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施行對學校人事爭議處理機制的影響
本文選題:人事爭議仲裁 + 勞動爭議調解 ; 參考:《教學與管理》2009年25期
【摘要】:正長期以來,我國學校與教師發(fā)生人事爭議解決方式的依據(jù)僅為人事部門出臺的規(guī)章及一些政策性文件,由于缺乏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頒布的法律作為上位法支撐,影響了學校人事爭議處理機制的權威性和穩(wěn)定性。2007年12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布了《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這是一部與《勞動合同法》相對應的程序性法律,該法確立了仲裁時效、調解支付令、先予執(zhí)行、部分
[Abstract]:For a long time, the basis for resolving personnel disputes between schools and teachers in our country is only the regulations issued by the personnel department and some policy documents. Due to the lack of the laws promulgated by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and its standing Committee as the upper legal support, On December 29, 2007,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promulgated the Labor dispute Mediation and Arbitration Law, a procedural law corresponding to the Labor contract Law. The Act establishes the statute of limitations for arbitration, the conciliation of payment orders, the enforcement of which, in part,
【作者單位】: 江蘇淮陰師范學院;
【分類號】:D922.59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曹海英;;特殊區(qū)域中的工會維權——記北京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勞動爭議調解中心[J];工會博覽;2011年08期
2 蔣彥龍;蔣天成;;無錫市建成廣渠道多層次調解仲裁機制與網(wǎng)絡[J];中國勞動;2011年07期
3 郭隆;;六方聯(lián)動 把勞動爭議化解在基層[J];北京觀察;2011年08期
4 李志強;;社會保險勞動爭議訴訟程序探析[J];勞動保障世界(理論版);2011年07期
5 鄧淦華;張華;陳丹;;2008-2010年廣州市勞動爭議訴訟情況分析[J];法治論壇;2011年02期
6 ;雙倍工資時效應從“知道”時起算[J];就業(yè)與保障;2011年07期
7 孫麗昕;;我國教師權利救濟的困境與對策[J];教育學術月刊;2011年08期
8 ;變相裁員知多少[J];生意通;2011年08期
9 史新建;;河南省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工作座談會在鄭州召開[J];人才資源開發(fā);2011年07期
10 ;勞動爭議可否直接起訴[J];江門文藝;2011年1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顧金林;;簡言社區(qū)勞動爭議調解是構建和諧穩(wěn)定社會發(fā)展的需要[A];“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系列活動征文選[C];2008年
2 滕軍;;論我國勞動爭議解決機制的改革[A];處理勞動爭議律師網(wǎng)絡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A];2007年度中國汽車摩托車配件用品行業(yè)年度報告[C];2008年
4 黃鈺;劉曉明;關保英;戴建平;張憲民;裘國梁;吳祖強;劉偉東;吳薇;朱永康;陸敬波;崔凱;姜國棟;羅欣;金苗林;張福祥;;勞動合同法與勞動行政管理關系研究[A];2009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9年
5 姜俊祿;方弱弱;;加班制度的基本問題研究[A];西部勞動法律論壇暨全國律協(xié)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年會論文匯編[C];2010年
6 于偉;;關于勞動爭議案件舉證責任的相關問題[A];西部勞動法律論壇暨全國律協(xié)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年會論文匯編[C];2010年
7 劉麗珍;;如何界定加班疑難問題探析[A];西部勞動法律論壇暨全國律協(xié)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年會論文匯編[C];2010年
8 李俊麗;;當前形勢下勞動者合法權益保護的難題及其分析[A];第三屆西部律師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賈峰;全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座談會在青舉行[N];青島日報;2011年
2 ;提高仲裁質量 保證公平正義[N];中國人事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姚聞;整合資源 謀劃長遠發(fā)展[N];中國勞動保障報;2010年
4 本報記者 李明宇;事業(yè)單位職工維權 有了暢通渠道[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8年
5 本報記者 丁國元;一項新規(guī)則給職工撐了腰[N];工人日報;2009年
6 記者 孫覆海 通訊員 范金石 管貽軍;高密:“四心”調解法助勞動爭議調解結案[N];工人日報;2011年
7 楊春江 李晨華 記者 賈輝;我省處理七起人事爭議仲裁案[N];黑龍江日報;2004年
8 張成 本報記者 高欣;阜新人事爭議仲裁制度全面啟動[N];遼寧日報;2008年
9 記者 劉靜;全省人事爭議仲裁座談會在我市召開[N];萊蕪日報;2009年
10 記者陳莉;勞動爭議調解有新渠道[N];柳州日報;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獨萍;人事爭議仲裁工作問題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2 李錚;論我國勞動爭議調解機制的完善[D];華北電力大學;2012年
3 王志強;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和仲裁員隊伍建設的定位[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2年
4 張朋;勞動爭議調解制度研究[D];山東經(jīng)濟學院;2011年
5 張成文;人事爭議仲裁自由裁量權存在的必要性和控制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6 王芳;我國勞動爭議調解制度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7 郭丙麗;我國聘任制公務員人事爭議解決機制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8 高新峰;集體合同制度若干法律問題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9 惠微;勞動爭議處理體制改革探索[D];西北大學;2011年
10 王立濤;論我國勞動爭議處理制度的改革與完善[D];吉林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9715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laodongfa/1971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