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時效法律問題的探究
發(fā)布時間:2017-07-15 23:04
本文關鍵詞:勞動爭議時效法律問題的探究
【摘要】: 所謂勞動爭議時效,是指當事人因勞動爭議糾紛而要求有關機構保護其權利,必須在法定期限內提出,逾期,其申請權依法消滅的一種制度。國家通過建立勞動爭議時效制度,限定勞動爭議糾紛案件當事人必須在一定期限內向有關機構提出申請,否則有關機構可以根據勞動爭議糾紛案件對方當事人的抗辯不予受理,致使勞動爭議糾紛案件當事人的合法權利得不到切實保護,從而督促勞動爭議糾紛案件當事人盡快、依法妥善解決糾紛,維護社會關系穩(wěn)定。因此,勞動爭議的時效問題直接影響到勞動爭議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是否能夠得到司法救濟。 從我國目前勞動爭議時效制度的法律現狀來看,勞動爭議時效制度的法律規(guī)定并不完善,許多問題在理論和實踐中都有爭論。本文通過對我國勞動爭議時效制度中勞動爭議仲裁時效制度和勞動爭議訴訟時效制度的歷史沿革進行總結,從司法實務的角度對當前勞動爭議時效制度中存在的主要法律問題進行剖析,并結合完善勞動爭議時效制度的理論基礎價值的思考,嘗試著提出完善現行勞動爭議時效制度的構想。 本文主要采用了分析法、比較法、歷史考察法等科學研究方法進行論述。引言部分主要對勞動爭議處理程序進行評述,提出了勞動爭議時效的概念及分類;第一章主要對勞動爭議時效制度的歷史沿革進行歸納,總結了我國勞動爭議時效制度的法律規(guī)定;第二章主要是結合司法審判實踐,梳理了當前勞動爭議時效制度存在的法律問題;第三章主要通過對勞動爭議時效制度現實意義和法律價值進行分析,探索了勞動爭議時效制度的價值取向;第四章主要是從制定統一的勞動爭議處理法、修改勞動法時效法律條文、是否仲裁賦予當事人選擇權、明確訴訟時效期間及計算方法、設定最長保護時效等方面,就我國勞動爭議時效制度的完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結論部分對本文內容進行了簡要回顧。
【關鍵詞】:勞動爭議 仲裁時效 訴訟時效 制度建議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政法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D922.5
【目錄】:
- 摘要4-7
- 引言7-9
- 第一章 勞動爭議時效制度的歷史沿革9-11
- 一、勞動爭議仲裁時效的歷史沿革9-10
- (一) 1949 年至1995 年9
- (二) 1995 年至2008 年5 月9-10
- (三) 2008 年5 月以后10
- 二、勞動爭議訴訟時效的歷史沿革10-11
- 第二章 勞動爭議時效制度的法律缺陷11-18
- 一、勞動爭議仲裁時效起算規(guī)定不明確11-13
- (一) 起算規(guī)定不明確11
- (二) 中止、中斷或延長的起算規(guī)定不明確11-13
- 二、勞動爭議訴訟時效期間規(guī)定不明確13-14
- 三、沒有最長保護時效的規(guī)定14
- 四、法院自設仲裁時效審查權的法律尷尬14-16
- 五、未規(guī)定提出時效抗辯的時間限制16-17
- 六、2008 年5 月前如何適用勞動爭議仲裁時效不明確17-18
- 第三章 完善勞動爭議時效制度的理論基礎價值的思考18-21
- 一、勞動爭議時效制度的理論價值18-20
- (一) 自由18
- (二) 正義18-19
- (三) 秩序19
- (四) 經濟19-20
- 二、勞動爭議時效制度立法的現實意義20-21
- (一) 有利于保護當事人的合法利益20
- (二) 有利于降低社會成本20
- (三) 有利于查明事實20
- (四) 有利于穩(wěn)定社會關系20-21
- 第四章 完善勞動爭議時效制度的構想21-26
- 一、制定勞動爭議處理法21-22
- 二、修改《勞動法》中關于時效問題的法條22
- 三、取消強制仲裁制度22
- 四、明確訴訟時效期限及其計算方法22-23
- 五、規(guī)定最長保護時效23-24
- 六、對提出時效抗辯的時間進行限制24-25
- 七、2008 年5 月前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應適用《勞動法》規(guī)定25-26
- 結論26-27
- 參考文獻27-28
- 致謝28
【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汪健;我國勞動爭議時效制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5461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laodongfa/54611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