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風港原則下的不免責——新聞作品版權保護探析
本文選題:避風港 + 新聞作品; 參考:《出版廣角》2015年04期
【摘要】:網絡媒體技術的大發(fā)展,改變了新聞作品復制和傳播的方式,也改變了人們的閱讀方式,借助于此,網絡服務提供商侵權方式越來越多樣化和隱秘化,新聞作品版權的保護舉步維艱。文章從這一媒介現(xiàn)實出發(fā),在新聞作品版權客體范疇確立的基礎上,以其矛攻其盾,從"網頁快照""深度鏈接"兩個角度進行侵權認定,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討數(shù)字時代下新聞作品的版權保護策略。
[Abstract]:The great development of network media technology has changed the way news works are copied and disseminated, and changed the way people read. With the help of this, the infringing ways of network service provider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diversified and secretive. The protection of copyright in news works is difficult. Proceeding from this media reality, on the basi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object category of copyright in news works, the article uses its spear to attack its shield, and determines the infringement from the two angles of "web snapshot" and "deep link". On this basis, it further discusses the copyright protection strategy of news works in the digital age.
【作者單位】: 吉林大學珠海學院;
【分類號】:D923.4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翟真;;版權法中“時事新聞”概念探疑[J];國際新聞界;2013年04期
2 劉學義;;搜索引擎侵犯媒體版權的行為與法律責任[J];國際新聞界;2014年03期
3 崔國斌;;加框鏈接的著作權法規(guī)制[J];政治與法律;2014年05期
4 張欽坤;孟潔;;搜索類新聞聚合APP的侵權認定分析[J];知識產權;2014年07期
5 梁智勇;;移動互聯(lián)網入口競爭的市場格局及傳統(tǒng)媒體的競爭策略[J];新聞大學;2014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邵騰;張英魁;;當前部分電視媒體時事新聞主流意識傳播中存在的問題及治理對策[J];桂海論叢;2014年03期
2 崔國斌;;著作權法下移動網絡內容聚合服務的重新定性[J];電子知識產權;2014年08期
3 徐美玲;;網絡鏈接的版權法規(guī)制綜述[J];電子知識產權;2014年08期
4 許艷;;4G背景下廣電媒體發(fā)展路徑轉型[J];電視研究;2014年11期
5 杜民;;聚合類視頻APP的著作權問題分析[J];法制博覽;2015年07期
6 張潔瓊;;技術、制度、利益三棱鏡中的深層鏈接規(guī)制途徑分析[J];法制與社會;2015年10期
7 范曉倩;;iframe嵌入式鏈接的重新定性 兼評飛狐訴網易二十九案一審判決[J];電子知識產權;2015年04期
8 張悅;;移動網絡時代加框鏈接性質認定的思考[J];法制博覽;2015年12期
9 戴昕;;產權話語、新聞生產與創(chuàng)新競爭——評“今日頭條”事件[J];科技與法律;2015年02期
10 陳雪麗;;2013年中國新聞傳播法制研究綜述[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4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遷;;網絡環(huán)境中版權直接侵權的認定[J];東方法學;2009年02期
2 楊開湘;蔣凌申;;自動柜員機刑法意義新探——基于對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解釋的分析[J];東方法學;2009年04期
3 萬勇;;中國著作權法的表演權[J];電子知識產權;2007年06期
4 王遷;朱健;;技術措施的“有效性”標準——評芬蘭DVD—CSS技術措施保護案[J];電子知識產權;2007年09期
5 黃匯;;版權法“獨創(chuàng)性”理論的困境與出路[J];電子知識產權;2009年09期
6 陳加勝;;信息網絡傳播權與鏈接的關系[J];電子知識產權;2010年02期
7 梅術文;;我國著作權法上的傳播權整合[J];法學;2010年09期
8 鄭紹輝;周明天;;反盜鏈技術研究[J];計算機時代;2008年01期
9 石必勝;;論鏈接不替代原則——以下載鏈接的經濟分析為進路[J];科技與法律;2008年05期
10 付國華;雷艷珍;;深度鏈接提供者版權侵權認定[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慧,史晉川;版權保護悖論的經濟學分析[J];浙江社會科學;2001年06期
2 馬小方;數(shù)字時代的版權保護[J];當代經濟;2001年08期
3 齊相潼;入世后的版權貿易與版權保護[J];中國出版;2002年03期
4 齊相潼;入世后的版權貿易與版權保護[J];中國圖書評論;2002年03期
5 唐鵬琪;印度版權保護對經濟的影響[J];南亞研究季刊;2002年02期
6 劉勤秀;網絡媒體的版權保護[J];圖書與情報;2003年03期
7 孔正毅;試論古代圖書的版權保護[J];出版發(fā)行研究;2003年06期
8 章鵬遠;澳大利亞版權修訂與圖書館[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3年04期
9 馮翠銀;中國古代版權保護歷史演進[J];圖書館建設;2003年03期
10 張勝華;陶瓷行業(yè)版權保護初探[J];景德鎮(zhèn)陶瓷;2003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譚曉萍;;論版權保護與出版社的發(fā)展[A];出版科學探索論文集(第9輯)[C];2010年
2 胡開忠;;入世后中國的版權戰(zhàn)略[A];中國知識產權發(fā)展戰(zhàn)略論壇論文集[C];2005年
3 畢競悅;;版權保護期限的合憲性之爭——從美國1998年《松尼·波諾版權期限延長法案》談起[A];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學術叢書——20世紀西方憲政的發(fā)展及其變革[C];2004年
4 陳秀欽;傅文奇;;論圖書全文數(shù)據(jù)庫版權授權的獲得[A];福建省圖書館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王利民;顧權;;論雙重版電影版權的“二元”承認與保護——一個國際貿易體制下電影版權保護的國際法新原則[A];WTO法與中國論叢(2009年卷)——《WTO法與中國論壇》暨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潘淑紅;;現(xiàn)代企業(yè)版權戰(zhàn)略研究[A];中國知識產權發(fā)展戰(zhàn)略論壇論文集[C];2005年
7 毛牧然;周實;牟瑞瑾;張尤佳;;論遼寧省版權民事審判工作的現(xiàn)狀、不足與對策[A];第八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8 蔣茂凝;;計算機信息網絡中版權保護的新發(fā)展[A];出版科學探索論文集第5輯[C];2001年
9 吳彤;朱秋玲;;英國BSI標準版權保護政策研究[A];市場踐行標準化——第十一屆中國標準化論壇論文集[C];2014年
10 王章偉;;從《傳奇》案看網絡游戲作品的版權保護[A];2009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知識產權專業(yè)委員會年會暨中國律師知識產權高層論壇論文集(上)[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韓為卿;河南省版權工作——有為 有位 有威[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4年
2 方圓;中歐加強版權保護合作[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4年
3 記者 李東生;把握定位轉變職能突出重點進一步開創(chuàng)版權工作新局面[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4年
4 本報記者 王凌;北京,,版權貿易在“遠航”[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5年
5 國家版權局副局長 閻曉宏;版權在推動經濟和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5年
6 姚一憲整理;2005版權貿易發(fā)展四方論劍[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5年
7 記者 金鑫;上海版權中心將于年底建成投入使用[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5年
8 郭亦樂;版權保護:涉外貿易新焦點[N];中國知識產權報;2003年
9 孫昕;版權保護要著眼于促進產業(yè)發(fā)展[N];中國知識產權報;2003年
10 邱振剛;版權代理 版權登記為維權“加速”[N];中國藝術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易健雄;技術發(fā)展與版權擴張[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2 何煉紅;工業(yè)版權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3 李雨峰;思想控制與權利保護[D];西南政法大學;2003年
4 段維;網絡時代版權法律保護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5 黃匯;版權法上的公共領域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6 李祖明;互聯(lián)網上的版權保護與限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夏穎;我國版權資源增值利用的對策研究[D];武漢大學;2013年
8 王素玉;版權法的經濟分析[D];吉林大學;2009年
9 曹偉;計算機軟件知識產權保護的反思與超越[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10 莊超;一種新型Internet內容版權保護計算機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計算技術研究所);200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懿;發(fā)展我國從屬版權貿易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2 蘇丹;中國古代版權保護考析[D];吉林大學;2007年
3 王超;數(shù)字傳播環(huán)境下版權觀念發(fā)展研究[D];北京印刷學院;2011年
4 旦增拉珍;從“春天里”談我國音樂版權保護[D];山東大學;2012年
5 張雨晨;我國版權證券化的實施問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6 李靜;實用藝術品版權保護案例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2年
7 谷坤;試析互聯(lián)網時代版權法律制度的創(chuàng)新路徑[D];吉林財經大學;2012年
8 鄭秀艷;網絡環(huán)境下我國版權的刑法保護研究[D];河南大學;2013年
9 何海燕;電視媒體資產管理中的版權開發(fā)與使用[D];河北大學;2013年
10 呂華;網絡環(huán)境下私人復制行為的版權責任豁免[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9941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minfalunwen/1994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