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爭議的法學分析──兼論第三人產品瑕疵求償權
[Abstract]:The product liability law of our country divides the relief mechanism into two in the field of product liability, one is the product liability system, and the other is the product liability system, which standardizes the compensation of the product for other property and personal injury. The other is the product defect liability system, which standardizes the quality defect of the product itself. The liability for product defects confined to the traditional contract law has been expanded in the subject, but the relief to the third party, which represents the modern market circulation order, is still inadequate.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suggests an integrated relief system with product as the object. After analyzing the entity problem, the induction of the analysis process becomes the second goal of this paper. This paper opposes the judicial reasoning view of syllogism and advocates the theory of empirical reasoning.
【作者單位】: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廣州市番禺區(qū)人民法院
【分類號】:D923.8
【相似文獻】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李立鐸;產品瑕疵與產品缺陷的區(qū)分[N];中國汽車報;2002年
2 本報記者 溫淑萍;新消法將加大賠償力度[N];民主與法制時報;2009年
3 曾憲文;邊召回邊銷售:一種對消費者的新欺詐[N];檢察日報;2008年
4 青島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投訴部 陳偉;關于“三包”制度的再思考[N];消費日報;2010年
5 記者 梁捷;法學專家聚焦《消法》修改[N];光明日報;2009年
6 本報記者 李松 黃潔;高科技產品侵權更隱蔽[N];法制日報;2011年
7 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 肖芳;產品責任糾紛中生產者與銷售者是否為共同訴訟人[N];檢察日報;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亮;關于我國產品質量民事責任的法律思考[D];貴州大學;2008年
2 孟祥超;廣告薦證人民事法律責任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3 王榮;涉外產品責任法律適用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4 郭淑霞;缺陷產品召回制度法律問題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1年
5 李鴻;缺陷產品召回制度的法律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6 李桂軍;我國產品召回制度法律問題初探[D];蘇州大學;2010年
7 陳娜娜;產品缺陷的法律界定[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8 王凌俊;美國市場份額責任的判例厘清與規(guī)則借鑒[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9 馬熙;缺陷產品召回制度研究[D];四川省社會科學院;2011年
10 段平;缺陷產品召回制度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4758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hetongqiyue/2475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