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勞務派遣的若干法律問題研究
本文關鍵詞:我國勞務派遣的若干法律問題研究
【摘要】:勞務派遣作為標準勞動關系以外的一種特殊用工模式,是勞務派遣單位將與之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派遣到用工單位工作,用工單位對被派遣勞動者享有使用權和管理權,其基本特點是“雇傭”與“使用”相分離,法律關系涉及三方主體、兩個合同。對于這種新型的用工模式,因我國長期缺乏有效的法律規(guī)制,實踐中普遍存在許多問題,嚴重影響到勞務派遣業(yè)的正常發(fā)展。隨著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以下簡稱《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以下簡稱《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頒布和實施,其中關于勞務派遣的規(guī)定,填補了我國勞務派遣在立法上的空白,標志著我國勞務派遣法律制度的正式確立,對規(guī)范我國勞務派遣市場,維護被派遣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諧的社會勞動關系具有重大的意義。我國《勞動合同法》的規(guī)定本意是要限制這種用工模式,但是,《勞動合同法》頒布實施后,勞務派遣的用工形式反而愈來愈多,立法沒有達到預期目的。這就說明關于勞務派遣的這些立法規(guī)定在實踐中仍有不足之處。本文通過對現行立法關于勞務派遣的相關規(guī)定進行分析,對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加以闡述并提出相關的建議,使得我國勞務派遣能夠有序健康的發(fā)展。 本文主要由五部分組成:第一部分介紹了勞務派遣的概述。從勞務派遣的概念與特征入手,與相關制度比較分析勞務派遣的內涵,并對勞務派遣三方主體的法律關系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第二部分研究勞務派遣單位的設立問題。主要從我國《勞動合同法》對勞務派遣單位設立的規(guī)定入手,分析其不足之處,通過研究學習國外對勞務派遣單位設立的規(guī)定,提出完善我國勞務派遣單位設立的建議;第三部分研究被派遣勞動者同工同酬問題。首先對“同工同酬”在法律上作出界定,然后對勞務派遣下同工不同酬的現狀進行分析,得出原因及危害,最后通過對我國立法同工同酬的規(guī)定進行分析,指出不足之處,并提出保障同工同酬權實現的措施;第四部分研究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的責任問題。介紹了我國立法對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責任的規(guī)定,指出不足之處,通過借鑒國外有關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責任的立法經驗,提出完善我國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責任的建議;第五部分關于勞務派遣的期限和崗位問題。針對我國勞務派遣期限和崗位規(guī)制的不足,借鑒國外先進立法的基礎上,提出完善勞務派遣期限和崗位的建議。結論。本文認為我國必須堅持立法、執(zhí)法、司法三者有機的結合,才能真正實現勞務派遣的良性發(fā)展。 本文的創(chuàng)新點:本文通過對《勞動合同法》、《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等立法中關于勞務派遣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深入分析并結合研究實踐中勞務派遣存在的若干法律問題,探討了我國勞務派遣法律規(guī)范存在的一些不足之處,針對每一具體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完善建議:對勞務派遣單位的設立進行嚴格的資質審查,并實行許可審批制;明確舉證責任和加強勞動行政部門的監(jiān)管來保障同工同酬;區(qū)分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承擔責任的情況,并通過制度設計平衡兩者的權利和義務等等。
【關鍵詞】:勞務派遣 法律問題 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財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D922.5
【目錄】:
- 摘要2-4
- ABSTRACT4-9
- 引言9-10
- 1 勞務派遣的概述10-17
- 1.1 勞務派遣的概念及特征10-11
- 1.1.1 勞務派遣的概念10-11
- 1.1.2 勞務派遣的特征11
- 1.2 勞務派遣與相關制度的區(qū)別11-13
- 1.2.1 勞務派遣與職業(yè)介紹的區(qū)別12
- 1.2.2 勞務派遣與人事代理的區(qū)別12-13
- 1.3 勞務派遣三方法律關系分析13-17
- 1.3.1 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之間的法律關系13-14
- 1.3.2 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之間的法律關系14-15
- 1.3.3 用工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之間的法律關系15-17
- 2 勞務派遣單位的設立問題17-24
- 2.1 《勞動合同法》對勞務派遣單位的設立規(guī)定的不足17-19
- 2.1.1 《勞動合同法》對勞務派遣單位的設立條件規(guī)定方面的不足17-18
- 2.1.2 未明確禁止勞動行政機構對勞務派遣單位的不當介入18-19
- 2.2 國外立法對勞務派遣單位的設立規(guī)定19-21
- 2.3 完善勞務派遣單位設立的建議21-24
- 2.3.1 勞務派遣單位設立的資質審查及業(yè)務范圍21-22
- 2.3.2 實行勞務派遣經營許可審批制度并細化年檢標準22-23
- 2.3.3 禁止勞動行政機構從事勞務派遣業(yè)務23-24
- 3 被派遣勞動者的同工同酬問題24-34
- 3.1 勞動法視野下的同工同酬含義24-26
- 3.1.1 同工同酬中"同工"的界定24-25
- 3.1.2 同工同酬中"同酬"的界定25-26
- 3.2 勞務派遣下同工不同酬的現狀分析26-29
- 3.2.1 勞務派遣下同工不同酬的現狀及原因26-28
- 3.2.2 勞務派遣下同工不同酬的危害28-29
- 3.3 我國現行立法對同工同酬的規(guī)定及不足29-31
- 3.3.1 我國現行立法對同工同酬的規(guī)定29-30
- 3.3.2 我國現行法律對勞務派遣中同工同酬規(guī)定的不足30-31
- 3.4 保障被派遣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措施31-34
- 3.4.1 提高立法層次對同工同酬范圍做出統一明確的規(guī)定31
- 3.4.2 明確舉證責任的歸屬31-32
- 3.4.3 加強勞動行政部門的行政監(jiān)管32-34
- 4 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的責任問題34-41
- 4.1 我國立法對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責任的規(guī)定34-36
- 4.1.1 明確勞務派遣單位對被派遣勞動者的義務34-35
- 4.1.2 明確用工單位對被派遣勞動者的義務35
- 4.1.3 嚴格規(guī)定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的連帶責任35-36
- 4.2 我國立法對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責任規(guī)定的不足36-38
- 4.2.1 對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部分法律責任規(guī)制不到位36-37
- 4.2.2 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的連帶責任規(guī)定不明確37-38
- 4.3 國外立法對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責任的規(guī)定38-39
- 4.4 完善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責任的建議39-41
- 4.4.1 區(qū)分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承擔責任的情況39
- 4.4.2 在立法中重新平衡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的權利與義務39-41
- 5 勞務派遣的期限和崗位問題41-47
- 5.1 我國立法對勞務派遣的期限和崗位的規(guī)定41-43
- 5.1.1 我國立法對勞務派遣期限的規(guī)定41-42
- 5.1.2 我國立法對勞務派遣崗位的規(guī)定42-43
- 5.2 國外立法對勞務派遣期限和崗位的規(guī)定43-44
- 5.2.1 國外立法對勞務派遣期限的規(guī)定43
- 5.2.2 國外立法對勞務派遣崗位的規(guī)定43-44
- 5.3 完善勞務派遣的期間和崗位的建議44-47
- 5.3.1 關于勞務派遣的期限44-45
- 5.3.2 關于勞務派遣的崗位45-47
- 結論47-48
- 參考文獻48-50
- 后記50-5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謝增毅;;美國勞務派遣的法律規(guī)制及對我國立法的啟示——兼評我國《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guī)定[J];比較法研究;2007年06期
2 張妮;賓進廣;;勞務派遣中的勞動者權益保護問題[J];中國勞動保障;2005年12期
3 王全興;;勞動派遣是“雞刀”還是“牛刀”——我國勞動派遣的現實本質及其矯正[J];當代法學;2006年06期
4 吳宏洛;陳月生;;勞務派遣:規(guī)范與發(fā)展[J];東南學術;2007年02期
5 曹艷春;;勞動派遣關系中的雇主替代責任研究[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6 鄭尚元;;不當勞務派遣及其管制[J];法學家;2008年02期
7 仵秀琦;;勞務派遣的法律規(guī)制及完善[J];河北法學;2009年04期
8 黎建飛;許超然;;“人事代理”還是“勞務派遣”[J];中國大學生就業(yè);2007年05期
9 朱四明;張建飛;;勞務派遣制度的立法缺陷及其修正[J];經濟研究導刊;2008年11期
10 王全興,侯玲玲;勞動關系雙層運行的法律思考——以我國的勞動派遣實踐為例[J];中國勞動;2004年04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本報記者 武唯;[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5年
2 本報記者 崔世海 實習記者 劉長;[N];民主與法制時報;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王孟妮;勞動派遣制度的法律分析[D];四川大學;2005年
2 李紅艷;就業(yè)歧視現實與男女同工同酬立法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3 王艷華;勞動合同法視野下的勞務派遣分析[D];吉林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7213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laodongfa/721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