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勞動法改革及其爭議
本文選題:印度 + 勞動法; 參考:《國際觀察》2017年06期
【摘要】:1991年以來,勞動制度改革一直被認為是促進印度制造業(yè)發(fā)展的關鍵。當前印度勞動制度改革的內(nèi)容主要涉及四部法律。在改革的目標上,一派觀點認為重點和方向是放松管制,賦予企業(yè)更具彈性的雇傭權;另一派認為重點應該是通過擴大全面的社會保障體系來降低工人應對雇傭靈活性的風險。印度勞動法改革的困難首先是因為勞動力市場的分化導致政府、工人和學術界在改革的方向和重點上存在明顯的認識差異,難以取得政策共識。從國際經(jīng)驗的比較來看,如果不同時進行擴大就業(yè)機會、改善就業(yè)質(zhì)量的經(jīng)濟改革,印度勞動力市場改革的效果會受限。短期內(nèi),印度勞動力制度改革難以有重大進展,但其聯(lián)邦制結(jié)構使得這項改革能在地方開展試驗。
[Abstract]:Since 1991, labor system reform has been seen as the key to India's manufacturing sector.At present, the content of Indian labor system reform mainly involves four laws.On the goal of reform, one sees deregulation as the focus and gives companies more flexible employment, while the other argues that the focus should be on reducing workers' risk of dealing with employment flexibility by expanding a comprehensive social security system.The difficulty of labor law reform in India lies in the fact that the division of labor market leads to obvious differences of 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 government, workers and academic circles in the direction and emphasis of the reform, and it is difficult to obtain the policy consensus.From the comparison of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if the economic reform of expanding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mployment is not carried out at the same time, the effect of the reform of India's labor market will be limited.India's labour system reform is unlikely to make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the short term, but its federal structure allows it to be tested locally.
【作者單位】: 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項目編號:15ZDA033) 上海市教委科研創(chuàng)新項目(項目編號:15ZS020)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D935.1;DD912.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賀永紅;;印度反腐新法律:在政府與民眾博弈中起草——印度《公民監(jiān)察法》提交議會前后[J];中國人大;2011年24期
2 顧海兵;李彬;;印度國家經(jīng)濟安全法律體系及其借鑒[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3 陳榮文;;印度1982年《合會法》介述[J];中國商法年刊;2008年00期
4 拉馬斯瓦米·蘇達爾山;印度的法律與民主[J];國際社會科學雜志(中文版);1998年02期
5 衛(wèi)云棠;試論戰(zhàn)后初期日本的經(jīng)濟改革[J];西北政法學院學報;1984年04期
6 杭仲亞;東歐國家與蘇聯(lián)對中國經(jīng)濟改革的評論[J];西北政法學院學報;1987年04期
7 沈韻霞;淺談經(jīng)濟改革中效率與倫理的沖突——學習《社會主義經(jīng)濟的矛盾》一文的體會[J];鎮(zhèn)江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88年01期
8 易憲容;;法治的內(nèi)在性在哪里?[J];讀書;2008年01期
9 孟泉;;英國勞動制度改革及其對勞資爭議處理的影響[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10 楊鵬;;站在中間,三面作戰(zhàn)[J];讀書;2008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陳榮文;;印度1982年《合會法》介述[A];中國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現(xiàn)代化[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余樵夫;印度立法承認擺攤合法的借鑒意義[N];濟南日報;2013年
2 牛衛(wèi)東;印度反盜版:法律較健全 公民意識不強[N];檢察日報;2006年
3 記者 王玉鳳;印度新政府欲大改勞動法 十年將創(chuàng)造一億就業(yè)[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14年
4 愛爾;印度最大經(jīng)濟詐騙案浮出水面[N];檢察日報;2003年
5 記者 秦夕雅;經(jīng)濟改革必須引入法治變量[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13年
6 俞平康 華泰證券首席經(jīng)濟學家;經(jīng)濟改革有賴法治社會[N];上海證券報;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朱瑞瀚;印度FTA范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6年
2 王婭麗;印度補貼與反補貼法律制度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2年
,本文編號:17383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laodongfa/1738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