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保險條例》《勞動保障監(jiān)察條例》的部分處罰條文如何執(zhí)行
[Abstract]:Comrade in charge: the regulations on Industrial injury Insurance, the regulations on Labour Security Supervision came into effect on 1 January 2004 and 1 December 2004, respectively, but in practice there is confusion about some of the provisions of the two regulations, and the instructions are as follows:
【作者單位】: 河南省社會醫(yī)療保險中心;
【分類號】:D922.5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向春華;;“離職”以后的工傷[J];中國社會保障;2005年05期
2 ;關(guān)于切實做好職工工傷認定工作的通知[J];四川勞動保障;2008年03期
3 劉藝鑄;高志海;;婚檢引發(fā)的工傷之訴[J];中國社會保障;2005年10期
4 ;《工傷保險條例》《勞動保障監(jiān)察條例》的部分處罰條文如何執(zhí)行[J];中國社會保障;2005年01期
5 ;短波快訊[J];山東勞動保障;2003年09期
6 顏晗;;把握立法精神 貫徹落實《條例》 勞動保障部舉辦全國《工傷保險條例》培訓班[J];中國社會保障;2003年08期
7 欒居滬 ,孫力 ,張明;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就一定能認定為工傷嗎[J];山東勞動保障;2005年10期
8 李娟;史本全;;《工傷保險條例》實施后的工傷認定[J];山東勞動保障;2006年08期
9 向春華;;工傷認定 時不待人[J];中國社會保障;2003年10期
10 ;給領(lǐng)導打洗腳水摔倒受傷能否認定為工傷[J];中國社會保障;2005年1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江君清;;工傷認定程序應(yīng)進行重構(gòu)[A];探索與創(chuàng)新——浙江省勞動保障理論研究論文選集(第五輯)[C];2005年
2 楊曙光;;試論行政裁量權(quán)在工傷行政確認中的適用與規(guī)范——以工傷認定中工作場所的涵義為視角[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9年
3 李敏;孟慶春;;《工傷保險條例》實施后的問題與思考[A];中國金屬學會2004’冶金安全年會論文集[C];2004年
4 牛淑賢;;從班古拉事件看工傷事故責任的承擔[A];山東體育科學學會2006年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6年
5 舟山市人事勞動社會保障局課題組;;當前勞動爭議處理中若干疑難問題與對策分析[A];探索與創(chuàng)新——浙江省勞動保障理論研究論文選集(第四輯)[C];2005年
6 顧金林;;簡言社區(qū)勞動爭議調(diào)解是構(gòu)建和諧穩(wěn)定社會發(fā)展的需要[A];“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系列活動征文選[C];2008年
7 胡敏潔;;授益性行政行為中的“申請”——以社會保障行政為例證[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9年
8 賴華平;;故意·過失:工傷認定中第三人過錯因素考量——兼論工傷認定之實質(zhì)要件[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9 龔和艷;;勞動仲裁受案范圍爭議問題的法理分析[A];探索與創(chuàng)新——浙江省勞動保障理論研究論文選集(第五輯)[C];2005年
10 周晶;;國有企業(yè)改制職工安置方案所涉及的主要內(nèi)容及相關(guān)法律依據(jù)[A];中國民商法實務(wù)論壇論文集[C];2005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金麗;如何認定“上下班途中”工傷[N];中國企業(yè)報;2008年
2 記者 王偉;參加工傷保險 維護農(nóng)民工權(quán)益[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6年
3 本報記者 劉傳建 羅繼飛;“非工傷認定”背后的蹊蹺(上)[N];四川日報;2007年
4 余一平;因雇主原因延誤工傷申請該咋辦[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5年
5 張紅京 梁宗敏;如何認定工傷私了協(xié)議效力[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6年
6 本報記者 羅妮;落實工傷保險條例 保障勞動者權(quán)益[N];法治快報;2007年
7 記者 劉迅;市直工傷保險答疑[N];咸寧日報;2007年
8 實習生 張鵬 記者 金秋麗;上半年我市勞動仲裁實現(xiàn)四個“百分百”[N];盤錦日報;2009年
9 周榮順 戰(zhàn)志偉 柏雨君;全國政協(xié)法治委領(lǐng)導來我市調(diào)研[N];淄博日報;2009年
10 駱幼寧;崇左勞動保障局工傷認定獲終審支持[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于偉香;論企業(yè)勞動保障誠信制度的擴展[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2 王志業(yè);論勞動保障行政許可制度[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3 韓偉明;國際勞工規(guī)則和中國勞動立法[D];黑龍江大學;2008年
4 曾斯逸;我國政府主導下的勞動保障權(quán)利救濟途徑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劉海臣;工傷認定法律問題研究[D];河南大學;2008年
6 高陳;工傷認定案件的司法審查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7 熊正根;行政法視野下的勞動監(jiān)察制度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9年
8 李華波;完善工傷認定法律制度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9 袁紀蕓;退休者的勞動權(quán)利問題探討[D];四川大學;2006年
10 王兆偉;工傷保險行政爭議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3907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laodongfa/2390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