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退休年齡
[Abstract]:The retirement legal system is related to the pension and security of those who withdraw from the labor field because of their age or injury, so it has received wide attention from the whole society,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In the retirement system, the topic of retirement age for men and women of the same age and late retirement has always been actively discussed at various levels. Among these are the issues submitted by the "two sessions", the official interpretation of newspapers and television, and the heated discussion of Internet users' forums. Even ordinary gossip on the streets. This attention should be due to two reasons: on the one hand,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retirement age do affect the vital interests of many people and even many families, and a slight change will have a greater impact. The design of retirement age, which originally operated stably, was suddenly talked about by the whole society. It was not only the problem of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of retirement age, but also the result of raising public awareness of right. China's retirement age framework was established in the 1950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ociety, there has long been a gap between China's retirement age and the reality. In particular,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has decided to adjust the retirement age. At least a delay in retirement is inevitable. Therefore, we should contact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retirement system and explore the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real age. Retirement age is the core element of retirement legal system. First of all, the basic theory of retirement and related concepts should be understood. Clarify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of the retirement age. Then, under the overall category, the source and flow of retirement legal system are discussed, and the social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determination of retirement age are concluded from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retirement system formation. Next, looking at the basic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s retirement legal system and retirement age, we draw from the overall discussion of the article two prominent issues concerning retirement age in real society. Namely our country male and female same age retires and carries out the delayed retirement age policy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adjustment of retirement age policy in China, including realizing the retirement of men and women of the same age, eliminating the identity difference in women's retirement, gradually implementing delayed retirement, and designing flexible retirement scheme. Improve the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supporting relevant legislation, deal with the related social relations and so on.
【學位授予單位】:沈陽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D922.5;D922.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翠枝;退休有感[J];山西老年;1999年04期
2 李星輝;;對延長我國退休年齡的思考[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年27期
3 于艷麗;;我國女性勞動者的退休年齡是否應該調整——國內相關研究綜述[J];天水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4 ;官員退休 中國自古有之[J];時代主人;2010年11期
5 易定紅;;退休體制改革中的“蛋糕分配”[J];世界知識;2010年23期
6 周介鈞;;試談在高科技人員中實行靈活的退休政策[J];民主與科學;1991年04期
7 史柏年;退休年齡與養(yǎng)老金支付[J];人口與經(jīng)濟;2001年02期
8 萬歌;;65歲退休延期論爭生命選擇[J];新遠見;2005年02期
9 楊艷;危珊珊;;老齡化與男女同齡退休[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10 ;已到退休年齡能否認定為喪失勞動能力[J];中國勞動保障;2009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賈麗萍;;“新農保”下農民退休年齡的調整及其可適性研究[A];中國社會學會2010年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社會管理機制研究”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王君莉;唐莎莎;;基于和諧老齡化背景下的退休年齡問題探討[A];“改革開放30年與貴州社會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3 朱衛(wèi)紅;;論作為勞動合同“法定終止要件”的退休年齡[A];中國合同法論壇論文匯編[C];2010年
4 王倩;王元月;馬馳騁;;養(yǎng)老保險影響退休行為的理論模型研究——西方文獻評述與對中國的啟示[A];第八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中澳養(yǎng)老保險制度研究課題組;;浙江省養(yǎng)老保險制度改革研究報告[A];探索與創(chuàng)新——浙江省勞動保障理論研究論文選集(第四輯)[C];2005年
6 戰(zhàn)捷;;泰安、無錫兩市老年人再就業(yè)的調查報告[A];老年人才資源開發(fā)學術研討論文集[C];2003年
7 潘忠弟;;人口老齡化對我省企業(yè)職工養(yǎng)老保險制度的影響及對策[A];探索與創(chuàng)新——浙江省勞動保障理論研究論文精選(第二輯)[C];2002年
8 劉英;;對完善企業(yè)基本養(yǎng)老保險制度的思考[A];科學發(fā)展觀與勞動保障問題研究[C];2005年
9 王慧;;從企業(yè)年金供款額測算看企業(yè)年金的市場潛力[A];2004年上海市保險學會年會論文集——暨上海市保險學會成立20周年和《上海保險》創(chuàng)刊20周年紀念[C];2004年
10 李連江;周靜敏;;“乙方”人事管理工作中的幾個問題[A];管理與服務——北京高校后勤服務社會化改革研究論文集[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退休年齡怎么算[N];人民日報;2004年
2 本報記者 滕繼濮;“晚退”改革:幾度夕陽紅?[N];科技日報;2008年
3 記者 羅源源;“延遲退休”傳言激起千層浪[N];昆明日報;2010年
4 本報記者 顧雯;推遲退休年齡,是利是弊?[N];南京日報;2010年
5 ;延長退休年齡能否應對老齡化[N];中國老年報;2010年
6 上海匯業(yè)律師事務所律師 周開暢;退休:是權利,還是義務?[N];上海金融報;2009年
7 李立新 李綜;眾說紛紜話“延休”[N];中國老年報;2004年
8 胡素杰;春風化雨促和諧[N];吉林日報;2009年
9 侯硯 史鶯;天津城市職工實退年齡低于現(xiàn)行政策[N];中國改革報;2009年
10 吳學安;延遲退休不可操之過急[N];工人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苗紅軍;中國城鎮(zhèn)職工推遲退休年齡研究[D];遼寧大學;2011年
2 陳飛飛;上海城鎮(zhèn)職工養(yǎng)老保險制度研究—人口老齡化、政策選擇和數(shù)值模擬[D];同濟大學;2007年
3 弋雪峰;我國基本養(yǎng)老保險制度研究[D];南開大學;2008年
4 于團葉;我國社會保障資金籌集的財務模式研究[D];同濟大學;2007年
5 張文憲;我國城鎮(zhèn)養(yǎng)老保險融資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6 吳淑琨;1997—1999:中國上市公司治理機制的實證研究[D];南京大學;2001年
7 黃曉;中國基本養(yǎng)老保險基金收支均衡政府責任及其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7年
8 香伶;養(yǎng)老社會保險與收入再分配[D];暨南大學;2006年
9 祝亞雄;奧地利養(yǎng)老保障制度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10 劉苓玲;老年社會保障制度變遷與路徑選擇[D];首都經(jīng)濟貿易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常曉媛;對我國延遲退休年齡的研究[D];浙江財經(jīng)學院;2011年
2 楊陽;我國退休年齡問題研究[D];山西財經(jīng)大學;2013年
3 陳靜;我國延遲現(xiàn)行退休年齡問題研究[D];河南大學;2013年
4 朱敏;職工法定退休年齡影響研究[D];山西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5 于海艷;關于我國延遲退休年齡問題的探討[D];天津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6 侯新鵬;中國推遲退休年齡方案的可行性研究[D];遼寧大學;2011年
7 景妍;延長退休年齡對現(xiàn)階段就業(yè)增長的影響及實證研究[D];山西財經(jīng)大學;2012年
8 吉祥;人口老齡化背景下退休年齡調整問題研究[D];上海工程技術大學;2010年
9 張磊;人力資本視角下的中國推遲退休年齡研究[D];遼寧大學;2012年
10 張宵臨;女性職工退休年齡問題研究[D];上海工程技術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1357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laodongfa/2135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