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結構、財務契約與財務治理權配置
發(fā)布時間:2021-01-08 17:56
西方資本結構財務契約理論經歷了一個從完全契約下對企業(yè)現(xiàn)金流收益效率分配的研究向不完全契約下對企業(yè)控制權最優(yōu)配置進行研究的過渡,這與我國當前財務治理研究中側重對財權的配置不謀而合。但我國理論界對“財權”的界定卻是五花八門,極不統(tǒng)一和規(guī)范,不能從經濟學不完全契約理論的角度對財權的配置進行深入分析,另外,研究范圍狹窄、研究缺乏系統(tǒng)性也是我國財務治理理論研究的重大缺陷之一。因此,本文在對中西方財務治理進行綜述的基礎上,提出了財權概念體系和財務治理理論體系。 內部人控制是轉軌經濟的必然產物,且有著不同于市場經濟條件下內部人控制的特點。本文以我國轉軌經濟為背景,借鑒中西方財務治理理論的研究成果,對我國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和財務治理權的配置進行了詳細分析。從財務治理權配置的角度看,資本結構決策的目標應該是剩余財務控制權與剩余索取權的最大對應。而在我國資本市場極不發(fā)達和內部人控制的情形下,由于剩余財務控制權和剩余索取權的不對稱分配,企業(yè)資本結構決策的特點會表現(xiàn)為對股權融資的極度偏好,我國上市公司的經驗數據很好地驗證了這一理論結論。當然,上司公司內部財務治理權配置及其執(zhí)行效率也會影響公司的資本結構決...
【文章來源】:湖南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附表索引
引言
第1章 西方財務治理理論:資本結構財務契約論
1.1 完備契約與企業(yè)現(xiàn)金流收益的效率分配
1.1.1 成本狀態(tài)驗證法(CSV)與最優(yōu)財務契約
1.1.2 加里和赫爾維格(Gale and Hellwing,1985)標準債務契約模型
1.2 不完備契約與企業(yè)控制權的配置
1.2.1 澤恩德(Zender,1989)的最優(yōu)融資契約模型
1.2.2 阿洪和博爾頓(Aghion and Bolton,1992)模型
1.2.3 哈特(Hart,1995)的控制權轉移模型
1.3 財務契約理論的最新發(fā)展
第2章 我國財務治理理論研究述評
2.1 財務治理的定義及其與相關領域的關系
2.1.1 財務治理的定義
2.1.2 財務治理與財務管理、公司治理的關系
2.2 對財務治理的基礎理論——財權的研究
2.3 財務治理的研究范式及其理論體系
2.4 對我國企業(yè)財務治理所存在的問題的研究
第3章 轉軌經濟條件下資本結構、財務契約和財務治理權配置的理論分析
3.1 中西方財務治理各自的缺陷及其融合
3.2 轉軌經濟與內部人控制
3.3 轉軌經濟下資本結構、財務契約與財務治理權的配置
3.3.1 資本結構決策的目標——剩余財務控制權與剩余索取權對應
3.3.2 內部人控制下企業(yè)資本結構決策的特點
3.3.3 財務治理權的合理配置與資本結構優(yōu)化
第4章 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與財務治理的實證分析
4.1 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和財務治理的現(xiàn)狀
4.1.1 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現(xiàn)狀與股權融資偏好分析
4.1.2 內部人控制與上市公司融資模式選擇
4.2 我國上市公司債務治理效應分析
4.2.1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4.2.2 研究方法
4.2.3 實證分析
4.3 實證研究結論
第5章 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與財務治理機制的優(yōu)化
5.1 機構投資者與投資者利益保護
5.1.1 機構股東積極主義(Institutional Shareholder Activism)
5.1.2 我國機構投資者的培育與公司財務治理機制的優(yōu)化
5.2 加強投資者關系管理(IRM)
5.3 建立動態(tài)的公司內部財務治理權配置模式
5.3.1 公司內部財務治理權配置模式的動態(tài)性
5.3.2 股東大會、董事會、CEO與CFO之間財務治理權的動態(tài)配置
5.4 健全和完善我國上市公司的退市機制和破產機制
5.4.1 我國上市公司退市機制的健全和完善
5.4.2 通過完善破產機制實現(xiàn)債權的有效治理
5.5 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體系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攻讀學位期間所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資本市場退市制度創(chuàng)新與實施框架[J]. 徐良平. 證券市場導報. 2004(09)
[2]A股上市公司的綜合資本成本與投資回報——從內部報酬率的視角觀察[J]. 張崢,孟曉靜,劉力. 經濟研究. 2004(08)
[3]上市公司投資者關系管理簡述[J]. 萬希. 經濟前沿. 2004(05)
[4]中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偏好解析——偏好股權融資就是緣于融資成本低嗎?[J]. 陸正飛,葉康濤. 經濟研究. 2004(04)
[5]論利益相關者合作邏輯下的企業(yè)財權安排[J]. 張兆國,張慶,宋麗夢. 會計研究. 2004(02)
[6]關系型投資:美國的實踐及對我國的啟示[J]. 王家華,孫清. 經濟體制改革. 2003(06)
[7]CFO在公司治理中的責任與地位[J]. 杜勝利. 經濟導刊. 2004(01)
[8]機構股東積極主義發(fā)展中存在的主要爭論[J]. 邵穎紅,陳愛軍. 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1)
[9]財務治理、公司治理與財務管理辨析[J]. 衣龍新,何武強. 財會月刊. 2003(23)
[10]公司財務治理與財務管理之比較[J]. 盧太平,劉敏. 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3(04)
本文編號:2965042
【文章來源】:湖南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附表索引
引言
第1章 西方財務治理理論:資本結構財務契約論
1.1 完備契約與企業(yè)現(xiàn)金流收益的效率分配
1.1.1 成本狀態(tài)驗證法(CSV)與最優(yōu)財務契約
1.1.2 加里和赫爾維格(Gale and Hellwing,1985)標準債務契約模型
1.2 不完備契約與企業(yè)控制權的配置
1.2.1 澤恩德(Zender,1989)的最優(yōu)融資契約模型
1.2.2 阿洪和博爾頓(Aghion and Bolton,1992)模型
1.2.3 哈特(Hart,1995)的控制權轉移模型
1.3 財務契約理論的最新發(fā)展
第2章 我國財務治理理論研究述評
2.1 財務治理的定義及其與相關領域的關系
2.1.1 財務治理的定義
2.1.2 財務治理與財務管理、公司治理的關系
2.2 對財務治理的基礎理論——財權的研究
2.3 財務治理的研究范式及其理論體系
2.4 對我國企業(yè)財務治理所存在的問題的研究
第3章 轉軌經濟條件下資本結構、財務契約和財務治理權配置的理論分析
3.1 中西方財務治理各自的缺陷及其融合
3.2 轉軌經濟與內部人控制
3.3 轉軌經濟下資本結構、財務契約與財務治理權的配置
3.3.1 資本結構決策的目標——剩余財務控制權與剩余索取權對應
3.3.2 內部人控制下企業(yè)資本結構決策的特點
3.3.3 財務治理權的合理配置與資本結構優(yōu)化
第4章 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與財務治理的實證分析
4.1 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和財務治理的現(xiàn)狀
4.1.1 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現(xiàn)狀與股權融資偏好分析
4.1.2 內部人控制與上市公司融資模式選擇
4.2 我國上市公司債務治理效應分析
4.2.1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4.2.2 研究方法
4.2.3 實證分析
4.3 實證研究結論
第5章 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與財務治理機制的優(yōu)化
5.1 機構投資者與投資者利益保護
5.1.1 機構股東積極主義(Institutional Shareholder Activism)
5.1.2 我國機構投資者的培育與公司財務治理機制的優(yōu)化
5.2 加強投資者關系管理(IRM)
5.3 建立動態(tài)的公司內部財務治理權配置模式
5.3.1 公司內部財務治理權配置模式的動態(tài)性
5.3.2 股東大會、董事會、CEO與CFO之間財務治理權的動態(tài)配置
5.4 健全和完善我國上市公司的退市機制和破產機制
5.4.1 我國上市公司退市機制的健全和完善
5.4.2 通過完善破產機制實現(xiàn)債權的有效治理
5.5 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體系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攻讀學位期間所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資本市場退市制度創(chuàng)新與實施框架[J]. 徐良平. 證券市場導報. 2004(09)
[2]A股上市公司的綜合資本成本與投資回報——從內部報酬率的視角觀察[J]. 張崢,孟曉靜,劉力. 經濟研究. 2004(08)
[3]上市公司投資者關系管理簡述[J]. 萬希. 經濟前沿. 2004(05)
[4]中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偏好解析——偏好股權融資就是緣于融資成本低嗎?[J]. 陸正飛,葉康濤. 經濟研究. 2004(04)
[5]論利益相關者合作邏輯下的企業(yè)財權安排[J]. 張兆國,張慶,宋麗夢. 會計研究. 2004(02)
[6]關系型投資:美國的實踐及對我國的啟示[J]. 王家華,孫清. 經濟體制改革. 2003(06)
[7]CFO在公司治理中的責任與地位[J]. 杜勝利. 經濟導刊. 2004(01)
[8]機構股東積極主義發(fā)展中存在的主要爭論[J]. 邵穎紅,陳愛軍. 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1)
[9]財務治理、公司治理與財務管理辨析[J]. 衣龍新,何武強. 財會月刊. 2003(23)
[10]公司財務治理與財務管理之比較[J]. 盧太平,劉敏. 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3(04)
本文編號:29650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hetongqiyue/2965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