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機構投資者表決行權機制探析:日本經驗與中國借鑒
本文選題:機構投資者 切入點:公司治理 出處:《現代日本經濟》2015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日本機構投資者近年來通過行使表決權等多種形式積極參與公司治理,監(jiān)督公司經營者。專門制定的規(guī)范性原則和指引為日本機構投資者行使表決權提供了明確的立法依據,限制性的制度規(guī)范約束了機構投資者行使表決權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內部人控制問題,進而有效促進了上市公司治理。日本的經驗為我國的立法政策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在有力推進機構投資者行使表決權的同時,加強對其行為的監(jiān)督,以實現機構投資者的有效監(jiān)督、促進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Japanese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have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through the exercise of voting rights and other forms, and supervised corporate operators. The specific normative 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 have provided a clear legislative basis for Japanese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to exercise their voting rights. Restrictive institutional norms constrain the exercise of voting rights by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nd to a certain extent solve the problem of insider control. Japan's experience provides a useful reference for our country's legislative policy, which can promote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to exercise their voting rights, and at the same time,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of their behavior.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effective supervision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作者單位】: 華東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
【基金】:第56批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一等資助項目“國有公共企業(yè)內部監(jiān)督制度”(2014M560320) 上海高校青年教師培養(yǎng)資助計劃“公共性差異視角下公用企業(yè)法律監(jiān)督機制研究”(ZZHZ14008)
【分類號】:D922.291.91;D931.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趙貞;張建平;高佳;;國際化經營、股權結構與企業(yè)績效——基于A股數據的經驗分析[J];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4年03期
2 杜興強;周澤將;;制度環(huán)境、公司治理與獨立董事——依據伊利股份案例的研究[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0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盧暉;肖婧;張偉;;機構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的傳導途徑研究[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2 范錳杰;;市場化進程、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質量與投資者保護研究綜述[J];財會通訊;2013年03期
3 張繼德;趙彪;;證券投資基金持股與大股東利益侵占行為研究[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4期
4 孔東民;劉莎莎;應千偉;;公司行為中的媒體角色:激濁揚清還是推波助瀾?[J];管理世界;2013年07期
5 傅傳銳;;產品市場競爭、內部治理與智力資本價值創(chuàng)造效率——來自2002-2012年中國A股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北京社會科學;2014年11期
6 王玨;祝繼高;;基金參與公司治理:行為邏輯與路徑選擇——基于上海家化和格力電器的案例研究[J];中國工業(yè)經濟;2015年05期
7 陸正飛;胡詩陽;;股東—經理代理沖突與非執(zhí)行董事的治理作用——來自中國A股市場的經驗證據[J];管理世界;2015年01期
8 王化成;曹豐;葉康濤;;監(jiān)督還是掏空:大股東持股比例與股價崩盤風險[J];管理世界;2015年02期
9 申璐;;機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績效的影響——基于A-H股的自然實驗[J];金融論壇;2015年09期
10 李文貴;余明桂;;民營化企業(yè)的股權結構與企業(yè)創(chuàng)新[J];管理世界;2015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楊海燕;;機構投資者:風險抑制者還是助推器?[A];中國會計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2 唐躍軍;宋淵洋;;價值選擇VS.價值創(chuàng)造——來自中國市場機構投資者的證據[A];經濟學(季刊)第9卷第2期[C];2010年
3 尹哲;;積極股東主義、控制權安排與中小企業(yè)成長性——基于中小企業(yè)板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A];第三屆(2008)中國管理學年會——組織與戰(zhàn)略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4 王雪榮;董威;;中國上市公司機構投資者對公司績效影響的實證分析新論[A];第三屆(2008)中國管理學年會——技術與創(chuàng)新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呂凡;上市公司違規(guī)處罰公告的信息含量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2 王玲玲;利益相關者對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缺陷影響的實證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3 王山慧;中國上市公司R&D投資的融資約束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4 霍曉萍;機構投資者持股的資本成本效應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4年
5 陳君蘭;信息生態(tài)視角下上市公司信息環(huán)境研究[D];湖南大學;2013年
6 王山慧;中國上市公司R&D投資的融資約束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7 王玲玲;利益相關者對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缺陷影響的實證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8 李權;境外戰(zhàn)略投資者與商業(yè)銀行內部治理[D];暨南大學;2014年
9 李翔;外資持股對中國股市波動的影響研究[D];暨南大學;2014年
10 陳文哲;金融發(fā)展指標設計與區(qū)域金融發(fā)展度量[D];南開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輝;基于公司治理的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問題研究[D];武漢科技大學;2011年
2 彭宇;我國上市公司獨立董事辭職行為的信號傳遞效應研究[D];河南大學;2012年
3 吳龍虎;戰(zhàn)略投資者與中小企業(yè)治理績效研究[D];蘇州大學;2013年
4 陳福萍;機構投資者持股對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響[D];江西財經大學;2013年
5 裴嬌嬌;機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影響的實證分析[D];江西財經大學;2013年
6 陳巍;機構投資者持股對公司治理績效的影響[D];鄭州大學;2013年
7 鄧淑莉;機構投資者持股對上市公司過度投資行為影響研究[D];西南大學;2013年
8 李貞琴;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對董事會特征影響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
9 李欣欣;QFII對我國上市公司代理問題和公司績效的影響[D];暨南大學;2013年
10 吳銘麗;大股東異質性對會計信息不對稱和質量的影響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杜興強;周澤將;;會計信息質量與公司治理:基于中國資本市場的進一步經驗證據[J];財經論叢;2007年03期
2 晏艷陽,劉振坤;股權結構對公司業(yè)績的影響:假定與實證[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4年02期
3 施東暉,司徒大年;值得企業(yè)家關注的公司治理評價體系[J];國際經濟評論;2003年03期
4 叢春霞;我國上市公司董事會設置與公司經營業(yè)績的實證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11期
5 伊志宏;杜琰;;獨立董事制度有效性實證研究[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5年11期
6 姚正海;經營者報酬與企業(yè)經營業(yè)績相關性的實證研究[J];現代經濟探討;2005年03期
7 王躍堂;趙子夜;魏曉雁;;董事會的獨立性是否影響公司績效?[J];經濟研究;2006年05期
8 魏剛;肖澤忠;Nick Travlos;鄒宏;;獨立董事背景與公司經營績效[J];經濟研究;2007年03期
9 李常青,賴建清;董事會特征影響公司績效嗎?[J];金融研究;2004年05期
10 王兵;;獨立董事監(jiān)督了嗎?——基于中國上市公司盈余質量的視角[J];金融研究;2007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曉鵬,蘭霞;公司資本信用及相關問題檢討[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2 鄧江秀;;探尋公司強制規(guī)范的合理邊界——讀《重思公司資本制原理》[J];法人雜志;2005年04期
3 嚴名平;公司資本權屬探討[J];湖湘論壇;1999年02期
4 傅穹;公司資本制生成的初始動因——從公司參與人之間的利益沖突觀察[J];行政與法;2003年11期
5 胡國成;公司的崛起與美國經濟的發(fā)展(1850—1930)[J];美國研究;1993年03期
6 辛文;韓尚錕;蔣國亮;;論我國公司資本的法律規(guī)制[J];法制博覽(中旬刊);2014年04期
7 傅穹;公司資本信用悖論[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03年05期
8 周喻;;淺析公司資本訴訟的成因[J];法制與社會;2009年33期
9 佐藤孝弘;;從社會責任角度設計中國公司治理[J];公司法律評論;2007年00期
10 王振鋒,解樹江;論代理問題與公司治理[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徐曉松;;論中國公司資本的嚴格監(jiān)管與放松監(jiān)管[A];中國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2 朱圓;;美國公司治理機制的晚近發(fā)展[A];吉林省行政管理學會“加強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建設服務型政府”研討會論文集(《吉林政報》2008·理論專刊)[C];2008年
3 喻勝云;;論公司最低資本確定之函數原理[A];中國新時期思想理論寶庫——第三屆中國杰出管理者年會成果匯編[C];2007年
4 張民安;;公司設立制度研究[A];中國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5 楊仕林;;公司負責人產生之法律缺陷研究[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1年
6 孫德偉;;影響壽險公司利潤率因素的實證研究[A];中國保險學會首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夏芳;小額貸款公司成投資“新寵” 29家上市公司半年豪擲14億元[N];證券日報;2012年
2 本報記者 邢夢宇;快遞公司資本游弋為“上天”籌錢[N];中國貿易報;2013年
3 林叔權;防范公司有限責任制被濫用[N];黑龍江日報;2005年
4 通訊員 王庭舫;遼河鉆井二公司資本運營見成效[N];中國石油報;2000年
5 李正剛邋雷建輝;公司創(chuàng)造財富的新標尺[N];中國財經報;2008年
6 本報記者 金煒;烏魯木齊小額貸款公司受熱捧[N];中華工商時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楊曉艷;小額貸款公司迎來行業(yè)發(fā)展新機遇[N];吉林日報;2013年
8 證券時報記者 劉昆明;純B股公司改革沖動再次聚集[N];證券時報;2006年
9 水振華;瑕疵出資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的司法救濟[N];江蘇法制報;2005年
10 紀哲;從兩個市場發(fā)動十大攻勢[N];中國保險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傅穹;重思公司資本制原理[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2 曾小龍;上市公司分類監(jiān)管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3 何蘭萍;動蕩中的擴張——晚清外商在華工業(yè)之若干分析[D];上海社會科學院;2010年
4 陳紅;公司表外負債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6年
5 楊君慧;中國上市公司連續(xù)并購的市場反應研究[D];東華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子豪;上市公司股權激勵中利益相關者權利保護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2 于永攀;公司機會準則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3 楊純玲;公司治理復雜系統(tǒng)研究[D];暨南大學;2005年
4 張樹林;上市公司股東終極控制權與公司業(yè)績關系的實證研究[D];安徽財經大學;2012年
5 謝芳;我國壽險公司利率風險問題研究[D];蘭州商學院;2009年
6 徐新忠;公司經理權制度完善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3年
7 闞小琦;我國證券公司盈利模式轉型分析[D];西北大學;2013年
8 張寶明;論公司章程的對外效力[D];吉林大學;2007年
9 羅杰;廣州市新聯軟件公司[D];暨南大學;2002年
10 王琪;中國石油紅旗石化公司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D];內蒙古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6087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jingjifalunwen/1608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