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婚姻法論文 >

羌族婚姻習慣法述論

發(fā)布時間:2017-10-03 12:36

  本文關鍵詞:羌族婚姻習慣法述論


  更多相關文章: 羌族 婚姻 習慣法


【摘要】:通過對方志、法院檔案與口碑資料的綜合研究,可知羌族的婚姻習慣法自成體系,且有豐富內涵。婚姻締結有正聘、入贅、轉房、搶婚等形式,同時有同姓不婚、近親通婚、早婚、強制包辦、神靈定親、婚姻尚財、多妻、禁止離婚、容忍性亂等原則,以維護婚姻穩(wěn)定,刺激人口增長。20世紀50年代以來,國家婚姻法強力介入,羌族的婚姻習慣法才逐漸消隱。
【作者單位】: 西南政法大學民族法文化研究中心;
【關鍵詞】羌族 婚姻 習慣法
【基金】:西南政法大學重大項目“中國少數(shù)民族的民法文化研究”(09XZ-ZD-05)
【分類號】:D923.9;D927
【正文快照】: 清同治《直隸理番廳志》記載:同治四年(1865),理番縣孟董屯守備穆祖索朗聚眾啟釁,于是年平息,清廷于羌族聚居區(qū)頒行《善后章程》二十條,其中規(guī)定:“其婚姻、田土、命盜正案,均歸地方官辦理。永為定例”。這說明此前羌族的婚姻案件,并未納入州縣按國家法辦理。這就從反面印證,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蔡文君;杜學元;;從羌族民俗文化透視羌族女性社會地位的變遷[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3期

2 趙秀花;;鄧小平的發(fā)展思想研究[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年04期

3 何麗;劉管平;巫叢;;海外對華城市史研究綜述[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1年02期

4 孫晉;;產融結合及其主要法律形式論析[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9年01期

5 謝青松;;《物權法》的倫理審視[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9年01期

6 周德海;;論馬克思經(jīng)濟學的價值概念體系[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7 包仕國;;當代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多重向度[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8 王浩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聯(lián)動型動力機制的精神實質[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9 李繼武;;對人學五個“要義”和“以人為本”內涵的看法——與顧智明教授商榷[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10 楊耕;法國唯物主義的兩個派別及其啟示──兼論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意義[J];安徽大學學報;2000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東紅;王國壇;;奧林匹克精神與和諧社會的契合[A];“人文奧運與和諧社會”論壇文集[C];2006年

2 高春花;;論恥感的道德價值——以中國傳統(tǒng)道德文化為例[A];“人文奧運與和諧社會”論壇文集[C];2006年

3 高國希;;和諧社會的道德基礎[A];“人文奧運與和諧社會”論壇文集[C];2006年

4 馬永慶;鞠明霞;;墨家“兼愛”思想對現(xiàn)代和諧社會建構的價值解讀[A];“人文奧運與和諧社會”論壇文集[C];2006年

5 趙愛玲;;政府誠信:構建和諧社會的首要訴求[A];“人文奧運與和諧社會”論壇文集[C];2006年

6 鄒秀春;;和諧社會建設中的公民責任意識研究[A];“人文奧運與和諧社會”論壇文集[C];2006年

7 高春花;;論恥感及其道德功能——以中國傳統(tǒng)道德文化為例[A];傳統(tǒng)倫理與現(xiàn)代社會——第15次中韓倫理學國際討論會論文匯編(一)[C];2007年

8 黃薈;;遭遇發(fā)展——傳統(tǒng)倫理現(xiàn)代轉型所面臨的三重困境及可能出路的探尋[A];傳統(tǒng)倫理與現(xiàn)代社會——第15次中韓倫理學國際討論會論文匯編(一)[C];2007年

9 陳愛華;;論中西方傳統(tǒng)家庭文化發(fā)展及其倫理特征的異同[A];傳統(tǒng)倫理與現(xiàn)代社會——第15次中韓倫理學國際討論會論文匯編(二)[C];2007年

10 劉志飛;朱林;;“和合”文化的環(huán)境倫理思想及其現(xiàn)代價值[A];傳統(tǒng)倫理與現(xiàn)代社會——第15次中韓倫理學國際討論會論文匯編(二)[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郝文斌;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實證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夏菲;論英國警察權的變遷[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錢泳宏;清代夫妻相犯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鄭現(xiàn)U,

本文編號:96525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hyflw/96525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2d12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