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決文書引起物權變動之限制與規(guī)則
[Abstract]:The academic circles generally limit the legal documents that cause the establishment, change, transfer or extinction of the property right stipulated in Article 28 of the Real Law of our country as forming judgment, ignoring the right of formation, forming the incomplet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right of ac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judgment.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formative complaint is improperly exaggerated. The basis of the change of real right caused by legal documents is that the formative power of judgment should come from the formative right of substantive law. And bas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direction of the right of formation, it is limited to the right of formation of real right. (1) the judgment of "division of common things" as pointed out in Article 7 of "Real right Law" should be regarded as a complete enumeration, in order to follow the train of thought of "constriction of purpose". It is different from the special institutional background of Switzerland and Taiwan, and does not exclude the principle of publicity and public trust of registra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ystem of acquisition in good faith.
【作者單位】: 山東大學法學院;
【分類號】:D923.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晉山;;非基于法律行為引起的物權變動[J];人民司法;2007年07期
2 戚劍穎;;設立物權的合同和登記交付——論我國物權變動立法模式[J];法制與社會;2007年09期
3 曹海生;;淺析機動車交易物權變動[J];法制與社會;2008年12期
4 張翔;論物權變動的理性基礎及其實現(xiàn)[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5 李心淑;機動車交易中的物權變動[J];河北法學;2003年05期
6 王學;;物權變動相關問題的探討[J];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7 周功滿;論物權變動的形式主義原則及其在中國的法律適用[J];蘭州學刊;2005年02期
8 王俊霞;郎笑童;;我國物權變動的立法模式選擇[J];內(nèi)蒙古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9 譚筱清;;執(zhí)行裁定導致物權變動的法律適用[J];人民司法;2007年21期
10 王軼;關淑芳;;物權變動制度三論[J];法律適用;2008年Z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安建忠;尹磊;;機動車物權變動及風險承擔探析[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5年
2 宋金華;;物權變動的基本原則及我國的制度模式分析[A];當代法學論壇(2011年第4輯)[C];2011年
3 李文祥;唐義虎;;基于法律行為的物權變動比較研究[A];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學術叢書——20世紀外國民商法的變革[C];2003年
4 ;;張玉娥;;論物權變動[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5年
5 徐永前;李詠怡;;論物權變動的公示原則[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5年
6 李曉東;張正云;;法律行為物權變動立法模式下當事人利益之考量[A];當代法學論壇(2006年第4輯)[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重慶市奉節(jié)縣人民法院 王維永;父親騰床給兒子結婚未明示贈與不發(fā)生物權變動[N];人民法院報;2012年
2 何苗;聚焦國外物權變動三大模式[N];中華工商時報;2007年
3 祝怡;民事調(diào)解書 能否導致物權變動[N];江蘇法制報;2011年
4 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閆信良 吳學文;調(diào)解書不能直接產(chǎn)生物權變動的效力[N];人民法院報;2013年
5 祁正華;幾種特殊的物權變動應進行登記[N];福州日報;2008年
6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米 健;物權變動原則的司法創(chuàng)制[N];人民法院報;2003年
7 王建紅;抵押物權變動與保全措施之沖突[N];江蘇法制報;2014年
8 孫長虎;機動車的查封方法[N];人民法院報;2007年
9 朱朝陽;何種判決能夠引起物權變動[N];江蘇法制報;2009年
10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 導師 米健;關于物權立法若干問題的思考(上)[N];人民法院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肖后國;物權變動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忠麗;論登記對抗規(guī)則下第三人范圍的確定[D];中國政法大學;2015年
2 劉斌;論機動車登記與物權變動[D];延邊大學;2015年
3 沈健州;無權處分之再辨析[D];大連海事大學;2015年
4 馬嬌;無權處分制度研究[D];南昌大學;2015年
5 吳文州;論法院生效法律文書引起的物權變動[D];華南理工大學;2016年
6 褚菲葒;保障性住房物權變動研究[D];寧波大學;2015年
7 劉敏;我國物權變動的登記對抗要件研究[D];天津財經(jīng)大學;2014年
8 張開宇;房屋多重買賣權利競存的實務分析[D];黑龍江大學;2014年
9 趙曉冬;法律文書導致物權變動研究[D];煙臺大學;2016年
10 趙晨晨;我國物權變動立法模式之悖論[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2222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minfalunwen/2222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