芻議勞務派遣在高校發(fā)展路徑——勞動合同法修正案后高校用工制度新變化
本文關鍵詞:芻議勞務派遣在高校發(fā)展路徑——勞動合同法修正案后高校用工制度新變化
更多相關文章: 勞務派遣 勞動合同法 修正案 新變化 勞動者權益 高校 同工同酬 勞動合同制 主體地位 企事業(yè)單位
【摘要】:正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的勞動合同法修正案對勞務派遣制度進行了修訂,具體表現在派遣單位準入門檻的提高,對適用勞務派遣的范圍進行更加細致的規(guī)定,以及要求派遣人員與用工單位編制內職工同工同酬的制度性規(guī)定。這對于國家機關、國有企事業(yè)單位目前的勞務派遣實踐帶來了新的情況,如何應對新法框架下的勞務派遣制度的新變化,對于高校是一項新課題,需要審慎對待。
【作者單位】: 北京建筑工程學院;
【關鍵詞】: 勞務派遣 勞動合同法 修正案 新變化 勞動者權益 高校 同工同酬 勞動合同制 主體地位 企事業(yè)單位
【分類號】:D922.52
【正文快照】: 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的勞動合同法修正案對勞務派遣制度進行了修訂,具體表現在派遣單位準入門檻的提高,對適用勞務派遣的范圍進行更加細致的規(guī)定,以及要求派遣人員與用工單位編制內職工同工同酬的制度性規(guī)定。這對于國家機關、
【參考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毛東彥;基于委托代理理論的勞務派遣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8年
【共引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蔡屹;基于委托代理理論的我國鐵路建設架子隊用工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2 張英武;某汽車集團勞務派遣管理政策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3 林子森;勞動合同法下實施勞務派遣的對策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9年
4 羅斌;勞務派遣管理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09年
5 姜海濤;制造企業(yè)勞務派遣分析與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6 張曉波;北京市企業(yè)勞務派遣用工模式研究[D];北方工業(yè)大學;2010年
7 尹晨臣;現階段我國勞務派遣中的勞資關系研究[D];遼寧大學;2010年
8 魯少軍;企業(yè)勞務派遣用工方式的新制度經濟學視角分析[D];上海師范大學;2012年
9 李宏江;滕州市人力資源派遣現狀及發(fā)展對策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10 王莎莎;論我國勞務派遣制度的缺陷與完善[D];新疆師范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沈水生;;對勞務派遣立法的探討[J];中國勞動保障;2005年12期
2 魏艷春;國際人才派遣業(yè)的發(fā)展[J];中國人才;2003年05期
3 尚建華;;漸行漸近的人才派遣業(yè)[J];中國人才;2006年05期
4 吳宏洛;陳月生;;勞務派遣:規(guī)范與發(fā)展[J];東南學術;2007年02期
5 陳恭健;陳敬;;勞務派遣的法治思考——兼論《勞動合同法》(草案)完善建議[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6 蔡錦;;我國勞動派遣法律制度思考[J];法制與社會;2007年02期
7 伍洪濤;;對銀行勞務派遣用工的思考[J];法制與社會;2007年04期
8 李世煒;論人才租賃[J];北方經貿;2003年02期
9 汪安佑;北京市利用人才資源的“人才租賃”模式研究[J];工業(yè)技術經濟;2005年02期
10 林澤炎;人才租賃在中國[J];國際人才交流;2003年05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韓兵;我國勞務派遣法律問題探討[D];四川大學;2004年
2 王孟妮;勞動派遣制度的法律分析[D];四川大學;2005年
3 張滌會;派遣勞動者權利保護問題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4 張曉敏;我國人才派遣制度的探索[D];山東大學;2007年
5 狄永華;我國勞動力派遣發(fā)展問題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6 占德小;我國勞務派遣中的風險處置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惠芬;施懿銘;操銘剛;;試論新《勞動合同法》的勞務派遣制度[J];法制與經濟(中旬刊);2009年09期
2 ;簽訂勞務派遣合同有哪些規(guī)定[J];農民科技培訓;2010年04期
3 姜培鎖;;勞務派遣工如何簽勞動合同[J];法律與生活;2008年02期
4 曹曉星;;《勞動合同法》關于勞務派遣專節(jié)規(guī)定的思辨[J];人才資源開發(fā);2008年11期
5 梁雪琴;;新《勞動合同法》實施下銀行業(yè)勞務派遣制度的對策[J];浙江金融;2009年10期
6 ;《勞動合同法理解與應用》之勞務派遣用工制度(二)[J];職業(yè);2008年04期
7 俞曉婷;;論我國勞務派遣的現狀和完善[J];法制與社會;2009年22期
8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勞動合同法課題小組;湯茂立;楊思斌;;《勞動合同法》實施效果及問題分析——以勞務派遣為例子[J];法制與社會;2011年01期
9 陳德喜;;淺談勞動合同法背景下勞務派遣的規(guī)范與發(fā)展[J];華商;2008年07期
10 周舒;顧雪瓶;;勞務派遣的法律規(guī)制[J];大眾商務;2010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方維忠;;勞務派遣法律規(guī)制的不足及立法建議[A];當代法學論壇(二○○九年第3輯)[C];2009年
2 何德寶;;勞務派遣退回制度初探[A];西部勞動法律論壇暨全國律協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年會論文匯編[C];2010年
3 趙廣英;;勞務派遣用工利弊分析[A];西部勞動法律論壇暨全國律協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年會論文匯編[C];2010年
4 于博;;完善和規(guī)范我市勞務派遣用工的對策建議[A];第八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5 劉沛佩;;淺析勞務派遣的《勞動合同法》規(guī)制[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08年
6 橫井和彥;竇少杰;孟建兵;;七、從“勞務派遣”說開去——中日勞務派遣及其相關制度的比較研究[A];2010中國國有經濟發(fā)展論壇暨“中國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與國有經濟戰(zhàn)略調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7 張立富;;新《勞動合同法》與新型雇傭方式的發(fā)展[A];中國人力資源開發(fā)研究會第十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8年
8 齊斌;;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及其配套法規(guī)規(guī)章的“軟法”現象芻議[A];西部勞動法律論壇暨全國律協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年會論文匯編[C];2010年
9 彭濤;;對勞務派遣隊伍穩(wěn)定工作的思考[A];湖北省煙草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10 郭綱;;勞務派遣:一種尚待完善的青年人力資源配置方式[A];青年就業(yè)問題與對策研究報告——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優(yōu)秀論文集(2004)[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張偉杰;勞務派遣無序發(fā)展“架空”勞動合同法[N];工人日報;2010年
2 本報記者 許浩;勞務市場無序 派遣制度濫用[N];中國經營報;2011年
3 本報記者 錢培堅;勞務派遣不應成為實施《勞動合同法》的“灰色地帶”[N];工人日報;2010年
4 本報記者 張漢澍;四海商舟曝用工丑聞電商業(yè)用工亂象頻發(fā)[N];華夏時報;2011年
5 本報記者 鐘振宇;勞務派遣緣何突然火爆[N];四川日報;2007年
6 信慧行企業(yè)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何斌;《勞動合同法》為勞務派遣定規(guī)矩[N];北京人才市場報;2008年
7 樊艷兵;“勞務派遣”漏洞應早日堵上[N];工人日報;2008年
8 本報記者 王嬌萍;勞務工權益有人“負責”了[N];工人日報;2007年
9 閆瓊;以企業(yè)視角解讀《勞動合同法》[N];中國現代企業(yè)報;2008年
10 記者 許南欣 整理;勞務派遣員工可依法維權[N];人才市場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孫冰心;勞務派遣法律規(guī)制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2 趙衛(wèi)鋒;《勞動合同法》與和諧勞聘關系的構建[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9年
3 刁慧娜;高校教師勞動合同法律適用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沈同仙;勞動力派遣中的政府規(guī)制研究[D];蘇州大學;2007年
5 黃昆;勞動法主體體系研究[D];湖南大學;2008年
6 李國慶;解雇權限制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夏澤祥;美國憲法第九修正案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8 夏瑜杰;當代中國守法問題研究[D];南京大學;2012年
9 時博;派遣用工的戰(zhàn)略選擇、制度構型和資源整合研究[D];南開大學;2009年
10 王皎皎;解雇保護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艷軍;我國勞務派遣法律制度的缺陷與完善[D];湘潭大學;2010年
2 曲智;完善勞務派遣法律規(guī)制的若干思考[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3 劉星;基層供電公司勞務派遣工作的研究與思考[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0年
4 高麗華;“三性”原則視角下我國勞務派遣立法發(fā)展方向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高tq;國有企業(yè)勞務派遣管理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1年
6 張亞琦;論勞務派遣用工中若干實踐問題及制度完善[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7 韓曄;我國勞務派遣規(guī)制的主要理論爭議及路徑選擇[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8 朱楠楠;我國勞務派遣中被派遣勞動者權益保護問題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9 王碩;勞務派遣中雇主的責任及法律風險防范[D];吉林大學;2011年
10 康皓;我國勞務派遣用工難點問題研究及其政策建議[D];內蒙古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8486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hetongqiyue/848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