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貨幣法制變遷問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19 05:16
本文關(guān)鍵詞:近代中國貨幣法制變遷問題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近代中國貨幣法制變遷歷程,從小的角度說,是近代中國金融法制發(fā)展變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大的方面來說,反映出了近代中國社會和法制轉(zhuǎn)型變化的鮮明特點?梢赃@么說,對近代中國貨幣法制的研究構(gòu)成了理解近代中國金融和社會法制變遷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更重要的是,歷史總有驚人相似之處,今天我國面臨之貨幣和貨幣法制發(fā)展中的種種問題,卻能夠從近代中國貨幣和法制的若干歷史中找到相仿之處作為經(jīng)驗教訓。以史為鑒,研究近代中國貨幣法制歷程中的若干問題,也是為著今天我們能夠不再迷惑困頓于這些問題,而能進一步發(fā)展完善人民幣的法律制度。 近代中國貨幣法制變遷歷程,是一個宏大的敘事。從這段貨幣法制變遷所涵蓋的邏輯范疇來看,它既包括貨幣權(quán)的立法變遷,也包括貨幣發(fā)行流通的程序定制發(fā)展,還包括貨幣發(fā)行組織機構(gòu)建制、貨幣流通管理行政法制、貨幣發(fā)行流通的決策機制和貨幣違法行為的法律懲處制度等等方面的內(nèi)容。從這段變遷的歷史維度來看,從晚清到民國這百年時間里頭,歷史事件層出不窮,法制變遷頻仍。若要完全敘述近代中國貨幣法制的變遷歷程的方方面面,恐怕一篇論文里頭是力有不及的。但近代中國貨幣法制變遷歷程卻是有著自己的主線特點的,那就是在受到西方國際貨幣法制的影響下逐步向近代西方國際貨幣制度學習和轉(zhuǎn)型。這一轉(zhuǎn)型歷程可以濃縮于三個基本問題上:貨幣主權(quán)、貨幣本位制度和金銀貨幣進出口管理制度。貨幣主權(quán)問題是貨幣近代法制之源泉,貨幣本位制度是貨幣近代法制的基礎制度,而金銀貨幣進出口管理是近代中國貨幣法制變遷中的特色制度。認識了這三個問題,就把握住了近代中國貨幣法制變遷的主要特點。同時,要為今天面臨國際金融風云變幻的人民幣提供制度變革的歷史借鑒,也得研究這三個問題。所以論文重在整理受西方國際貨幣制度影響下的近代中國貨幣法制變遷歷史,并以分析研究貨幣主權(quán)制度、貨幣本位制度和金銀貨幣進出口管理制度這三個問題來管中窺豹,反映出近代中國貨幣法制的主旋律,并啟示當代。 論文既然立足于近代西方國際貨幣制度影響下的近代中國貨幣法制變遷的歷史變化,所以對近代西方貨幣制度及國際貨幣制度的演進史的介紹,就構(gòu)成了分析近代中國貨幣法制問題的重要前件內(nèi)容。在對三個基本問題的研究中,論文都是先介紹了近代西方和國際貨幣制度的一般理念和原理,再演進到受其影響下的中國貨幣制度的演變歷程的梳理。同時論文從這三個基本問題對近代中國貨幣法制變遷的意義不同輕重,先著重于法制所由來的主權(quán)問題,后分析作為法制基石的本位制度,再是具有其歷史特點的金銀貨幣進出口管理制度。由里及表,由基礎權(quán)源分析到具體制度梳理。這樣一種論述手法,希望求得對近代中國貨幣法制變遷主要問題介紹的周延。同時論文也思考了與主要問題相關(guān)的一些問題,諸如法制變遷中的理論爭論,政策與制度的互動關(guān)系,并對近代中國貨幣法制的實施和整體特點做出了一定分析和評價。這些分析和評價豐滿了對近代中國貨幣法制變遷的認識,進一步完善了論文論題。論文由此采取“總——分——總”的整體論證進路: 論文第一章著重介紹從貨幣到國際貨幣制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規(guī)則。揭示了制度變遷的一般發(fā)展特征。本章為全文界定了以國家法定貨幣為貨幣概念的貨幣定義,并由此延展到貨幣法和近代貨幣法的介紹,進而分析了近代中國貨幣法變遷歷程的近代化和國際化的特征。另一方面,對近代國際關(guān)系和國際貨幣制度的分析,構(gòu)成分析近代中國貨幣法制變遷的重要背景。并由此論證了論文選取貨幣主權(quán)、本位制度、貴金屬和貨幣跨國流動管制等三個問題作為論文“近代中國貨幣法變遷問題研究”全文研究論題的緣由。 第二章論述貨幣主權(quán)與近代中國貨幣法制變遷。以清代為例的傳統(tǒng)貨幣制度,是紛亂而缺乏主權(quán)認識的。連對內(nèi)貨幣管理權(quán)都沒有統(tǒng)一中央,就遑論面對外來政治金融經(jīng)濟的入侵,能知道如何維護自己的貨幣對外主權(quán)。在外憂內(nèi)困的痛苦中,中國逐漸意識到主權(quán)和貨幣主權(quán)及其重要性。經(jīng)過抗爭、摸索和不斷的學習的過程,首先是試圖修補傳統(tǒng)幣制以期對內(nèi)幣制權(quán)力的統(tǒng)一。其次是在屢經(jīng)挫折之中,不斷學習近現(xiàn)代西方貨幣制度,執(zhí)政者也就開始越來越清晰的意識到需要以國際貨幣體系的視野,來建設貨幣制度,同時獲得對內(nèi)對外之貨幣主權(quán),幣改才能得以功成。法幣的產(chǎn)生有其歷史的偶然性,但卻是中國幣制變革和對貨幣主權(quán)不懈追求的必然產(chǎn)物。只有理解了我國貨幣主權(quán)追求的這一歷史問題,才能對我國近代那段貨幣法律的變遷予以認識,才能更客觀更全面的去評價那段歷史。 第三章貨幣本位制度是近代貨幣制度和當時國際貨幣制度中的重要部分。在從金屬貨幣走向紙幣的過程中,本位制度支撐著貨幣的信用,也聯(lián)結(jié)了各國的貨幣幣制穩(wěn)定的調(diào)控方法。我國從清末到民國法幣改革之前,一直以金本位制度的貨幣制度為夢想,夢想著能有一天實現(xiàn)貨幣的內(nèi)外穩(wěn)定,同世界各國貨幣自由匯兌。在經(jīng)歷了銀本位制度的風霜雪雨之后,南京國民政府以開創(chuàng)的精神實施了即便是當時也是比較前衛(wèi)的法幣制度改革。對內(nèi)實行通貨發(fā)行準備制度,對外盯住主要外匯匯率,并能采取自由的匯率市場操作。但之后的惡意通貨膨脹及其號稱金本位銀本位的金圓券銀元券的制度倒退卻給我們以深刻的教訓。 第四章是論述近代中國的金銀和貨幣進出口的管理制度。以清朝傳統(tǒng)的銀銅管制制度為源頭,經(jīng)歷了北京政府到南京政府的發(fā)展。這一制度的發(fā)展演變上也突出體現(xiàn)了追隨國際貨幣制度的變化,受各國外匯管制思想和經(jīng)驗影響的特點。近代中國的這一制度,卻也明顯受到中國政局變換的影響重大。尤其是國民政府金銀和外匯進出口制度的松松緊緊,緊密切合政局形勢變化,甚至淪為了國民政府恣意妄為的工具。最終被人民毀棄。這一段近代中國金銀和外匯管理制度的歷史變遷必為我們今天的外匯管理提供前車之鑒。 第五章是與主要問題相關(guān)的一些思考。本位制度中的大爭論反映了近代中國貨幣法制歷史變遷中的外來法制移植與適應國情的思索,制度與政策的互動與沖突揭示了政府的理性和恣意對近代中國貨幣法制變化的重要影響。該章也是總結(jié)。對近代中國貨幣法制的變遷的一些總體性和規(guī)律性問題做出分析和評斷,這包括對近代中國貨幣法制的實施性做分析和評價,也包括對這一法制的總體特點的分析和評斷。論文將近代中國貨幣法制同傳統(tǒng)幣制相比較,提出了以近代化為路徑,以國際化為視野,實現(xiàn)制度獨立自主等三個鮮明歷史特點。 第五章的第五節(jié)也可算作結(jié)語。它點到了近代中國貨幣法制變遷的時代意義和對當代的啟示,是對近代中國貨幣法制變遷的最終價值評價。尤其認為以史為鑒,堅持獨立自主的貨幣主權(quán)、堅持穩(wěn)定的貨幣決定制度和實施靈活的貨幣國際匯兌制度是今天人民幣國際化的制度建設也不可或缺的。 若以“近代中國貨幣法制研究”為題,論文未必周延,所涉及到三個主要問題也難免有以偏概全之嫌。論文以“問題研究”為限定,選取三個基本問題來論述。就是希望大中取小,論證有力,小中見大,,論文有意義。此次論文研究可視為對近代中國貨幣法制研究的一個開端。在此基礎上,對其他具體制度和問題諸如幣制組織法制、幣制行政法制和貨幣決策法制等等還可進行廣泛和不斷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這將成為今后的努力方向和長遠目標。
【關(guān)鍵詞】:貨幣法 近代化 國際化 主權(quán) 本位 國際匯兌管理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政法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D922.28
【目錄】:
- 摘要4-8
- Abstract8-17
- 導論17-26
- 一、選題動因17-18
- 二、學術(shù)史的回顧與研究材料的使用18-22
- 三、論文研究思路與方法22-25
- 四、創(chuàng)新與不足25-26
- 第一章 近代貨幣法與貨幣法制體系26-49
- 第一節(jié) 近代貨幣法與近代中國貨幣法26-39
- 一、貨幣與貨幣法26-31
- 二、近代貨幣法律的發(fā)展31-35
- 三、近代中國貨幣法發(fā)展的一般特征35-39
- 第二節(jié) 近代國際貨幣制度39-48
- 一、近代國際關(guān)系與國際貨幣金融秩序39-44
- 二、近代國際貨幣制度的主要構(gòu)成44-48
- 小結(jié)48-49
- 第二章 近代中國貨幣法制變遷中的主權(quán)問題49-98
- 第一節(jié) 貨幣主權(quán)與中國傳統(tǒng)貨幣主權(quán)概述49-61
- 一、主權(quán)與近代國家主權(quán)觀念和實踐49-51
- 二、貨幣主權(quán)的涵義和內(nèi)容51-53
- 三、以清代為例的中國傳統(tǒng)幣制和主權(quán)觀念53-61
- 第二節(jié) 晚清貨幣主權(quán)的破壞61-71
- 一、外幣涌入沖擊了貨幣主權(quán)61-64
- 二、白銀外流破壞了傳統(tǒng)貨幣秩序64-66
- 三、不平等條約對貨幣主權(quán)的嚴重侵害66-68
- 四、外商銀行對貨幣主權(quán)的無視和侵犯68-71
- 第三節(jié) 晚清政府收回貨幣主權(quán)的努力71-83
- 一、改革傳統(tǒng)貨幣制度挽救主權(quán)的努力71-73
- 二、革新幣制的初步嘗試73-77
- 三、試圖一統(tǒng)主權(quán)的晚清新幣制籌劃77-83
- 第四節(jié) 民國政府收回貨幣主權(quán)的幣制革新努力83-97
- 一、北京政府《國幣條例》與整理紙幣制度84-88
- 二、南京國民政府的“廢兩改元”與法幣制度88-94
- 三、法幣制度之主權(quán)評價94-97
- 小結(jié)97-98
- 第三章 近代中國貨幣本位制度98-139
- 第一節(jié) 本位制度概述98-105
- 一、貨幣本位與本位制度98-100
- 二、近代國際貨幣本位制度的變遷100-103
- 三、國際金本位制度103-105
- 第二節(jié) 晚清的貨幣本位制度105-115
- 一、清代傳統(tǒng)幣制的本位問題105-108
- 二、以銀為本位的清末幣改108-111
- 三、晚清銀本位幣制與近代日本金本位幣制的比較111-115
- 第三節(jié) 北京政府的貨幣本位制度115-119
- 一、《國幣條例》的銀本位制度115-117
- 二、《金券條例》的對外匯兌金本位制度117-119
- 第四節(jié) 南京國民政府的貨幣本位制度119-138
- 一、金本位制度的趨弱與中國白銀危機120-125
- 二、法幣制度中的本位問題125-130
- 三、金圓券、銀元券與本位制度的倒退130-138
- 小結(jié)138-139
- 第四章 近代中國金銀及外匯管制制度139-185
- 第一節(jié) 金銀、外匯與匯率管理制度139-148
- 一、金銀、貨幣進出口管理的思想淵源139-144
- 二、金銀、貨幣跨國流通管理的主要制度144-148
- 第二節(jié) 晚清至民初的中國金銀外匯管理制度148-155
- 一、晚清的銀銅進出口管制148-152
- 二、北京政府時期的金銀貨幣進出口管理制度152-155
- 第三節(jié) 南京國民政府金銀外匯管理的早期制度155-165
- 一、金貴銀賤的應對制度155-158
- 二、應對白銀危機的金銀進出管制制度158-162
- 三、法幣制度中的外匯管理制度162-165
- 第四節(jié) 南京政府的戰(zhàn)時金銀與外匯管制法律165-176
- 一、日偽破壞法幣秩序與搶奪外匯企圖165-167
- 二、國民政府的戰(zhàn)時金銀管制制度167-169
- 三、抗戰(zhàn)時期的外匯管制制度169-176
- 第五節(jié) 國共內(nèi)戰(zhàn)時期國民政府的金銀外匯管制制度176-184
- 一、法幣、金圓券與通貨膨脹及匯率的下跌177-180
- 二、攫取金銀外匯的金銀外匯管制制度180-184
- 小結(jié)184-185
- 第五章 近代中國貨幣法制變遷的思考185-225
- 第一節(jié) 近代中國貨幣法制中有關(guān)本位的理論爭論185-193
- 一、晚清幣制改革之中的本位制度的爭論與選擇185-189
- 二、北京政府時期圍繞《國幣條例》的本位討論189-193
- 第二節(jié) 民國時期貨幣法制施行中的政策與制度193-200
- 一、政府政策對貨幣制度的積極作用193-196
- 二、政府政策對貨幣法制的擾亂196-198
- 三、民國時期貨幣法制與政策的經(jīng)驗教訓198-200
- 第三節(jié) 近代中國貨幣法制的實施200-210
- 一、實施性的階段分析200-204
- 二、影響實施的因素分析204-208
- 三、幣制法令實施的總體評價208-210
- 第四節(jié) 近代中國貨幣法制變遷的特征總結(jié)210-216
- 一、以近代化為方式210-212
- 二、以國際化為視野212-215
- 三、以獨立自主為目標215-216
- 第五節(jié) 近代中國貨幣法制變遷的意義與啟示216-225
- 一、時代意義217-220
- 二、對當代的啟示220-225
- 參考文獻225-236
- 附錄一236-240
- 附錄二240-242
- 在讀期間發(fā)表的學術(shù)論文與研究成果242-243
- 后記243-245
【參考文獻】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林華昌;中國外匯管理法律制度變遷[D];華東政法大學;2008年
2 王喬;近代中國貨幣法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本文關(guān)鍵詞:近代中國貨幣法制變遷問題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778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jinrfa/377846.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