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證券化風險評價與防范
本文選題:專利證券化 + 模糊評價; 參考:《湘潭大學》2015年碩士論文
【摘要】:專利證券化具有同傳統(tǒng)資產(chǎn)證券化相同的風險,控制和防范風險是證券化面臨的共同問題。識別、分析專利證券化所存在的風險因素,評價和衡量專利證券化風險指標的大小,對重點風險進行防范和控制,這對專利證券化能否成功至關重要。專利證券化過程中,既有內(nèi)部風險又有外部風險。內(nèi)部風險包括專利基礎資產(chǎn)的價值評估、價值波動、價值實現(xiàn)的風險和專利權利瑕疵、歸屬以及訴訟的風險。外部風險包括利率風險、經(jīng)濟前景風險以及影響專利交易的法律風險和政策風險。專利證券化風險因素多種多樣且模糊不確定,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正是基于被評價因素的模糊性和不確定性。專利證券化評價指標重點考慮專利基礎資產(chǎn)風險、交易結構風險和宏觀經(jīng)濟法律風險三類指標。評價指標權重的確定采用層次分析法,通過對各項指標進行兩兩的反復比較,得出各項指標的權重。通過設計具體證券化案例進行示意性的風險評價,采用專家打分的方式,得出模糊結果,來驗證指標是否可行以及模型運用的效果。檢驗結果表明指標的權重基本可以適用。從評價的結果來看,專利基礎資產(chǎn)風險的評價對整個專利證券化風險的評價結果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除了要考慮相關法律、政策和經(jīng)濟等外部風險因素外,專利證券化風險防范和控制的重點在于:一是構建專利資產(chǎn)池中的風險防范和控制;二是完善信用增級和評級制度;三是完善專利證券化信息披露制度。
[Abstract]:Patent securitization has the same risks as traditional asset securitization. Identifying and analyzing the risk factors of patent securitization, evaluating and measuring the risk index of patent securitization,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the key risks are very important to the success of patent securit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patent securitization, there are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risks. The internal risk includes the value evaluation, the fluctuation of value, the risk of value realization, the defect of patent right, the ownership and the risk of litigation. External risks include interest rate risk, economic outlook risk, legal risk and policy risk affecting patent transaction. The risk factors of patent securitization are various and fuzzy.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s based on the fuzziness and uncertainty of the evaluated factors. The evaluation index of patent securitization focuses on three kinds of indexes: the risk of patent basic assets, the risk of transaction structure and the risk of macroeconomic law.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and the weight of each index is obtained through the repeated comparison of each index. By designing a specific securitization case to carry on the schematic risk evaluation and adopting the method of expert scoring, the fuzzy result is obtained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index and the effect of the model application.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weight of the index is basically applicable. Judging from the evaluation results, the evaluation of the risk of patent basic assets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the evaluation of the risk of patent securitization. Besides considering external risk factors such as law, policy and economy, the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atent securitization lies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one is to construct the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patent asset pool, the other is to perfect credit grading and rating system. Third, perfect th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ystem of patent securitization.
【學位授予單位】:湘潭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D923.4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隋臻瑋;加強高等院校專利權保護的對策[J];科學學研究;2001年03期
2 甘藻文;論專利權與企業(yè)的利益[J];廣州市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3 甄海勝;山東省專利權保護的現(xiàn)狀及對策[J];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省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4 陳懿;;簡論專利權弱保護的危害[J];華夏星火;2005年05期
5 胡夢云;馮曉青;;軟件專利保護正當性之思考[J];電子知識產(chǎn)權;2006年03期
6 許春明;;阻擊專利大棒——淺談專利權濫用的法律規(guī)制[J];中國發(fā)明與專利;2007年08期
7 徐棣楓;;專利權限制的法律體系重構[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8年01期
8 甘慕儀;;我國規(guī)制專利權濫用的立法現(xiàn)狀與建議[J];順德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9 陳志勇;陳香;;專利權評估若干問題研究[J];科技與法律;2008年02期
10 向淵博;劉小青;都云程;;中國軟件專利的現(xiàn)狀和特點:基于軟件發(fā)明的實證分析[J];電子知識產(chǎn)權;2009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謝新苗;;專利服務機構服務模式初探[A];發(fā)展知識產(chǎn)權服務業(yè),,支撐創(chuàng)新型國家建設-2012年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xié)會年會第三屆知識產(chǎn)權論壇論文選編(第二部分)[C];2011年
2 溫旭;;加強我國專利權保護力度的探討[A];專利法研究(1994)[C];1994年
3 王勉青;;我國專利權濫用法律調(diào)整的規(guī)定性[A];專利法研究(2006)[C];2007年
4 張寒;;淺析專利權濫用[A];當代法學論壇(二○一○年第1輯)[C];2010年
5 任聲策;尤建新;;中國科技型企業(yè)的專利行為:基于長三角地區(qū)的實證[A];第五屆(2010)中國管理學年會——技術與創(chuàng)新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6 蔡麗娜;;淺談日文專利翻譯[A];2014年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xié)會年會第五屆知識產(chǎn)權論壇論文集(第一部分)[C];2014年
7 蔡金鳳;;淺論我國專利權保護模式[A];當代法學論壇(2008年第1輯)[C];2008年
8 劉曉軍;;在先公開不破壞專利新穎性問題研究[A];2014年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xié)會年會第五屆知識產(chǎn)權論壇論文(第三部分)[C];2014年
9 劉筠筠;;專利權保護范圍的不確定性問題研究——兼論等同原則的適用[A];專利法研究(2008)[C];2009年
10 劉筠筠;;專利權保護范圍的不確定性問題研究——兼論等同原則的適用[A];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xié)會成立20周年慶祝大會暨學術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 王雷 戴妮;專利技術推動通信產(chǎn)業(yè)自主創(chuàng)新[N];經(jīng)理日報;2009年
2 本報記者 郭宇;專利壁壘升溫 知識產(chǎn)權成企業(yè)必爭之地[N];中國工業(yè)報;2008年
3 曉齋;如何用專利照亮市場[N];中華建筑報;2004年
4 蔡世珍;走出藥企專利事務管理誤區(qū)[N];中國醫(yī)藥報;2009年
5 本報記者 賀延芳;假冒專利行為可被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N];中國知識產(chǎn)權報;2012年
6 趙瑩;失效專利淘金[N];經(jīng)理日報;2003年
7 胥曉琦;專利保護規(guī)則及相關問題解決[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5年
8 鄭經(jīng);繳納專利費是發(fā)明人應承擔的義務[N];中國改革報;2007年
9 本報記者 劉靜;不想受制就做規(guī)則制定者[N];工人日報;2008年
10 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知識產(chǎn)權發(fā)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王雷;TD專利國內(nèi)申請不落下風[N];通信產(chǎn)業(yè)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張健;專利權濫用及其法律規(guī)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張英;專利與經(jīng)濟增長:基于中國省際面板的實證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3 蔣遜明;專利權利用的制度性風險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4 劉凌;論專利·技術進步與經(jīng)濟增長方式轉(zhuǎn)變[D];新疆大學;2012年
5 費艷穎;專利權法律沖突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7年
6 何曉平;專利等同侵權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7 馬海生;專利許可的原則[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8 蔣明琳;技術創(chuàng)新成果、專利、標準的協(xié)同轉(zhuǎn)化機理研究[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15年
9 劉稚;與生物技術有關之專利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蔡金鳳;專利權保護和企業(yè)發(fā)展實務研究[D];貴州大學;2008年
2 吳俊芳;論商業(yè)方法軟件專利的創(chuàng)造性[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3 張國瑞;專利權期限制度科學性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09年
4 胡金金;黑龍江省高等院校專利權戰(zhàn)略實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9年
5 嚴琳;專利技術標準化下的專利權限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6 張敏妍;專利權出資法律問題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7 董卓亞;專利權濫用的法律規(guī)制[D];鄭州大學;2009年
8 蘇維;專利聯(lián)營的限制競爭行為與反壟斷政策[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9 段輝;專利評估技術參數(shù)的確定方法研究[D];東北大學;2007年
10 龔波;專利權出資法律問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9388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minfalunwen/1938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