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年齡歧視是勞動權平等保護的首要內容
本文關鍵詞:消除年齡歧視是勞動權平等保護的首要內容
更多相關文章: 勞動就業(yè)權 年齡歧視 平等原則 社會權 勞動權 平等保護 首要內容 就業(yè)促進 用人單位 憲法精神
【摘要】:年齡歧視成為我國勞動就業(yè)中最常見、最普遍的歧視現(xiàn)象,但在《勞動法》和《就業(yè)促進法》中均未禁止該類年齡歧視現(xiàn)象。在勞動就業(yè)中設定年齡上限有違我國憲法"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規(guī)定,國家機關和國有企事業(yè)單位招聘要求中的年齡上限設定在無充分理由的情況下,直接與憲法"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規(guī)定相抵觸。非公企業(yè)在招聘中的年齡上限要求一般也有違憲法精神。憲法所保障的勞動就業(yè)權之社會權屬性決定了國家有義務消除年齡歧視,在保障勞動就業(yè)權實現(xiàn)中的國家義務與社會權中對國家積極作為的要求相契合,應盡快通過禁止勞動就業(yè)中年齡歧視的立法。消除年齡歧視應作為我國當今勞動權平等保護的首要內容。
【作者單位】: 華東政法大學;
【分類號】:D922.5
【正文快照】: 20ro年新年伊始,河南省委書記盧展工體驗性地應聘一家廣告公司的媒體發(fā)展員,59歲“高齡”的他被一家廣告公司以年齡過大無情地拒絕,即使他表明“有一定的社會經驗,有一定的社會關系,,也能拉來一定的項目”也不行。①盧書記“戲劇化”的經歷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和熱議,在熱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滕元瑜;判定行為人罪與非罪的原則界限[J];社會科學輯刊;1980年02期
2 郭中韓;對張、趙等人適用類推定罪[J];社會科學輯刊;1980年02期
3 張傳漢;刑法應對濫用職權者明文治罪[J];社會科學輯刊;1980年02期
4 汪茂勤;勞動權淺探[J];中國勞動;1988年02期
5 蔣學毛;我國勞動立法若干問題探析[J];江海學刊;1994年02期
6 孫千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公民勞動權的思考[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05期
7 劉嗣元;談市場經濟條件下公民勞動權的實現(xiàn)[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學院學報;1995年05期
8 余明勤;勞動者如何在勞動關系調整中認識自己[J];工會理論與實踐-中國工運學院學報;1995年01期
9 ;再就業(yè)工程──城市婦女工作的一個重要領域[J];中國婦運;1995年06期
10 閻子海;工會地位的實現(xiàn)和提高[J];中國工運;1995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9條
1 朱仕芬;;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再思考[A];第三屆貴州法學論壇文集[C];2001年
2 朱仕芬;;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再思考[A];貴州法學論壇第三屆文集[C];2001年
3 周井源;;關愛弱勢老人 構建和諧社會[A];積極老齡化研究之一——老齡問題研究論文集(九)[C];2006年
4 吳厚福;;充分發(fā)揮老年人才作用 為建設和諧社會作貢獻——關于進一步發(fā)揮離退休專業(yè)技術人員作用之管見[A];第二屆中國老年人才論壇論文集[C];2006年
5 周承昭;;新世紀人口老齡化發(fā)展的現(xiàn)狀和趨勢[A];中國老年學學會2006年老年學學術高峰論壇論文集[C];2006年
6 吳厚福;;充分發(fā)揮老年人才作用 為建設和諧社會作貢獻——關于進一步發(fā)揮離退休專業(yè)技術人員作用之管見[A];中國老年學學會2006年老年學學術高峰論壇論文集[C];2006年
7 趙煥成;;大力開發(fā)和利用好老年人才資源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A];中國老年學學會2006年老年學學術高峰論壇論文集[C];2006年
8 周井源;;關愛弱勢老人 構建和諧社會[A];中國老年學學會2006年老年學學術高峰論壇論文集[C];2006年
9 馬俊;張智勇;;年齡態(tài)度的測量[A];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06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徐勤 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未來的祖母什么樣?[N];中國婦女報;2000年
2 ;美國法律反對年齡歧視[N];中國成人教育信息報;2000年
3 記者 丁秀偉;女人挑戰(zhàn)三十五歲[N];中國婦女報;2001年
4 夏業(yè)良;年齡歧視何時休[N];中國經濟時報;2001年
5 李玲;再說職場能否拒絕年齡歧視[N];中國旅游報;2002年
6 饒武;弱勢群體是工會維權重點[N];工人日報;2002年
7 史彤彪;美國的反歧視法律[N];人民法院報;2002年
8 本報記者 崔春雨;維護婦女的勞動就業(yè)權[N];中國財經報;2003年
9 達林;驅逐性別歧視 地方立法應具體[N];中國婦女報;2003年
10 ;我們怎樣邁過更高的門檻[N];中國婦女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趙耀;中國勞動力市場雇用岐視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6年
2 鄒曉紅;中國婦女權利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張勇;建立我國的憲法司法適用制度[D];延邊大學;2003年
2 周偉偉;我國就業(yè)歧視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3 陰紅;中共領導干部年齡狀況的歷史變化及相關政策探討[D];中共中央黨校;2005年
4 毛海強;我國就業(yè)歧視研究[D];武漢科技大學;2005年
5 佘平;農村流動人口的國民待遇與社會公正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6年
6 龔帆;殘疾人勞動就業(yè)權保護的比較法和國際法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7 王丹丹;公司分立中的勞動者權利及其法律保護[D];吉林大學;2006年
8 左衛(wèi)剛;國有企業(yè)改制中勞動關系的法律調整[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9 楊世建;年齡與憲法[D];四川大學;2006年
10 李云霞;試論員工離職后競業(yè)限制與勞動權的沖突與平衡[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2465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laodongfa/1246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