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權法上的加工制度探析——兼議《中國民法典草案建議稿》第394條
本文選題:加工 + 新物; 參考:《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15年02期
【摘要】:隨著我國民法典立法步伐的加快,《中國民法典草案建議稿》的問世,標志著加工制度的立法再次提上日程,并在第394條定有明文。在內容的厘定上借鑒了法國民法典、日本民法典以及我國臺灣地區(qū)民法,秉承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加工制度的基本精神和價值功能。但囿于諸多原因,在內涵、構成要件、加工物的權利歸屬、補償責任以及加工規(guī)則與相關制度的協(xié)調方面仍存在不完善之處,且未能完全反映現代意義上的加工制度的價值取向和應有功能。本文借鑒《歐洲私法的原則、定義與示范規(guī)則:歐洲示范民法典草案》〔1〕中的關于加工制度的最新理論成果,從比較法的視角,反思傳統(tǒng)意義上的加工制度,嘗試對現代意義上的加工制度進行全面剖析,希翼對我國將來民法典中的加工制度的立法提供理論參考。
[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legislative step of China's Civil Code, the publication of the draft proposal of the Chinese Civil Code indicates that the legislation of the processing system has been put on the agenda again, and has been stipulated in Article 394.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content, we draw lessons from the French civil code, the Japanese civil code and the civil law of Taiwan, and inherit the basic spirit and value function of the processing system in the traditional sense. However, due to many reasons, there are still some imperfections in the aspects of connotation, constitution, right attribution, compensation responsibility and coordination between processing rules and relevant systems. And fail to reflect the value orientation and function of processing system in modern sense. This paper draws lessons from the principles of European Private Law, definition and Model rules: draft European Model Civil Code, and the latest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of processing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arative law, this paper reflects on the processing system in the traditional sens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processing system in the modern sense, hoping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legislation of the processing system in the future civil code of our country.
【作者單位】: 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
【分類號】:D92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蔡立東;張臨偉;;“平等主體關系說”評判——兼評《民法典草案》第二條[J];南京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2期
2 徐武;章水仙;;民法典草案第八十九條之探討[J];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年01期
3 王金根;;歐洲民法典草案交貨不符通知制度研究及借鑒[J];北方法學;2011年05期
4 徐國棟;民法典草案的基本結構——以民法的調整對象理論為中心[J];法學研究;2000年01期
5 關養(yǎng)才,李云霖;論撫養(yǎng)人的墊付責任——評“中國民法典草案專家研討會意見”[J];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6 胡玉浪;;論債的定義與本質——兼論中國民法典草案中債的定義[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7 何勤華;鮮見的文獻 珍貴的史料——《新中國民法典草案總覽》序[J];法學;2003年02期
8 王成梅;淺議知識產權與我國《民法典》 兼評民法典草案總則第八十九條[J];廈門科技;2004年01期
9 王坤;王勤;;試評我國民法典草案之體系結構[J];華中師范大學研究生學報;2005年01期
10 王金根;;歐洲民法典草案及其對我國民法典制定的借鑒意義[J];西部法學評論;2010年06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劉國禹 李振民;民法典草案修改之我見[N];人民法院報;2004年
2 范欽鵬;民法典草案將給我們帶來什么?[N];中國城鄉(xiāng)金融報;2003年
3 ;法治建設新開端[N];檢察日報;2003年
4 吳衛(wèi)明;民法典草案的無奈[N];國際金融報;2003年
5 楊立新;聚焦民法典草案五大問題[N];檢察日報;2003年
6 本報記者郭國松;民法典:為權利筑起一堵“保護墻”[N];南方周末;2003年
7 陳麗平;物權法更貼近時代與國情[N];山西政協(xié)報;2007年
,本文編號:18857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minfalunwen/1885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