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人”的權益:論人工智能作品著作權的司法實踐及理論可能
發(fā)布時間:2021-04-24 05:40
科技促進社會進步,也帶來新的問題。人工智能的發(fā)展和應用就給著作權領域帶來了新的問題,由于人工智能可以在某種程度上"獨立"于人進行創(chuàng)作,其產生的"作品"是否有著作權及其權利歸屬問題,在現(xiàn)有著作權法框架下很難下定論,如何應對這種挑戰(zhàn)是著作權法律體系必須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文章來源】:現(xiàn)代出版.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非人”之作品
二、“非人”作品的歸屬
1. 我國司法實踐之現(xiàn)實
2. 美國相應立法實踐及判例
3. 日本的政策研究視角
4. 歐盟立法與司法實踐案例
5. 英國相關立法
三、“非人”作品保護的立法可能
四、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人工智能創(chuàng)作物的公共性[J]. 江帆. 現(xiàn)代出版. 2020(06)
本文編號:3156786
【文章來源】:現(xiàn)代出版.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非人”之作品
二、“非人”作品的歸屬
1. 我國司法實踐之現(xiàn)實
2. 美國相應立法實踐及判例
3. 日本的政策研究視角
4. 歐盟立法與司法實踐案例
5. 英國相關立法
三、“非人”作品保護的立法可能
四、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人工智能創(chuàng)作物的公共性[J]. 江帆. 現(xiàn)代出版. 2020(06)
本文編號:31567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minfalunwen/3156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