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法視野下代孕有限開放的理論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12-17 02:05
《民法典》對于家庭成員內涵的界定,反映出當代中國法治語境下,對于家庭內涵的重解,家庭功能的重塑以及對家庭價值的重申成為家庭法哲學研究的主要方向。在家庭法視野下,多元家庭形態(tài)共存的社會現(xiàn)狀,家庭生存和發(fā)展的功能實現(xiàn),以及國家干預家庭的謙抑性要求,都為代孕有限開放提供了理論依據(jù)。家庭法為代孕有限開放提供了制度設計,代孕有限開放應當遵循符合家庭倫理、維系家庭功能的基本原則,為保持婚姻的倫理內涵和維護一夫一妻制,以及防止代孕母親人身權利處分的商業(yè)化危險,體內受精的基因型代孕和商業(yè)代孕應當予以排除。
【文章來源】:華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20(06)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一、當代家庭的法哲學思考
二、家庭法視野下代孕之重構必要
(一)代孕的含義
(二)家庭法視野下代孕之重構必要
三、家庭法為代孕有限開放提供的理論依據(jù)
(一)保護多元家庭形態(tài)的社會現(xiàn)實
(二)實現(xiàn)家庭功能的客觀要求
(三)國家干預家庭謙抑性的需要
四、家庭法為代孕有限開放提供的制度設計
(一)代孕有限開放的基本原則
1.符合家庭倫理原則
2.維系家庭功能原則
(二)代孕有限開放的具體內容
1.體內受精的基因型代孕應予排除
2.商業(yè)代孕應予排除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關系契約視角下家庭制度的重構——以非婚同居為例[J]. 向東,趙娜萍. 河北法學. 2017(02)
[2]獨生子女死亡總量及變化趨勢研究[J]. 王廣州. 中國人口科學. 2013 (01)
[3]獨生子女政策風險研究[J]. 陳友華. 人口與發(fā)展. 2010(04)
[4]“代孕”的法律困境及其破解[J]. 任汝平,唐華琳. 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9(07)
[5]《綠色民法典草案》人身法二題[J]. 徐國棟. 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01)
[6]法律與科技問題的法理學重構[J]. 蘇力. 中國社會科學. 1999(05)
本文編號:3539213
【文章來源】:華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20(06)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一、當代家庭的法哲學思考
二、家庭法視野下代孕之重構必要
(一)代孕的含義
(二)家庭法視野下代孕之重構必要
三、家庭法為代孕有限開放提供的理論依據(jù)
(一)保護多元家庭形態(tài)的社會現(xiàn)實
(二)實現(xiàn)家庭功能的客觀要求
(三)國家干預家庭謙抑性的需要
四、家庭法為代孕有限開放提供的制度設計
(一)代孕有限開放的基本原則
1.符合家庭倫理原則
2.維系家庭功能原則
(二)代孕有限開放的具體內容
1.體內受精的基因型代孕應予排除
2.商業(yè)代孕應予排除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關系契約視角下家庭制度的重構——以非婚同居為例[J]. 向東,趙娜萍. 河北法學. 2017(02)
[2]獨生子女死亡總量及變化趨勢研究[J]. 王廣州. 中國人口科學. 2013 (01)
[3]獨生子女政策風險研究[J]. 陳友華. 人口與發(fā)展. 2010(04)
[4]“代孕”的法律困境及其破解[J]. 任汝平,唐華琳. 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9(07)
[5]《綠色民法典草案》人身法二題[J]. 徐國棟. 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01)
[6]法律與科技問題的法理學重構[J]. 蘇力. 中國社會科學. 1999(05)
本文編號:35392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hyflw/3539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