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婚姻法論文 >

父母離婚后的親子關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11 01:10

  本文關鍵詞:父母離婚后的親子關系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親子關系是最基礎的親屬關系,是最近的直系血親關系。它以父母子女間的權利義務為內容,并且在不同意識形態(tài)下,其權利義務的本位不同。經過早期的“家本位”和近代的“親本位”之后,現(xiàn)代各國均逐漸認識到保護未成年子女的重要性,轉而強調對子女利益的保護,進入了“子本位”時期。尤其是二十世紀之后,各國在修訂法律時,都把“子女最佳利益”作為審酌親子間權利義務的最高標準,特別是父母離婚之后有關未成年子女監(jiān)護、撫養(yǎng)等事宜。 父母離婚之后,親子關系并沒有改變,其親子之間的權利義務內容仍同于從前。但由于父母居住和財產狀態(tài)的分離使得父母行使權利義務的方式發(fā)生了變化——對未成年子女的日常照顧權只由與其共同生活的一方行使;另一方保留對子女的探望權和有關子女的重大事項的決定權,并和共同生活方一起承擔對子女的經濟供養(yǎng)義務。以上部分是本文在第一章中要說明的問題,在接下來的三章中,本文將分別就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探討: 第二章主要論述父母離婚后對未成年子女的監(jiān)護與撫養(yǎng)。我國婚姻法中的撫養(yǎng)權有特殊的意義,主要指共同居住一方對未成年子女的日常照顧和管教的權力。關于父母離婚后對未成年子女的監(jiān)護權,筆者認為我國的雙方監(jiān)護原則能夠很好的保護未成年子女的利益,并不贊成有些學者需要修改我國監(jiān)護原則的說法;在確定未成年子女的撫養(yǎng)方時,筆者認為應在立法中明確子女最佳利益原則的重要性,并列舉應考慮的相關因素;同時,筆者認為應將變更撫養(yǎng)方的條件規(guī)定的再具體一些,并對撫養(yǎng)的變更加以限制。 第三章主要論述了離婚后父母一方對子女的探望權。對探望權的定義和性質作了相關說明之后,筆者在這里主要討論了探望權的主體可否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及未成年子女本身能不能成為探望權的主體;探望權中止的法定事由應當包括哪些、未成年子女拒絕探望能否考慮中止探望;規(guī)定探望權受損可要求精神損害賠償和一方長期阻礙探望將導致?lián)狃B(yǎng)權的變更能否有助于探望權的執(zhí)行。 第四章主要論述了離婚后父母一方對子女的撫養(yǎng)費支付義務。撫養(yǎng)義務的主要體現(xiàn)即撫養(yǎng)費,在這一章中,筆者主要針對實踐中存在的撫養(yǎng)費偏低和撫養(yǎng)費執(zhí)行難兩個問題,提出了適合我國國情的撫養(yǎng)費確定方法和有助于撫養(yǎng)費執(zhí)行的措施。
【關鍵詞】:親子關系 監(jiān)護 撫養(yǎng) 探望權 撫養(yǎng)費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政法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D923.9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1
  • 第一章 親子關系概述11-19
  • 第一節(jié) 親子關系的含義及立法演變11-15
  • 一、親子關系的含義11-13
  • 二、親子關系的立法演變13-15
  • 第二節(jié) 親子關系的內容15-17
  • 第三節(jié) 父母離婚后親子關系的變動17-19
  • 第二章 離婚后父母對子女的監(jiān)護與撫養(yǎng)19-32
  • 第一節(jié) 監(jiān)護權行使原則20-24
  • 一、國外相關立法評析20-22
  • 二、我國現(xiàn)有立法探討22-24
  • 第二節(jié) 撫養(yǎng)方的確定24-30
  • 一、國外相關立法評析24-27
  • 二、我國現(xiàn)行立法不足及完善27-30
  • 第三節(jié) 撫養(yǎng)的變更及限制30-32
  • 一、撫養(yǎng)的變更30-31
  • 二、撫養(yǎng)變更的限制31-32
  • 第三章 離婚后父母一方對子女的探望權32-40
  • 第一節(jié) 探望權簡述32-33
  • 第二節(jié) 探望權的主體33-36
  •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之爭33-35
  • 二、未成年子女之爭35-36
  • 第三節(jié) 探望權的中止36-38
  • 第四節(jié) 探望權的執(zhí)行38-40
  • 第四章 離婚后父母一方對子女的撫養(yǎng)費支付義務40-48
  • 第一節(jié) 父母對子女的撫養(yǎng)義務簡述40-41
  • 第二節(jié) 撫養(yǎng)費數(shù)額的確定41-45
  • 一、國外相關立法評析41-42
  • 二、我國現(xiàn)行立法不足及完善42-45
  • 第三節(jié) 撫養(yǎng)費的執(zhí)行45-48
  • 一、國外相關立法評析45-46
  • 二、我國現(xiàn)行立法不足及完善46-48
  • 結語48-50
  • 參考文獻50-53
  • 在讀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53-54
  • 后記54-5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劉慶國,成潔,蘆良文;父母如何協(xié)調與青春期子女的關系[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2年Z2期

2 錢晨;;現(xiàn)代家庭中的家庭教育與親子關系[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4年S1期

3 王景龍;;拒絕親子鑒定可否推定其有親子關系[J];農家科技;2006年03期

4 李東;;現(xiàn)代社會親子關系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江西青年職業(yè)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5 潘家永;;父母能否與子女斷絕關系?[J];金秋;2008年10期

6 陳愛平;;“滴骨親”考[J];蘭臺世界;2009年05期

7 趙敏;;現(xiàn)行民法對親子關系外部調整的缺失與建構[J];湖南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6期

8 陳葦;離婚后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監(jiān)護權問題研究——兼談我國《婚姻法》相關內容的修改與補充[J];中國法學;1998年03期

9 ;溫馨姐姐信箱[J];海燕;2001年04期

10 風笑天;城市中學生與父母的關系:不同視角中的圖像[J];青年研究;2002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張琨;;如何改善親子關系[A];湖北省兒童全面發(fā)展研究會第三屆第二次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2 修巧燕;;家庭中親子關系對兒童人格發(fā)展的影響——簡述幾位精神分析學家的思想[A];山東心理學會第十屆學術會議論文提要匯編[C];2002年

3 張祥龍;;孝意識的時間分析[A];“哲學、宗教和科學: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視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李智聰;黃辛隱;;內觀療法對改善中學生親子關系的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5 徐璇;;享受孩子共同成長[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三卷)[C];2005年

6 張文新;Andrew J.Fuligni;;青少年對待家庭義務感的態(tài)度及其與親子關系和學業(yè)適應的關系[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7 戴麗瓊;方曉義;房超;;親子溝通內容及其特點[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8 魏軍鋒;蔣艷菊;;感覺尋求、親子關系及同伴交往對中學生網絡成癮的影響[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9 梁曉華;于衛(wèi)建;胡榮花;;淺談應用PCR-STR 16位點Identifiler Plus試劑盒鑒定親子關系的必要性[A];中國輸血協(xié)會第三屆輸血大會論文專輯[C];2004年

10 李晨;;中學生親子關系與心理健康關系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蘇軍;讓祖輩投資“親情”合適嗎[N];文匯報;2010年

2 汪來超;如何確認親子關系[N];檢察日報;2002年

3 沈慧婷 本報記者 丁秀偉;教育孩子只允許有一種聲音[N];中國婦女報;2009年

4 本報記者 艾謙 實習記者 李雪;親子關系并非無解方程[N];烏魯木齊晚報;2010年

5 主持人 程熳;讓暑假充滿天倫之樂[N];黃石日報;2010年

6 文/勞凱聲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網絡時代如何重建親子關系[N];中國婦女報;2002年

7 記者 教學;親子關系也要和諧[N];西部法制報;2006年

8 楊易;從親子關系緊張看責任教育缺乏[N];光明日報;2010年

9 胡勇 羅欣;寶電發(fā)電人員監(jiān)護權有效期僅半年[N];西南電力報;2003年

10 本報記者 楊雪松;好的關系,,就是對孩子最大支持[N];本溪日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王美萍;親子關系與青少年社會適應的聯(lián)系:遺傳與環(huán)境的影響[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李燕;親子關系的教育哲學分析[D];蘇州大學;2005年

3 白玉妍;應用微衛(wèi)星DNA標記進行藍狐(Alopex lagopus)親權鑒定和分子遺傳多樣性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9年

4 盧明霞;中國孝德教育的歷史與變革[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鄒萍;父母共同養(yǎng)育行為及其對小學生人格發(fā)展的影響[D];遼寧師范大學;2007年

6 譚杉杉;親子觀視域中的有島武郎小說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0年

7 閆弘宇;我國監(jiān)護制度的法文化分析[D];吉林大學;2006年

8 郝若平;家校合作:親師互動對學生學習品質與心理健康的影響[D];北京師范大學;2007年

9 鄒強;中國當代家庭教育變遷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10 郭美松;人事訴訟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李彩鳳;父母離婚后的親子關系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07年

2 劉穎;論子女最佳利益原則[D];廈門大學;2007年

3 朱月林;我國親權制度探析[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4 施曉玲;輔助生殖技術涉及相關法律問題的探討[D];蘇州大學;2006年

5 張秋鳳;親子教育對不良親子關系的調適[D];曲阜師范大學;2008年

6 呂芳;小學低年級親子閱讀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尹德艷;農村初中生親子關系狀況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8 陳鐵柱;張煒家族小說的親子關系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08年

9 王美萍;父母教養(yǎng)方式、青少年的父母權威觀/行為自主期望與親子關系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10 滕艷軍;代孕合法化研究[D];廣西大學;2008年


  本文關鍵詞:父母離婚后的親子關系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9796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hyflw/29796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01d4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