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立法論文 >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立法目的的波動化及其定位回歸

發(fā)布時間:2023-05-11 00:24
  從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出臺,到《刑事訴訟法》最終確立,各類規(guī)范性文件中對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立法目的規(guī)定呈現(xiàn)明顯的波動化:由一元化的"繁簡分流,提升訴訟效率"到"及時有效懲罰犯罪,維護社會穩(wěn)定""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加強人權司法保障"的多元化并存,然后是2018年修改《刑事訴訟法》時不予提及,作模糊化處理。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立法目的的波動化導致了諸多理論弊端,也造成了一些實踐困境。對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立法目的應該進行定位回歸,將其立法目的劃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的立法目的是繁簡分流,提升訴訟效率;第二層次的立法目的是保障程序和實體處理上的寬嚴相濟;第三層次的立法目的是探索推進實質(zhì)性的控辯協(xié)商。

【文章頁數(shù)】:13 頁

【文章目錄】:
一、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立法目的波動化表現(xiàn)及其評析
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波動化立法目的的理論弊端
    (一)違背了立法技術的規(guī)范要求,不利于指導司法機關的操作實踐
    (二)導致學術研究的目標不明確、不具體,缺乏針對性
三、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立法目的波動化所導致的實踐困境
    (一)實踐中忽視了刑事訴訟程序法的獨立價值
    (二)阻礙了控辯雙方甚至法院之間的協(xié)商合作關系
    (三)不利于完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程序和實體規(guī)定
四、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立法目的的定位回歸
    (一)第一層次目的:繁簡分流,提升訴訟效率
    (二)第二層次目的:保障程序和實體處理上的寬嚴相濟
    (三)第三層次目的:探索推進實質(zhì)性協(xié)商
五、結語



本文編號:381378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lfsflw/381378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050d***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