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委托代理法律適用問題探討——兼評《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第16條
本文關鍵詞:涉外委托代理法律適用問題探討——兼評《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第16條
更多相關文章: 委托代理 法律適用 意思自治原則 最密切聯(lián)系原則
【摘要】:《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有關委托代理法律適用的規(guī)定不盡合理。其中就代理人與被代理人的內部關系而言,"代理關系發(fā)生地"作為連結點不符合最密切聯(lián)系原則,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導致法律適用落空。就被代理人和第三人的外部關系而言,"代理行為地"含義的不確定性、發(fā)生的偶然性、當事人的不可預見性都使得其不宜作為主要連結點。未來的法律修改中可以借鑒海牙國際私法會議制定的《代理法律適用公約》的做法完善我國的相關規(guī)則。
【作者單位】: 首都經(jīng)濟貿易大學法學院;
【關鍵詞】: 委托代理 法律適用 意思自治原則 最密切聯(lián)系原則
【基金】:北京市社會科學聯(lián)合界青年人才項目“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qū)監(jiān)管機制研究:以自由貿易區(qū)為目標”(項目號:2013SKL038) 首都經(jīng)濟貿易大學中青年教師科研提升項目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D997
【正文快照】: 在經(jīng)濟全球化進程不斷深化的背景下,跨國民商事交往日益頻繁,使得具有涉外因素的代理關系日趨增多。這幾層因素疊加對涉外代理法律適用規(guī)則的設計提出了較高要求。自2011年4月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以下簡稱《法律適用法》)是我國最新的涉外民商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陳衛(wèi)佐;;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的中國特色[J];法律適用;2011年11期
2 謝新勝;;代理的法律適用規(guī)則探析[J];武大國際法評論;2006年01期
3 宣增益;國際代理法律適用研究[J];政法論壇;2002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韋國猛;;違反安全保障義務侵權責任淺析——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為中心[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1期
2 鄭曉劍;;我國民法典中成年監(jiān)護立法若干問題研究[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1年01期
3 鄭曉劍;陶伯進;;侵權責任能力視域內《侵權責任法》第32條與第33條之解釋論[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4 劉新凱;;沖突法中對意思自治的限制[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5 李宗輝;;以馳名商標為創(chuàng)作素材的法律思考[J];中華商標;2009年04期
6 黃茜,徐偉學;論讓與擔保的設定[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7 王學士;;章程限定股東表決權代理人資格效力問題探討[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8期
8 錢福臣;;法哲學視域下的民事權利概念[J];北方法學;2009年03期
9 王康;;從生活事實到一般人格利益的法解釋學基礎——以“冒名上學”案中侵害客體的界定為分析對象[J];北方法學;2011年04期
10 張麗珍;;論法律選擇中的替代條款——兼評《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第41條[J];北方法學;2011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其生;楊澤偉;張輝;許威;;中國國際法學三十年(1978—2008)[A];中國法學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李長鳳;;淺談離婚精神損害賠償制度[A];當代法學論壇(二○一○年第3輯)[C];2010年
3 田保軍;孫學亮;;芻議無因管理之“契約”性[A];當代法學論壇(二0一一年第三輯)[C];2011年
4 陳金釗;侯學勇;;法律關系及其邏輯模型的建構[A];第十四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5 劉文;張照涓;;公司分立中少數(shù)股東權利救濟之探討[A];中國商法年刊(2006)——合伙與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6 汪廣玉;;論合同法中的誠實信用原則[A];中國合同法論壇論文匯編[C];2010年
7 方文光;;不動產冒名處分法律適用研究——以我國不動產善意取得制度的適用條件與范圍為重心[A];探索社會主義司法規(guī)律與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國法院第23屆學術討論會獲獎論文集(下)[C];2011年
8 劉先云;;我國醫(yī)療報道中患者隱私權保護的現(xiàn)狀與對策[A];第三屆中國健康傳播大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08年
9 賈開鵬;謝利娟;;火車票含強制險案的思考[A];當代法學論壇(2007年第3輯)[C];2007年
10 宋四輩;張麗霞;;20世紀民法發(fā)展和中國民法的近代化[A];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學術叢書——20世紀外國民商法的變革[C];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國慶;解雇權限制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樸恩惠;韓國傳貰權制度研究——兼與中國典權比較[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謝銀玲;上市公司對外資敵意并購之反收購對策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鄔先江;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5 胡偉;控股公司控制權法律規(guī)制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6 張強;商法強制性規(guī)范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7 廉軍;轉型期的獨立學院公共治理機制研究[D];天津大學;2011年
8 徐靜;合同詐騙罪司法認定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9 鄭曉哲;合同相對性原則在海上貨物運輸合同法律關系中的突破[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10 張雅萍;期待權導論[D];黑龍江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溫從軍;《公司人格否認制度的類型化及實證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劉金華;期待權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李齊艷;論房屋承租人的優(yōu)先購買權[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丁濤;航空器跨國擔保交易中的法律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婁永;論違約金的調整[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陳佳蓉;論債權人撤銷權制度[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邵文龍;我國不動產登記機關賠償責任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潘俊秀;論動產善意取得的適用范圍[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程燕琦;房屋承租人優(yōu)先購買權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王賽武;保險法告知義務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高富平;代理概念及其立法的比較研究[J];比較法研究;1997年02期
2 陳衛(wèi)佐;;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的立法思考[J];清華法學;2010年03期
3 趙秀文;;國際商事代理制度研究[J];中國法學;1993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范誠;;《法律適用法司法解釋一》的亮點與不足探討[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3年23期
2 洪莉萍;;中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評析[J];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12年05期
3 李健男;票據(jù)法律適用法比較研究[J];暨南學報(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4 戴霞;王新燕;;關于《法律適用法》第41條的爭議及評析[J];前沿;2013年01期
5 涂廣建;;解讀我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J];時代法學;2011年02期
6 杜新麗;;任重而道遠——寫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頒布實施之際[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8期
7 孫婷;;淺析《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J];商業(yè)文化(上半月);2011年08期
8 林璐瑤;;論我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的保護弱者原則[J];法制博覽(中旬刊);2013年01期
9 王國華;;我國海事法律適用法立法問題研究[J];海大法律評論;2007年00期
10 李雄;;釋評《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第30條[J];青年文學家;2012年16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華東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院長、教授 劉寧元;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體現(xiàn)中國特色[N];法制日報;2011年
2 呂巖峰;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與和諧世界建設[N];光明日報;2010年
3 武漢大學法學院 田萌 何其生;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中經(jīng)常居所的界定[N];人民法院報;2012年
4 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 宋連斌;制定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應注意的問題[N];人民法院報;2008年
5 本報見習記者 李吉斌 本報記者 陳麗平;涉外法律趨于完善的標志性立法[N];法制日報;2010年
6 記者 席鋒宇;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明年起草[N];法制日報;2009年
7 記者 張先明;規(guī)范適用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有關問題[N];人民法院報;2013年
8 記者 宋識徑;明年將起草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N];檢察日報;2009年
9 記者傅旭;民法草案首次提請審議[N];人民日報;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郝曉飛;中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中合同法律適用原則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2 嚴燕;論我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體系[D];蘇州大學;2011年
3 吳丹;論最密切聯(lián)系原則在我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中的適用[D];中央民族大學;2013年
4 胡蓉;完善我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立法之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顧欣欣;兩岸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6 李佳卉;涉外結婚法律適用問題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4年
7 郭成U,
本文編號:9800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980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