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有聲書版權保護困境的法治路徑
發(fā)布時間:2021-04-21 15:12
隨著我國數字化公共服務能力的提升,用戶規(guī)模急速攀升的有聲書行業(yè)深陷版權保護困境。選取"有聲書版權法律糾紛"為研究對象,經過定量分析與個案研究,歸納出有聲書版權法律糾紛存在授權環(huán)節(jié)多,法律關系復雜;證據提取難,內容比對不易;判賠額度低,維權成本偏高;責任證明難,訴訟周期過長等特征。面對有聲書版權保護的嚴峻形勢,應積極探索解決有聲書版權糾紛的法治路徑:明確有聲書的版權屬性,規(guī)范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和義務;確保調查取證精準高效,深化行政保護與司法救濟的銜接;提高法定侵權賠償標準,增設侵權損害賠償的懲罰性措施;強化證明責任分配制度,構建版權糾紛舉證責任轉移規(guī)則。
【文章來源】:出版發(fā)行研究.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5 頁
【文章目錄】:
一、用戶規(guī)模急速攀升的有聲書行業(yè)深陷版權保護困境
(一)有聲書版權糾紛頻發(fā)而司法救濟力度不足
(二)有聲書版權糾紛形態(tài)多元而保護途徑單一
(三)有聲書版權糾紛分布集中而權屬地域廣泛
二、有聲書版權法律糾紛的特征分析
(一)授權環(huán)節(jié)多,法律關系復雜
(二)證據提取難,內容比對不易
(三)判賠額度低,維權成本偏高
(四)責任證明難,訴訟周期過長
三、探索解決有聲書版權糾紛的法治路徑
(一)明確有聲書的版權屬性,規(guī)范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和義務
(二)確保調查取證精準高效,深化行政保護與司法救濟的銜接
(三)提高法定侵權賠償標準,增設侵權損害賠償的懲罰性措施
(四)強化證明責任分配制度,構建版權糾紛舉證責任轉移規(guī)則
四、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用戶需求的數字有聲讀物經濟價值開發(fā)[J]. 畢秋靈. 中國傳媒科技. 2019(04)
[2]MOOC版權合理使用與圖書館應對策略研究[J]. 崔汪衛(wèi). 圖書館學研究. 2018(07)
[3]論消極事實的舉證證明責任——以《民訴法解釋》第91條為中心[J]. 陳賢貴. 當代法學. 2017(05)
[4]網絡時代有聲讀物版權保護的新思路[J]. 韓雨瀟. 出版廣角. 2017(15)
[5]我國有聲書產業(yè)生態(tài)模式及對策探析——以喜馬拉雅FM為例[J]. 周美芝. 傳媒. 2017(08)
[6]侵犯影視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的司法判賠問題研究——以414件民事判決為樣本的實證分析[J]. 徐聰穎. 河北法學. 2016(11)
[7]法治方式所需要的姿態(tài)[J]. 陳金釗. 法制與社會發(fā)展. 2013(05)
[8]聲像資料在信息網絡傳播服務中的知識產權[J]. 王燕. 圖書館研究與工作. 2009(04)
[9]論民事訴訟舉證責任轉移的正當性及其制度構建[J]. 程春華,洪秀娟. 法律適用. 2008(Z1)
本文編號:3151992
【文章來源】:出版發(fā)行研究.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5 頁
【文章目錄】:
一、用戶規(guī)模急速攀升的有聲書行業(yè)深陷版權保護困境
(一)有聲書版權糾紛頻發(fā)而司法救濟力度不足
(二)有聲書版權糾紛形態(tài)多元而保護途徑單一
(三)有聲書版權糾紛分布集中而權屬地域廣泛
二、有聲書版權法律糾紛的特征分析
(一)授權環(huán)節(jié)多,法律關系復雜
(二)證據提取難,內容比對不易
(三)判賠額度低,維權成本偏高
(四)責任證明難,訴訟周期過長
三、探索解決有聲書版權糾紛的法治路徑
(一)明確有聲書的版權屬性,規(guī)范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和義務
(二)確保調查取證精準高效,深化行政保護與司法救濟的銜接
(三)提高法定侵權賠償標準,增設侵權損害賠償的懲罰性措施
(四)強化證明責任分配制度,構建版權糾紛舉證責任轉移規(guī)則
四、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用戶需求的數字有聲讀物經濟價值開發(fā)[J]. 畢秋靈. 中國傳媒科技. 2019(04)
[2]MOOC版權合理使用與圖書館應對策略研究[J]. 崔汪衛(wèi). 圖書館學研究. 2018(07)
[3]論消極事實的舉證證明責任——以《民訴法解釋》第91條為中心[J]. 陳賢貴. 當代法學. 2017(05)
[4]網絡時代有聲讀物版權保護的新思路[J]. 韓雨瀟. 出版廣角. 2017(15)
[5]我國有聲書產業(yè)生態(tài)模式及對策探析——以喜馬拉雅FM為例[J]. 周美芝. 傳媒. 2017(08)
[6]侵犯影視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的司法判賠問題研究——以414件民事判決為樣本的實證分析[J]. 徐聰穎. 河北法學. 2016(11)
[7]法治方式所需要的姿態(tài)[J]. 陳金釗. 法制與社會發(fā)展. 2013(05)
[8]聲像資料在信息網絡傳播服務中的知識產權[J]. 王燕. 圖書館研究與工作. 2009(04)
[9]論民事訴訟舉證責任轉移的正當性及其制度構建[J]. 程春華,洪秀娟. 法律適用. 2008(Z1)
本文編號:31519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minfalunwen/3151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