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勞工就業(yè)權之行政救濟——勞動監(jiān)察制度的解釋與適用
本文關鍵詞:論勞工就業(yè)權之行政救濟——勞動監(jiān)察制度的解釋與適用
更多相關文章: 勞工 就業(yè)權 勞動監(jiān)察 行政救濟
【摘要】:在就業(yè)權諸救濟方式中,勞動監(jiān)察這種特定的行政救濟方式具有預防性、時效性強、救濟成本低等多種優(yōu)勢,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就業(yè)權受侵害時可直接通過勞動監(jiān)察獲得包括返還財物、經濟補償和賠償、恢復勞動關系、停止侵害和排除妨礙等多種形式的救濟。此類救濟措施具有一般行政行為所具的各種法律效力,是保護勞工就業(yè)權的一種有效的、可靠的公力救濟途徑。但基于司法最終決定原則,法律上允許對勞動監(jiān)察決定提起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和行政賠償,可見就業(yè)權之行政救濟在效力上又具有非終局性特征。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
【關鍵詞】: 勞工 就業(yè)權 勞動監(jiān)察 行政救濟
【基金】:司法部2009年國家法治與法學理論研究部級科研項目“就業(yè)權制度體系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為:09SFB5033
【分類號】:D922.5
【正文快照】: 勞工之就業(yè)權,從屬于人權法或憲法上的工作權(包括中國在內的一些國家的憲法稱之為勞動權),大體上有廣義、中義、狹義三種用法:廣義工作權,即一般勞動權,相當于勞動法上各項具體勞動權利之總稱;狹義工作權,亦即狹義勞動權,即請求國家提供職業(yè)工作職位的權利,可謂之工作請求權;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喬健;日本的個人勞動爭議的處理[J];工會理論與實踐.中國工運學院學報;1997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認:要件解析與類型定位[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9年01期
2 王克穩(wěn);;論行政拒絕行為及其司法審查——以鄭廣順申請規(guī)劃認定案為例[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9年02期
3 李連芳;;規(guī)避法律型隱名投資問題淺探[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年03期
4 馬偉陽;;法院審查商標是否近似的權限——評“玉瀘”商標行政案[J];中華商標;2010年06期
5 莊乾龍;;完善商標權行政保護制度[J];中華商標;2010年07期
6 馮永強;;公司性質的爭議:從視角組合的角度分析[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7 崔輝;;行政規(guī)劃的法律性質辨析[J];安康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8 高玉玲;周正環(huán);;胚胎法律地位問題研究[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9 金亞奇;;淺談保證期間的性質與效力[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10 葛云松;;中國的財團法人制度展望[J];北大法律評論;2002年0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沈開舉;王紅建;程雪陽;;國家與地方行政主體定位——一個中法行政主體比較的視角[A];“中央與地方關系的法治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曾娜;;論信息公開與受教育權之間的關系——以“政審門”事件為例[A];第四屆全國公法學博士生論壇論文集[C];2009年
3 張效羽;;隱私權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論公法隱私權與私法隱私權[A];第四屆全國公法學博士生論壇論文集[C];2009年
4 高知鳴;;政府信息共享的行政法研究[A];第四屆全國公法學博士生論壇論文集[C];2009年
5 范家棟;;論環(huán)境公益訴訟之性質[A];生態(tài)文明與環(huán)境資源法--2009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6 楊力;;論商標授權確權行政案件中適格當事人的制度構建——以保障當事人訴權為基點的研究[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7 李寶悅;;部門批復的行政解釋權于行政審判中的效力問題研究[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8 張敏;;試論我國訴訟代理問題的完善[A];吉林省行政管理學會“加強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建設服務型政府”研討會論文集(《吉林政報》2008·理論?C];2008年
9 吳斌;;鹽業(yè)契約中的習慣法研究[A];鹽文化研究論叢(第二輯)[C];2007年
10 陳保中;蔡愛平;傅世春;桂林;郭艷;魏欣欣;何璨;;行政規(guī)劃理論與實踐若干問題研究[A];2009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旅燕;論我國私有財產權的憲法保護[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李長坤;刑事涉案財物處理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高偉;海洋空間資源性資產產權效率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4 石欣;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法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5 方興順;TRIPS協(xié)定下地理標志保護的法律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蔣潤婷;行政法視閾下的行政參與權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楊偉東;行政行為司法審查強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8 謝鴻飛;法律行為的民法構造:民法科學和立法技術的闡釋[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吳華;行政訴訟類型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10 趙廉慧;財產權的概念[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沖;司法賠償制度要論[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2 徐曉影;論行政訴訟簡易程序[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3 李玉玉;論檢察機關在行政公益訴訟中的原告資格[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4 劉金華;期待權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趙華;有限責任公司股權對外轉讓程序限制二題[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周姚春;論個人信息的民法保護基礎[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陳雕;行政訴訟原告舉證責任的承擔[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董麗娟;警察行政緊急權法律制度探析[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陳曉燕;公益征收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俞燁;功能主義視角下行政裁量基準的效力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彭琰;;加強立法,加大執(zhí)法力度,充分保障就業(yè)[J];出國與就業(yè)(就業(yè)版);2011年13期
2 郭延軍;;美國《1964年民權法》與女性平等就業(yè)權[J];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3 魯駿;;賠償金在勞動監(jiān)察中的適用[J];工友;2011年06期
4 陳慶鴻;;菲律賓海外勞工的喜與悲[J];世界知識;2011年17期
5 ;海外資訊[J];人力資源;2011年07期
6 姚寓涇;;你連感情都是艱難的[J];江淮法治;2011年14期
7 ;上林縣:處理欠薪投訴案件重在預防[J];人事天地;2011年01期
8 ;全國勞動保障系統(tǒng)“三優(yōu)”文明窗口和窗口單位優(yōu)秀個人[J];中國就業(yè);2000年02期
9 本刊記者;;全省勞動關系調解仲裁和勞動監(jiān)察工作座談會提出——譜寫勞動人事關系和諧事業(yè)新篇章[J];四川勞動保障;2011年05期
10 ;刊中人[J];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2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邢玉鳳;謝嗣強;;高等職業(yè)院校大學生就業(yè)權的實現(xiàn)及其保障[A];云南省高等教育學會高職高專教育分會2009年優(yōu)秀論文集[C];2009年
2 陳業(yè)宏;黃媛媛;;論外貿法對勞工就業(yè)權的保護——以美國外貿法為鑒[A];《WTO法與中國論壇》文集——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年會論文集(八)[C];2009年
3 李秉剛;高嵩峰;;日本侵華期間對東北農村勞動力的掠奪及其特點[A];江橋抗戰(zhàn)及近代中日關系研究(上)[C];2004年
4 杜衛(wèi);岑國楨;;青少年學生的人權價值觀——心理學的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5 王琪;;俾斯麥1878年頒布反社會黨人法的背景探討[A];北京論壇(2006)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對人類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進:近現(xiàn)代東方與西方的歷史經驗”歷史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6 蘇文蔚;;淺談競業(yè)禁止與就業(yè)權保護[A];第三屆中國律師論壇論文集(實務卷)[C];2003年
7 黃鈺;劉曉明;關保英;戴建平;張憲民;裘國梁;吳祖強;劉偉東;吳薇;朱永康;陸敬波;崔凱;姜國棟;羅欣;金苗林;張福祥;;勞動合同法與勞動行政管理關系研究[A];2009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9年
8 朱學范;;在烽火歲月里——爭取國際工人援華抗戰(zhàn)紀事[A];1945—1995抗日戰(zhàn)爭勝利五十周年紀念集[C];1995年
9 梁青龍;;再就業(yè)工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建議[A];江西崛起與就業(yè)研究——江西崛起與就業(yè)問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10 張萍;;勞工法律援助的理論和實踐[A];第四屆中國律師論壇百篇優(yōu)秀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劉現(xiàn)同;王留柱:20年自費尋訪擄日勞工[N];河南日報;2009年
2 本報駐比什凱克記者 孫長棟;中亞勞工出現(xiàn)失業(yè)返鄉(xiāng)潮[N];文匯報;2009年
3 記者 樊宇;就業(yè)也是“救”業(yè),菲律賓還要面對返鄉(xiāng)海外勞工[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4 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 王建勛;“限制外省勞工”是個餿主意[N];東方早報;2009年
5 記者 譚晶晶;劉云山會見巴西勞工黨代表團[N];人民日報;2009年
6 本報專稿 劉羽;五一節(jié)成騷亂節(jié)德國勞工文化輝煌不再[N];世界報;2009年
7 特約評論員 師小海;新的“世界病”:排斥跨國勞工[N];21世紀經濟報道;2009年
8 記者 顧榮;兩岸勞工論壇昨舉行[N];西安日報;2009年
9 劉云成;不能忘卻的勞工苦難[N];太原日報;2009年
10 本報駐巴黎記者 姚立;法國“無證勞工”問題再掀波瀾[N];光明日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天玉;工作權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2 汪華;近代上海社會保障研究(1927-1937)[D];上海師范大學;2006年
3 杜麗紅;20世紀30年代的北平城市管理[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王秋寅;臺灣勞工三重安全網退休保障之研究[D];中南大學;2005年
5 何秋香;臺灣私立學校教師退撫制度之研究[D];中南大學;2008年
6 何錫江;澳門最低工資測算模型及決策支持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7 李昀;經濟合作署與戰(zhàn)后初期西歐重建(1947-1951年)[D];南開大學;2009年
8 黃祖顯;論臺商大陸投資的進入模式及所有權策略[D];暨南大學;2005年
9 薛長禮;勞動權論[D];吉林大學;2006年
10 生鍵紅;美國中央太平洋鐵路建設中的華工[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鴻;論府際合作促進就業(yè)權實現(xiàn)的公法保障[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2 趙s,
本文編號:10903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laodongfa/1090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