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權平等視域下的同性婚姻
發(fā)布時間:2017-04-21 15:21
本文關鍵詞:性權平等視域下的同性婚姻,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同性戀作為一種亞文化,在人類數(shù)千年的歷史中一直延綿不斷,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然而,從婚姻制度產(chǎn)生伊始便要求婚姻以異性別為基礎,自此性別與性傾向與等級壓迫密切相關,性權平等和同性婚姻的訴求一直不得伸展。長期以來,由于缺乏法律的保障,同性戀者受到了來自各方面的迫害、歧視和壓力,其生存狀況令人擔憂。于是,對同性戀的研究在近代科學的多個領域里紛紛開展,并得到一致的結論,性傾向本身就是多元的,同性戀為正常的行為模式。這就促成了法學領域里的同性戀非罪化、非病理化的制度轉(zhuǎn)向。也正是多種學科為其“正名”以后,同性戀者才獲得了“理性人”的法律身份,其作為一個群體要求法律保障其平等權利的呼聲不斷高漲。近十余年來,同性婚姻在一些國家和地區(qū)以不同的形式得到承認,國際人權合作在有關性傾向的平等與反歧視立法上也形成了一定范圍內(nèi)的共識。 我國在同性戀問題研究上起步較晚,同性戀者權利保護立法更滯后于世界立法趨勢。法律應該正視此問題,在理性的思考、探討下與之對話,采取積極措施來促進同性戀者權利的保護。我國存在著一定數(shù)量的同性戀群體,同時也有著同性婚姻合法化特有的優(yōu)勢,同性婚姻的法律確認既具有迫切性又具有優(yōu)越性?疾焓澜绺鲊耐曰橐隽⒎w例,評析其利弊,有助于我們在將來的同性婚姻立法中做出符合國情的選擇和創(chuàng)新。本文借助于女性主義理論和性社會學的著述,論述了性權利和同性婚姻的雙向促進關系,希望多種學科能夠以不同的視角共同推進性權平等和同性婚姻的法律進程。
【關鍵詞】:性權利 同性婚姻 同性戀者 性別 性傾向
【學位授予單位】:黑龍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D923.9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10
- 第一章 性權利與異性婚姻的建構10-26
- 第一節(jié) 性權不平等的社會建構10-20
- 一、性權利制度概觀10-16
- 二、性權利的社會建構16-20
- 第二節(jié) 異性婚姻的社會建構20-26
- 一、異性婚姻的自然性與建構性20-21
- 二、性權不平等的異性婚姻21-24
- 三、解構異性婚姻的性別基礎24-26
- 第二章 性權平等與同性婚姻的訴求26-43
- 第一節(jié) 同性戀者憲法權利的平等與抽象26-31
- 一、同性戀者平等的憲法權利26-28
- 二、同性戀者抽象的憲法權利28-31
- 第二節(jié) 同性婚姻合法化——婚姻法價值的回歸31-34
- 一、婚姻的基礎和本質(zhì)31-33
- 二、婚姻法的價值基礎33-34
- 第三節(jié) 同性婚姻法律確認的迫切性34-43
- 一、對同性戀者的數(shù)據(jù)分析34-35
- 二、同性戀者的生存狀況與法律地位35-43
- 第三章 性權平等對同性婚姻立法的指引43-63
- 第一節(jié) 性權審視下的同性婚姻立法體例比較43-51
- 一、同居關系立法體例43-45
- 二、伴侶關系立法體例45-47
- 三、婚姻關系立法體例47-50
- 四、結論50-51
- 第二節(jié) 中國同性婚姻法律選擇之私見51-63
- 一、中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優(yōu)勢51-55
- 二、性權利——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權利基礎55-63
- 第四章 同性婚姻對性權平等進程的展望63-76
- 第一節(jié) 同性婚姻對性別平等的展望63-69
- 一、異性婚姻對性別不平等的建構63-66
- 二、同性婚姻對性別平等的展望66-69
- 第二節(jié) 同性婚姻對性傾向平等的展望69-76
- 一、同性婚姻對性傾向平等的展望69-72
- 二、性權利和同性婚姻層面的國際合作趨勢72-76
- 結語76-77
- 參考文獻77-80
- 致謝80
【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原婷婷;關于同性婚姻立法模式的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2 胡群瓊;認同的掙扎[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3 杜菲;同性結合立法規(guī)制探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2年
4 王妍飛;涉外同性婚姻的法律適用研究[D];暨南大學;2013年
本文關鍵詞:性權平等視域下的同性婚姻,,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206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hyflw/320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