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專家第三人民事責任制度的建構——從比較法的視角兼談我國侵權責任法的完善
[Abstract]:The rise of the third party's responsibility is a significant featur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rt law in the 20th century. In this regard, the common law countries adopt the approach of tort law, while the German law adopts the approach of the contract law. On the ba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w of tort liability, the third party's responsibility for the expert can draw on the duty of attention in the tort of the common law and the transaction security in the German law, and construct the obligation to protect the trade safety of the professional on the pure economy.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法學院;
【分類號】:D92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周學峰;;審計師對第三人過失性虛假陳述責任比較研究[J];比較法研究;2007年06期
2 張新寶;張小義;;論純粹經(jīng)濟損失的幾個基本問題[J];法學雜志;2007年04期
3 李建華,董彪;專家對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的理論基礎——兼論德國新債法對我國民事立法的啟示[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5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葉金強;;論違約導致的精神損害的賠償[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2年02期
2 葉金強;;動產(chǎn)抵押制度:價值目標之偏離與矯正[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4年01期
3 胡玉浪;;勞動報酬談判權研究[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1期
4 韋國猛;;違反安全保障義務侵權責任淺析——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為中心[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1期
5 胡玉浪;;勞動報酬優(yōu)先權研究[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2期
6 張宇潤;證券法律機制及其整體的合力[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6期
7 余瑋;方蘇琴;;格式條款的價值分析及司法規(guī)制[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8 陸丹;;論醫(yī)療機構在“錯誤出生”中的法律責任[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9 陽高峰;;締約過失類型化探析[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年04期
10 趙文婧;;侵權行為中精神撫慰金的評算[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蔣光輝;;無權處分合同效力的法經(jīng)濟學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上)[C];2008年
2 廖建求;姜孝賢;;法經(jīng)濟學語境下的環(huán)境侵權歸責原則重構[A];2009年度(第七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C];2009年
3 楊立新;王軼;王竹;王天凡;趙可;;中國民法學三十年(1978—2008)[A];中國法學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4 代凈;;解構與重塑:國家侵權精神損害賠償制度——以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為參照[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5 姚兵兵;;銷售商在專利侵權中賠償責任的確定——過錯侵權理論的運用[A];專利法研究(2003)[C];2003年
6 陳仕菊;;試論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兼評我國《物權法》第106條的相關規(guī)定[A];當代法學論壇(二○一○年第1輯)[C];2010年
7 黃蓓;蔣麗霞;;淺議網(wǎng)上購物消費者權益的保護[A];當代法學論壇(二○一○年第2輯)[C];2010年
8 劉五生;朱永康;諸曉鳴;管麗娟;徐東;;行政執(zhí)法中的謹慎義務研究——以英美侵權法謹慎義務理論為視角[A];2007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7年
9 郭明;錢志剛;;論自己責任原則地位衰落的緣由及矯正對策——以機動車交通事故侵權責任承擔為視角[A];新規(guī)劃·新視野·新發(fā)展——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天津學術文庫》(中)[C];2011年
10 葉林;石旭雯;;外觀主義的商法意義——從內在體系的視角出發(fā)[A];中國商法年刊(2007):和諧社會構建中的商法建設[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一鳴;英美物權法之大陸法解讀[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沈強;TRIPS協(xié)議與商業(yè)秘密民事救濟制度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鄔先江;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4 陳琦;海上人身損害賠償制度論[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5 田園;侵權行為客觀歸責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6 賈翱;公司法上新股發(fā)行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7 劉安寧;船舶抵押權立法的比較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8 周海濤;強制保險法律制度國際比較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9 丁利明;國際產(chǎn)品責任法律適用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10 王錦;環(huán)境法律責任與制裁手段選擇[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若蓓;論道路交通事故歸責原則[D];河北大學;2009年
2 王鐳;商標反向混淆侵權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韓鑫;稅收民事責任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馮國亮;債權人撤銷權若干法律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余暮;醫(yī)療糾紛中的侵權責任[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丁勇;私法上的違法建筑[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尚曉璐;缺陷服務行為致第三人損害的民事責任[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趙莉穎;論學校對未成年學生人身傷害之民事責任[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許力濤;勞務派遣中的雇主責任[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錢松;我國司法鑒定人民事責任法律屬性思考[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王涌;分析法學與中國民法的發(fā)展[J];比較法研究;1997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林青;;專家契約責任探析[J];寧夏社會科學;2007年02期
2 李昊;論英美侵權法中過失引起的純經(jīng)濟上損失的賠償規(guī)則[J];比較法研究;2005年05期
3 廖煥國;;侵權法上信賴原則初探[J];廣東社會科學;2007年04期
4 姚鋒;律師在其專家責任中承擔的義務問題研究[J];湖南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5 唐先鋒;論專家民事責任中專家過錯的認定[J];學術探索;2005年03期
6 王道陽,李華;論公司董事的注意義務[J];河北法學;1999年05期
7 劉艷紅;過失犯的構成要件構造及其適用[J];政治與法律;2003年01期
8 肖國忠;論醫(yī)生的專家責任[J];法律與醫(yī)學雜志;2004年03期
9 徐大勇,武強;業(yè)務過失犯罪研究[J];太原大學學報;2004年04期
10 王其林;;試論醫(yī)療過失行為的特殊性[J];中國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06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詹禮愿;陳舒;;淺論律師專家責任[A];第三屆中國律師論壇論文集(管理發(fā)展卷)[C];2003年
2 滕騰;張帆;;論保險公估人民事法律責任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建議[A];中國商法年刊(2007):和諧社會構建中的商法建設[C];2007年
3 陳克飛;;論被害人注意義務的提倡[A];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七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4 陳志偉;;淺析物業(yè)管理企業(yè)對于小區(qū)內業(yè)主車輛的注意義務與法律責任[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4年
5 肖海軍;;信托投資機構信托義務的一般釋義[A];中國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現(xiàn)代化[C];2008年
6 王仰擴;劉愛國;;安徽省濟民腫瘤醫(yī)院[A];第十九屆全國腫瘤醫(yī)院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9年
7 張曉東;楊海云;;淺析醫(yī)療機構的法定義務及其法律責任[A];中國法醫(yī)學會全國第十一次法醫(yī)臨床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8 李明輝;白云霞;;監(jiān)事對財務報告之法律責任[A];新經(jīng)濟環(huán)境下的會計與財務問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9 黃人杰;;對上市公司侵權責任的若干思考[A];國際經(jīng)貿(mào)研究論文集(2003年)[C];2003年
10 張穎;;董事的義務淺析[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北京市門頭溝區(qū)法院法官 張金星;注意義務必須“注意”[N];北京日報;2004年
2 本報記者 吳濤 通訊員 任明星;興沖沖下海游泳 嘩啦啦惡浪傷人[N];深圳特區(qū)報;2005年
3 王岳;醫(yī)院應盡的注意義務[N];健康報;2004年
4 張曉敏;赴老板小孩滿月宴 員工酒后溺水身亡[N];人民法院報;2007年
5 本報記者 魏峗 丁琛;被駁回的缺陷生命之訴[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5年
6 樂欣;過失犯罪中如何考察注意義務[N];檢察日報;2003年
7 程志強;如何認定“專家責任”[N];健康報;2005年
8 張燕;未盡安全注意義務發(fā)包人承擔連帶責任[N];江蘇經(jīng)濟報;2004年
9 郭宏鵬邋本報通訊員 黃ng;黃碧連訴集美大學及周華平損害賠償案[N];法制日報;2007年
10 天津海事法院 楊玲;公司付費審批手續(xù)不完善是否構成過錯?[N];國際商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仲偉珩;專家第三人責任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2 周學峰;公司審計與專家責任[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3 魯哈達;律師民事責任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4 高建學;過失侵權的注意義務研究[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6年
5 熊進光;侵權行為法上的安全注意義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6 鄭麗英;董事?lián)p害賠償責任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7 王欽杰;英美侵權法上注意義務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8 林旭霞;論虛擬財產(chǎn)權[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9 肖冬梅;監(jiān)督過失犯罪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10 楊垠紅;侵權法上安全保障義務之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碩;律師第三人責任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7年
2 盛革宇;醫(yī)療合同關系中醫(yī)師的注意義務[D];吉林大學;2007年
3 季為玉;專家對第三人侵權責任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4 謝永健;論注冊會計師對第三人的民事責任[D];華東政法學院;2006年
5 李茜;專家不實陳述對第三人的民事責任[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6年
6 唐姝;董事責任保險制度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7年
7 王利;對梁某人身損害賠償案的案例分析[D];蘭州大學;2010年
8 鄭錚;純經(jīng)濟損失的法律責任問題研究[D];外交學院;2009年
9 王新茹;純粹經(jīng)濟損失的侵權責任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10 劉莉;注冊會計師對第三人民事責任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4488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hetongqiyue/2448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