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勞務派遣立法的模糊性及其改進路徑
[Abstract]:The fuzziness of labor dispatch legislation in our country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abor dispatch and the difference of understanding in the field of theory and practice. Legislative consequences lead to a certain degree of dispatch out of control. These vague provisions mainly show that the name of the main body of employment is not accurate, although there is a legal distribution of responsibilities, the effectiveness of applying for enforcement of the law to the directly responsible person is reduced. The short-term post requirement of dispatch scope is contradictory to the purpose of limiting the term of labor contract; the stipulation of dispatch scope is too abstract and the operation is not strong. To this end, should be in the legislation in view of the above problems to continue to improve.
【作者單位】: 西北政法大學經(jīng)濟法學院;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非典型就業(yè)促進的法律問題研究”(10BFX077)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D922.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謝德成;;勞動派遣機構與用人單位之比較[J];河北法學;2006年12期
2 謝德成;“用人單位”的內(nèi)涵及法律意義新探[J];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2005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周偉;;論禁止歧視[J];現(xiàn)代法學;2006年05期
2 何小勇;;勞動派遣用工的法律規(guī)制[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06年06期
3 楊正喜;楊慧;;論市場經(jīng)濟國家對勞資沖突的法律規(guī)制[J];行政與法;2007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劉勇;就業(yè)公平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重慶大學;2006年
2 胡玉浪;勞動報酬權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雯雯;對多重勞動關系的法律規(guī)制之探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6年
2 鄭文濤;論勞動關系[D];蘭州大學;2006年
3 陳文紅;我國勞動爭議處理體制的探討[D];蘭州大學;2006年
4 韓方方;論我國勞動力派遣立法[D];華東政法學院;2006年
5 唐付強;勞動力派遣共同雇主理論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07年
6 趙雅琦;論婦女勞動權的實現(xiàn)[D];廣西大學;2007年
7 朱小平;勞動合同違約金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8 王輝;歐盟女性就業(yè)政策透析[D];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
9 高燕;歐洲聯(lián)盟性別平等政策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7年
10 潘霞;論勞動派遣中的雇主義務與責任[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鄭尚元;;我國勞動派遣現(xiàn)狀與勞動者權益保護——兼談《勞動合同法》(草案)中“勞動派遣”之立法規(guī)制[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龍繼壽;;勞務派遣用工的風險及防范[J];四川勞動保障;2011年05期
2 陳英鳳;;遏制勞務派遣泛濫需法律“給力”[J];工會博覽(下旬刊);2011年06期
3 陳英鳳;;遏制勞務派遣泛濫需法律“給力”[J];人才資源開發(fā);2011年08期
4 胡高崇;;勞務派遣亂象紛繁 同工同酬形同虛設[J];法庭內(nèi)外;2011年08期
5 李一然;;勞務派遣中的四大侵權現(xiàn)象[J];勞動保障世界;2011年07期
6 王志廣;;勞務派遣的利與弊[J];中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2011年08期
7 本刊記者;;努力推動勞務派遣用工的依法規(guī)范[J];中國工運;2011年08期
8 李齊放;劉紅珍;;企業(yè)以勞務派遣形式用工的風險及其應對[J];人力資源管理;2011年07期
9 董曉燕;;勞務派遣糾紛中連帶責任的界定[J];中國社會保障;2011年05期
10 鈕友寧;;順應民意 加快立法 營造保障我國勞務派遣工權益的制度環(huán)境[J];人權;201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趙廣英;;勞務派遣用工利弊分析[A];西部勞動法律論壇暨全國律協(xié)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年會論文匯編[C];2010年
2 于博;;完善和規(guī)范我市勞務派遣用工的對策建議[A];第八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方維忠;;勞務派遣法律規(guī)制的不足及立法建議[A];當代法學論壇(二○○九年第3輯)[C];2009年
4 何德寶;;勞務派遣退回制度初探[A];西部勞動法律論壇暨全國律協(xié)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年會論文匯編[C];2010年
5 橫井和彥;竇少杰;孟建兵;;七、從“勞務派遣”說開去——中日勞務派遣及其相關制度的比較研究[A];2010中國國有經(jīng)濟發(fā)展論壇暨“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方式轉(zhuǎn)變與國有經(jīng)濟戰(zhàn)略調(diào)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6 劉沛佩;;淺析勞務派遣的《勞動合同法》規(guī)制[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08年
7 張敏;;船員勞動派遣相關法律問題探究[A];第二屆廣東海事高級論壇論文集[C];2008年
8 郎沖;;企業(yè)用人即時辭退員工的法律風險防范及(勞務)派遣風險防范[A];第九屆中國煤炭經(jīng)濟管理論壇暨2008年中國煤炭學會經(jīng)濟管理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08年
9 郭軍;;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勞動合同立法必須完成的歷史使命[A];2006中國管理學家論壇暨第八屆中國管理創(chuàng)新大會論文集[C];2006年
10 程延園;;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中的勞動合同法律問題[A];和諧社會自主創(chuàng)新與文化交融——2006學術前沿論壇論文集(上卷)[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湯碧琴;勞務派遣,不能自己派給自己[N];寧波日報;2008年
2 本報記者 薛亞芳;勞務派遣,,松綁了嗎?[N];人才市場報;2008年
3 劉廣勛 張謨偉;淺談勞務派遣期間的合同解除[N];商丘日報;2008年
4 本報記者 崔世海 實習記者 劉長;濫用勞務派遣亟待法律厘清[N];民主與法制時報;2009年
5 本報記者 游
本文編號:23478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laodongfa/2347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