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股價異動時不必強求公司披露

發(fā)布時間:2018-07-03 16:06

  本文選題:股價異常波動 + 信息披露; 參考:《證券市場導報》2015年07期


【摘要】:證券信息披露法律已經(jīng)確立的一項原則是“證券重大相關(guān)信息應該及時披露”。但中國證監(jiān)會實際上發(fā)展出了另一條標準,原則上要求股票交易價格有異常波動就披露,不論股價異動的原因是否為公司所知,不論相關(guān)信息是否成熟、確定。這不符合對應當披露的信息重大性判定標準的一般法理認識,也加大了上市公司的披露負擔,并由于釋放了不確定、不成熟的信息,而可能增加市場波動。對于未達到重大性披露標準的信息,公司應有更多權(quán)利自主決定是否披露,而不應受外部交易有無異動的影響。對股價異常波動的治理應通過其他綜合途徑。
[Abstract]:One of the principles established by securities information disclosure law is that "important securities information should be disclosed in time." But the CSRC has actually developed another standard, requiring, in principle, the disclosure of unusual fluctuations in stock prices, regardless of whether or not the reasons for the price changes are known to the company, whether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is mature or not. This is not in line with the general legal understanding of the judgment criteria for the materiality of information to be disclosed, and it also increases the disclosure burden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may increase market volatility because of the release of uncertain and immature information. For information that does not meet the material disclosure criteria, companies should have more discretion to decide whether to disclose it or not, rather than being influenced by any changes in external transactions. The governance of abnormal volatility of stock prices should be through other comprehensive channels.
【作者單位】: 中央財經(jīng)大學法學院;
【分類號】:DF438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6條

1 邵錫秋;;把握機遇,提升自我——在“第三屆中國期貨分析師論壇”上的講話[A];2009年第三屆中國期貨分析師論壇論文集(1)[C];2009年

2 劉冠倫;;2006年中國證監(jiān)會上市公司章程指引比較分析(英文)[A];北京論壇(2007)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人類文明的多元發(fā)展模式:“全球化趨勢中跨國發(fā)展戰(zhàn)略與企業(yè)社會責任”法學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3 ;浙江期貨行業(yè)協(xié)會[A];2009年第三屆中國期貨分析師論壇論文集(2)[C];2009年

4 ;監(jiān)管部門對民營企業(yè)境外上市政策回顧[A];陜西省經(jīng)濟體制改革研究會——2004年經(jīng)濟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5 ;中國期貨業(yè)協(xié)會[A];2009年第三屆中國期貨分析師論壇論文集(2)[C];2009年

6 ;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有限公司[A];證券業(yè)務發(fā)展戰(zhàn)略研討會會議資料[C];2002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侯捷寧;堅決打擊證券違法行為保護投資者利益[N];證券日報;2005年

2 曉園;重啟中國期貨市場[N];中國審計報;2001年

3 記者 周軍;投資者教育重在明確各方責任[N];中國證券報;2001年

4 本報記者   夏麗華;有效保護投資者 維護市場秩序[N];中國證券報;2005年

5 記者 卓夫;中國證監(jiān)會將主辦上市公司治理大會[N];金融時報;2001年

6 本報記者 張景義;“凱立案”引發(fā)震動[N];人民法院報;2001年

7 記者 田俊榮;上市公司不能搞“終身制”[N];人民日報;2000年

8 本報記者 侯捷寧;提高上市公司質(zhì)量成監(jiān)管重頭戲[N];證券日報;2007年

9 侯捷寧;公職律師應發(fā)揮更大作用[N];證券日報;2007年

10 夏麗華;嚴格期貨保障基金的申請和使用[N];中國證券報;2007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周穎剛;中國股市效率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鄒鵬;中國證監(jiān)會與證券交易所關(guān)系完善之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2 謝敏;交叉上市的市場反應:中國A股和H股市場的實證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3年

,

本文編號:209420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jingjifalunwen/209420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30dc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