.2 過錯的立場趨向于客觀化
4.2.3 因果要件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
4.3 分析實證主義立場下因果剔除價值之探究
4.3.1 系統目標是因果客觀立場之前提
4.3.2 現有理論是因果立場之依據
4.3.3 新型因果關系建立的嘗試
結論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客觀歸責方法論的中國實踐[J]. 周光權. 法學家. 2013(06)
[2]質疑侵權法中因果關系的二分法[J]. 左傳衛(wèi). 法學. 2007(04)
[3]過錯歸責原則三論[J]. 王福友.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7(01)
[4]環(huán)境侵權訴訟中的舉證責任分配[J]. 馬栩生,呂忠梅. 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 2005(02)
[5]因果關系推定的基本法律問題[J]. 馬栩生. 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4(04)
博士論文
[1]論侵權法中的因果關系[D]. 葛洪濤.山東大學 2008
碩士論文
[1]英美侵權法因果關系理論研究[D]. 王守亮.山東大學 2006
[2]論侵權法上因果關系理論的重構[D]. 李益松.西南政法大學 2005
[3]論侵權法中的因果關系[D]. 鐘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2005
[4]侵權行為法上的因果關系理論研究[D]. 馮清源.西南政法大學 2004
[5]論侵權行為法上的因果關系[D]. 蔣曉紅.蘇州大學 2003
[6]侵權行為法上因果關系理論研究[D]. 涂斌華.華東政法學院 2003
本文編號:3239301
【文章來源】:哈爾濱商業(yè)大學黑龍江省
【文章頁數】:4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2 休謨與穆勒的因果關系學說及其對法學的啟示
2.1 休謨與穆勒因果關系的討論
2.1.1 休謨的因果觀念
2.1.2 穆勒的因果觀念
2.2 侵權法中的因果關系的討論
2.2.1 對休謨、穆勒因果觀念的再審視
2.2.2 哲學觀點對侵權法因果關系的啟示
3 分析實證主義對侵權因果關系研究的意義
3.1 侵權法中因果關系之界定
3.2 分析實證主義法學的研究方法
3.2.1 奧斯丁的分析實證主義法學立場
3.2.2 凱爾森的純粹法理論
3.2.3 哈特與新法律實證主義
3.3 侵權因果關系對分析實證主義立場的運用
4 分析實證主義視野下因果關系與過錯的功能區(qū)分
4.1 因果關系與過錯的界限
4.1.1 司法實踐中因果與過錯相互替代
4.1.2 因果與過失皆不能有效說明的案件
4.1.3 司法實踐上存在的弊端
4.2 因果關系與過錯發(fā)生混合的原因
4.2.1 兩者判斷標準之預見性內涵相仿
4.2.2 過錯的立場趨向于客觀化
4.2.3 因果要件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
4.3 分析實證主義立場下因果剔除價值之探究
4.3.1 系統目標是因果客觀立場之前提
4.3.2 現有理論是因果立場之依據
4.3.3 新型因果關系建立的嘗試
結論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客觀歸責方法論的中國實踐[J]. 周光權. 法學家. 2013(06)
[2]質疑侵權法中因果關系的二分法[J]. 左傳衛(wèi). 法學. 2007(04)
[3]過錯歸責原則三論[J]. 王福友.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7(01)
[4]環(huán)境侵權訴訟中的舉證責任分配[J]. 馬栩生,呂忠梅. 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 2005(02)
[5]因果關系推定的基本法律問題[J]. 馬栩生. 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4(04)
博士論文
[1]論侵權法中的因果關系[D]. 葛洪濤.山東大學 2008
碩士論文
[1]英美侵權法因果關系理論研究[D]. 王守亮.山東大學 2006
[2]論侵權法上因果關系理論的重構[D]. 李益松.西南政法大學 2005
[3]論侵權法中的因果關系[D]. 鐘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2005
[4]侵權行為法上的因果關系理論研究[D]. 馮清源.西南政法大學 2004
[5]論侵權行為法上的因果關系[D]. 蔣曉紅.蘇州大學 2003
[6]侵權行為法上因果關系理論研究[D]. 涂斌華.華東政法學院 2003
本文編號:32393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minfalunwen/3239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