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總則編纂視野中的成年監(jiān)護制度
本文選題:成年監(jiān)護 切入點:辨識能力 出處:《政法論叢》2015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面對高齡化社會的現(xiàn)實需求和身心障礙者福利新理念的內在驅動,我國民法總則編纂為重塑現(xiàn)代成年監(jiān)護制度提供了契機。構建現(xiàn)代成年監(jiān)護制度的核心在于將成年監(jiān)護制度與被監(jiān)護人的行為能力加以"脫鉤"。其主要內容包括,擴大被監(jiān)護人的范圍,凡不能自我保護與照顧的人均可作為被監(jiān)護人,同時采列舉的方式明確規(guī)定精神障礙者、智力障礙者、身體障礙者、辨識能力衰退的老年人、因不良嗜好而致辨識能力欠缺者等均可適用監(jiān)護制度;根據(jù)成年被監(jiān)護人的具體辨識能力程度,設立監(jiān)護、保佐和輔助三個層級的監(jiān)護類型;增設意定監(jiān)護,并明定意定監(jiān)護優(yōu)先于法定監(jiān)護適用;建立以監(jiān)護監(jiān)督人為主、監(jiān)護監(jiān)督機構為輔的雙重監(jiān)督體制,采列舉的方式明確規(guī)定監(jiān)護監(jiān)督的職責。
[Abstract]:In the face of the realistic needs of the aging society and the inner drive of the new concept of welfare of the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handicapped, The compilation of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Chinese civil law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to reshape the modern adult guardianship system. The cor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adult guardianship system is to "decouple" the adult guardianship system from the behavior capacity of the ward. To expand the scope of the ward so that those who are unable to protect and take care of themselves can act as guardians, and at the same time specify, by enumeration, the mentally handicapped, the mentally handicapped, the physically handicapped, the elderly with reduced discernment, The guardianship system can be applied to those with poor identification ability caused by bad habits.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degree of identification of adult guardians, three levels of guardianship, guardianship, guardianship and assistance, should be established. It is determined that guardianship should take precedence over legal guardianship, and establish a double supervision system with guardianship supervisor as the main body and guardianship supervision agency as the auxiliary, and define clearly the duty of guardianship supervision by means of enumeration.
【作者單位】: 南京財經大學法學院;
【分類號】:D92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余純;虞振威;;成年人監(jiān)護適用對象比較研究[J];理論月刊;2006年07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曉劍;;我國民法典中成年監(jiān)護立法若干問題研究[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1年01期
2 張軍輝;;中國民法法典化的方法論略探[J];法制與社會;2009年28期
3 陳浩;;隱私權的保護及與言論自由權的界限問題研究[J];法制博覽(中旬刊);2013年09期
4 莫凡;;財產權概念的語義學考察[J];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2013年00期
5 鄭曉劍;;揭開雇主“替代責任”的面紗——兼論《侵權責任法》第34條之解釋論基礎[J];比較法研究;2014年02期
6 滕佳一;;羅馬法中家父權盛衰之歷史解釋——以家子地位的變化為線索[J];東方法學;2014年02期
7 李莉;;論知識產權質權人權利保護規(guī)則的局限與突破[J];東方法學;2014年02期
8 單平基;;無權占有費用求償權之證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243條檢討[J];法商研究;2014年01期
9 蔡睿;;從國際屬人法的變化趨勢看我國立法的演變[J];研究生法學;2013年05期
10 歐陽蘇芳;賈曉菲;;我國異議登記制度案例探析[J];法制與社會;2014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聶莉斌;;自然資源法的雙重功能[A];生態(tài)文明法制建設——2014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第一冊)[C];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魏樹發(fā);論我國成年監(jiān)護制度改革[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方勇男;日本成年監(jiān)護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3 李求軼;消滅時效的歷史與展開[D];華東政法學院;2006年
4 張帆;勞動合同中的合意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2年
5 劉競元;登記對抗下的物權變動及其對抗性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2年
6 楊淑紅;元代民間契約關系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2年
7 蘭美海;無償性對贈與合同規(guī)則的影響[D];西南財經大學;2012年
8 趙毅;羅馬法錯誤制度研究[D];廈門大學;2014年
9 任中秀;德國團體法中的成員權研究[D];山東大學;2014年
10 李莉;登記公示型動產擔保物權人權利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馮國亮;債權人撤銷權若干法律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沈斌;論破產管理人法律責任[D];蘇州大學;2010年
3 楊柏;論我國殘疾人勞動就業(yè)權的法律保障[D];蘇州大學;2010年
4 邊嶸;夫妻侵權民事責任制度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5 張嶺;論我國債權人撤銷權制度的適用[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6 程鋼;短信遺囑的有效性分析[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任孝;后位繼承制度比較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8 劉鳳;我國成年監(jiān)護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9 張奎;論勞動者的損害賠償責任[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10 陸瑩然;留置權成立要件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李霞;;意定監(jiān)護制度論綱[J];法學;2011年04期
2 李文勝;;美國成年人監(jiān)護法的改革及對我國未來民法典之借鑒意義[J];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3 楊立新;;我國老年監(jiān)護制度的立法突破及相關問題[J];法學研究;2013年02期
4 李霞;成年后見制度的日本法觀察——兼及我國的制度反思[J];法學論壇;2003年05期
5 楊代雄;;薩維尼法學方法論中的體系化方法[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06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霞;成年監(jiān)護制度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朱曉琳;我國成年監(jiān)護制度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2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羅麗華,丁峰;論我國監(jiān)護制度之不足與完善[J];法學雜志;2002年02期
2 何皓;我國監(jiān)護制度的缺陷及其立法完善[J];理論導刊;2002年08期
3 阿榮;完善我國監(jiān)護制度的幾點思考[J];前沿;2003年07期
4 蔡文輝;試論我國未成年人監(jiān)護制度的立法完善[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3年04期
5 余松林;關于建立成年人監(jiān)護制度的探討[J];零陵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6 李宏;我國成年監(jiān)護制度的檢討與完善[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7 張麗琴;淺析監(jiān)護制度的歷史沿革及對我國的借鑒[J];宿州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8 李宏;成年監(jiān)護制度修改趨勢探析[J];行政與法(吉林省行政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9 李洪星 ,王岳喜;試論老年監(jiān)護制度的功能[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05年05期
10 黃衛(wèi)東;論我國監(jiān)護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J];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5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周中成;;淺議監(jiān)護制度的性質與存在的問題[A];當代法學論壇(二○○九年第2輯)[C];2009年
2 張麗燕;;完善我國民法的監(jiān)護制度[A];中國律師2000年大會論文精選(上卷)[C];2000年
3 佟麗華;;健全、完善中國的監(jiān)護制度[A];推動律師參與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會議暨未成年人保護專業(yè)委員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4 王忠毅;張曉光;;試論監(jiān)護制度的完善[A];“嚴肅執(zhí)法與司法公正”研討會專集[C];1999年
5 邢鴻飛;孫海濤;;論欠缺行為能力成年人的政府監(jiān)護[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10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于建偉;;在老齡化背景下完善養(yǎng)老法律制度——新《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解讀[A];陜西老年學通訊·2013年第4期(總第96期)[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易艷剛;吸毒者幼童夭亡,呼喚完善監(jiān)護制度[N];新華每日電訊;2013年
2 丁宜;完善監(jiān)護制度,國外做法可鑒[N];新華每日電訊;2013年
3 戴 晨;淺議我國監(jiān)護制度定位[N];人民法院報;2004年
4 武漢大學法學院 葉欣;建立老年監(jiān)護制度應遵循三個理念[N];光明日報;2008年
5 本報記者 朱磊;立法明確救助機構臨時監(jiān)護制度[N];法制日報;2012年
6 全國人大代表 富潤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 趙林中;構建未成年人國家監(jiān)護制度[N];人民法院報;2012年
7 記者 李放 王澄橙 李黔渝;兒童安全事故頻發(fā),,突顯監(jiān)護制度之短[N];新華每日電訊;2013年
8 劉新榮;我國監(jiān)護制度現(xiàn)狀及缺陷[N];江蘇經濟報;2013年
9 栗嘉寶;植物人監(jiān)護制度的立法完善[N];法制日報;2013年
10 沙依巴克區(qū)人民法院 張潔;論監(jiān)護制度的立法完善[N];新疆法制報(漢);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閆弘宇;我國監(jiān)護制度的法文化分析[D];吉林大學;2006年
2 李霞;成年監(jiān)護制度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3 李欣;私法自治視域下的老年人監(jiān)護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2年
4 方勇男;日本成年監(jiān)護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5 朱雪林;加拿大成年監(jiān)護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慧;成年人監(jiān)護制度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2 黃曉帆;論我國成年人監(jiān)護制度的完善[D];廈門大學;2008年
3 李穎;成年人監(jiān)護制度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4 范小容;我國成年人監(jiān)護制度的立法檢討與完善[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5 孟繁雄;成年監(jiān)護制度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6 李響林;論大陸法系老年監(jiān)護制度[D];山東大學;2010年
7 仵允昌;論我國的成年監(jiān)護制度[D];山東大學;2010年
8 羅鑫;美國成年監(jiān)護制度改革及借鑒[D];山東大學;2010年
9 孫海濤;美國成年監(jiān)護制度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10 鄭丹;成年人監(jiān)護制度研究[D];河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6100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minfalunwen/1610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