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民事緊急避險制度的完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01 20:55
在現(xiàn)在法治國家中,為了保障社會的穩(wěn)定與安全,各國法律一般都規(guī)定暴力由國家所壟斷,即不允許公民個人使用暴力。但是,在合法權益遭遇緊迫威脅的情況下,公民個人已然無法及時通過公力救濟來保障其合法權益。此時,倘若繼續(xù)堅守“國家壟斷暴力”這一原則,顯然不利于保障公民個人的合法權益。故而法諺有云:“緊急狀態(tài)下無法律”。正當防衛(wèi)和緊急避險便是法律賦予公民個人在緊急狀態(tài)下以暴力手段進行自我保全和保全他人的兩項權利。近幾年來,有關正當防衛(wèi)的研究成果層出不窮,正當防衛(wèi)理論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與之相比,有關緊急避險的研究仍顯得薄弱,緊急避險理論尚未取得明顯的進步。基于此,本文擬對我國民事法律中的緊急避險的概念、類型以及責任承擔主體和責任承擔程度等進行研究,以期能夠為我國緊急避險在理論上以及立法上的發(fā)展完善略盡綿薄之力。本文包括三章內(nèi)容:第一章主要對緊急避險的基本理論進行梳理,并就有關緊急避險的正當化根據(jù)以及限度條件這兩個問題提出新的理論。第二章通過案例分析我國民事緊急避險制度的缺陷及不足,為創(chuàng)新制度有新的思考。第三章是本文的重點,該章將對緊急避險進行重新定義,同時根據(jù)不同的標準對緊急避險進行了類型化的區(qū)分,分...
【文章來源】:蘭州大學甘肅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4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1 研究背景
2 研究內(nèi)容
3 研究方法
4 創(chuàng)新和不足
第一章 緊急避險的基礎理論
1.1 民法上緊急避險制度的概念
1.2 緊急避險的成立條件
1.3 緊急避險的正當化根據(jù)
1.3.1 主觀說
1.3.2 客觀說
1.3.3 法益衡量說
1.3.4 社會相當性理論
1.3.5 本文的立場
1.4 緊急避險的限度條件
1.4.1 法益衡量說
1.4.2 必需說
1.4.3 本文的立場
第二章 我國民事緊急避險制度的缺失分析
2.1 我國民法上緊急避險制度的現(xiàn)行規(guī)定
2.2 民事法律未對緊急避險進行定義
2.2.1 關于緊急避險行為對象問題的爭議
2.2.2 關于緊急避險目的問題的爭議
2.2.3 關于緊急避險是否以行為造成損害為必要條件的爭議
2.3 未對緊急避險的限度條件作類型化區(qū)分
2.4 緊急避險各方當事人責任劃分不合理
2.4.1 緊急避險中的各方當事人
2.4.2 受益人補償責任缺失
2.4.3 未規(guī)定避險人和受益人消除危險的責任
第三章 民事緊急避險制度的完善對策
3.1 應當對緊急避險作出法定的定義
3.1.1 緊急避險的行為對象不限于他人合法權益
3.1.2 可以為防止公共利益免遭危險的目的進行緊急避險
3.1.3 緊急避險的成立不以造成損害為必要條件
3.2 應當對緊急避險的限度條件作類型化區(qū)分
3.2.1 緊急避險的類型化區(qū)分
3.2.2 類型化區(qū)分緊急避險的民事責任
3.3 應當增設緊急避險當事人的責任
3.3.1 增設受益人補償責任
3.3.2 增設避險人和受益人消除危險的責任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防衛(wèi)行為的結(jié)果傷及第三人的教義學分析[J]. 錢葉六. 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 2019(02)
[2]論自招危險之緊急避險的適用[J]. 余茵竹. 湖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8(05)
[3]民法典中的違法阻卻事由立法研究[J]. 周友軍. 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8(05)
[4]緊急避險責任阻卻一元論之提倡[J]. 郝赟. 研究生法學. 2018(02)
[5]緊急避險的體系再定位研究[J]. 方軍. 現(xiàn)代法學. 2018(02)
[6]緊急避險出罪適用的失范和規(guī)范[J]. 儲陳城. 現(xiàn)代法治研究. 2017(03)
[7]避險行為對被避險人的法律效果——以緊急避險的正當化根據(jù)為中心[J]. 蔡桂生. 法學評論. 2017(04)
[8]簡評德國刑法緊急避險規(guī)定——基于德國聯(lián)邦法院案例分析和展開[J]. 盧廣. 中國檢察官. 2017(06)
[9]防衛(wèi)過當?shù)恼J定與結(jié)果 無價值論的不足[J]. 勞東燕. 中外法學. 2015(05)
[10]緊急避險的經(jīng)典案例和法律難題[J]. 何鵬. 法學家. 2015(04)
博士論文
[1]緊急避險研究[D]. 李小濤.武漢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緊急避險中第三人的容忍義務[D]. 方洲.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2019
[2]論緊急避險人免責之限制[D]. 季佳彬.中國政法大學 2019
[3]我國緊急避險正當化依據(jù)的新探討[D]. 趙雅.河南大學 2018
[4]緊急避險損害責任糾紛訴訟研究[D]. 常夢琦.華東政法大學 2018
[5]民事緊急避險問題研究[D]. 周玲云.華東政法大學 2018
[6]緊急避險若干問題研究[D]. 謝文斐.深圳大學 2016
[7]論我國民法上緊急避險制度的不足及完善[D]. 王友剛.中國政法大學 2013
本文編號:2951980
【文章來源】:蘭州大學甘肅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4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1 研究背景
2 研究內(nèi)容
3 研究方法
4 創(chuàng)新和不足
第一章 緊急避險的基礎理論
1.1 民法上緊急避險制度的概念
1.2 緊急避險的成立條件
1.3 緊急避險的正當化根據(jù)
1.3.1 主觀說
1.3.2 客觀說
1.3.3 法益衡量說
1.3.4 社會相當性理論
1.3.5 本文的立場
1.4 緊急避險的限度條件
1.4.1 法益衡量說
1.4.2 必需說
1.4.3 本文的立場
第二章 我國民事緊急避險制度的缺失分析
2.1 我國民法上緊急避險制度的現(xiàn)行規(guī)定
2.2 民事法律未對緊急避險進行定義
2.2.1 關于緊急避險行為對象問題的爭議
2.2.2 關于緊急避險目的問題的爭議
2.2.3 關于緊急避險是否以行為造成損害為必要條件的爭議
2.3 未對緊急避險的限度條件作類型化區(qū)分
2.4 緊急避險各方當事人責任劃分不合理
2.4.1 緊急避險中的各方當事人
2.4.2 受益人補償責任缺失
2.4.3 未規(guī)定避險人和受益人消除危險的責任
第三章 民事緊急避險制度的完善對策
3.1 應當對緊急避險作出法定的定義
3.1.1 緊急避險的行為對象不限于他人合法權益
3.1.2 可以為防止公共利益免遭危險的目的進行緊急避險
3.1.3 緊急避險的成立不以造成損害為必要條件
3.2 應當對緊急避險的限度條件作類型化區(qū)分
3.2.1 緊急避險的類型化區(qū)分
3.2.2 類型化區(qū)分緊急避險的民事責任
3.3 應當增設緊急避險當事人的責任
3.3.1 增設受益人補償責任
3.3.2 增設避險人和受益人消除危險的責任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防衛(wèi)行為的結(jié)果傷及第三人的教義學分析[J]. 錢葉六. 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 2019(02)
[2]論自招危險之緊急避險的適用[J]. 余茵竹. 湖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8(05)
[3]民法典中的違法阻卻事由立法研究[J]. 周友軍. 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8(05)
[4]緊急避險責任阻卻一元論之提倡[J]. 郝赟. 研究生法學. 2018(02)
[5]緊急避險的體系再定位研究[J]. 方軍. 現(xiàn)代法學. 2018(02)
[6]緊急避險出罪適用的失范和規(guī)范[J]. 儲陳城. 現(xiàn)代法治研究. 2017(03)
[7]避險行為對被避險人的法律效果——以緊急避險的正當化根據(jù)為中心[J]. 蔡桂生. 法學評論. 2017(04)
[8]簡評德國刑法緊急避險規(guī)定——基于德國聯(lián)邦法院案例分析和展開[J]. 盧廣. 中國檢察官. 2017(06)
[9]防衛(wèi)過當?shù)恼J定與結(jié)果 無價值論的不足[J]. 勞東燕. 中外法學. 2015(05)
[10]緊急避險的經(jīng)典案例和法律難題[J]. 何鵬. 法學家. 2015(04)
博士論文
[1]緊急避險研究[D]. 李小濤.武漢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緊急避險中第三人的容忍義務[D]. 方洲.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2019
[2]論緊急避險人免責之限制[D]. 季佳彬.中國政法大學 2019
[3]我國緊急避險正當化依據(jù)的新探討[D]. 趙雅.河南大學 2018
[4]緊急避險損害責任糾紛訴訟研究[D]. 常夢琦.華東政法大學 2018
[5]民事緊急避險問題研究[D]. 周玲云.華東政法大學 2018
[6]緊急避險若干問題研究[D]. 謝文斐.深圳大學 2016
[7]論我國民法上緊急避險制度的不足及完善[D]. 王友剛.中國政法大學 2013
本文編號:29519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minfalunwen/2951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