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主流英文媒體對黃巖島事件的報道分析——以《菲律賓每日問詢者報》為例
本文關(guān)鍵詞:菲律賓主流英文媒體對黃巖島事件的報道分析——以《菲律賓每日問詢者報》為例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菲律賓每日問詢者報》 黃巖島事件 報道分析
【摘要】:迄今仍懸而未決的黃巖島事件雖曾激起不同領(lǐng)域?qū)W者的研究熱情,但鮮有從媒體報道的角度加以剖析研究的。文章選擇有菲律賓第一大報之稱、可在相當程度上代表菲主流英文媒體的《菲律賓每日問詢者報》作為案例,從新聞傳播學和國際關(guān)系學相結(jié)合的角度,以傳播學中兩種重要的研究方法——內(nèi)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為主要研究方法,從形式特征、內(nèi)容特征和報道傾向三個方面分析了《問詢者報》有關(guān)黃巖島爭端的報道,深入挖掘了相關(guān)報道中具有理論和實際應用價值、可能引起國際問題學者關(guān)注的信息。文章還以新聞專業(yè)主義為標準,衡量了有關(guān)報道的報道質(zhì)量。
【作者單位】: 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關(guān)鍵詞】: 《菲律賓每日問詢者報》 黃巖島事件 報道分析
【基金】:福建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2013年度課題“南海領(lǐng)土爭議中的媒體角色研究”(項目編號:2013B160)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D734.1;D993.5
【正文快照】: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方法(-)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quán)益,建設(shè)海洋強國”,這充分體現(xiàn)了新形勢下黨和國家對促進海洋開發(fā)和解決海洋問題的高度重視與堅強決心。中國雖然號稱海洋大國,但遠非海洋強國,原因之一在于中國同周邊國家存在著嚴峻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金明;;菲律賓為何將南海問題提交國際仲裁[J];世界知識;2013年10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莉;;傳媒語言的性別歧視[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2 郭淵;;對南海爭端的國際海洋法分析[J];北方法學;2009年02期
3 李美顏;;慢半拍的信息——《信息時報》時效性分析[J];才智;2010年20期
4 季為民;聶雙;;輿論監(jiān)督給隱性采訪營造了什么樣的空間——隱性采訪能夠成立的條件論證[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5 韓永青;李芹燕;;美國深度報道百年發(fā)展軌跡探析[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6 汪秀娟;;新聞工作者“新聞敏感”培養(yǎng)的幾點思考[J];池州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7 劉建明;傳統(tǒng)新聞價值觀的自我顛覆[J];當代傳播;2002年05期
8 程道才;西方消息的寫作特色[J];當代傳播;2003年02期
9 程道才;西方客觀報道的理論與實踐[J];當代傳播;2003年06期
10 金永明;;論南海問題特質(zhì)與海洋法制度[J];東方法學;2011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二元視域下的解釋性報道——中西“解釋性報道”的一種宏觀比較[A];首屆華中地區(qū)新聞與傳播學科研究生學術(shù)論壇獲獎?wù)撐腫C];2010年
2 趙少群;;論領(lǐng);和基點的劃定[A];當代法學論壇(2007年第4輯)[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倩;海洋爭端的類型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2 陳韶陽;南沙群島價值分類評價和開發(fā)策略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1年
3 莊煒;大陸架劃界的國際法原則與實踐[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4 韋紅;東盟地區(qū)主義的發(fā)展與中國[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5 陳奕平;依賴與抗爭[D];暨南大學;2006年
6 鈕維敢;東亞冷戰(zhàn)遺留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7 包鵬程;圖像時代的電視“言說”[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8 于向東;古代越南的海洋意識[D];廈門大學;2008年
9 李濤;中國口述科技思想史料學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10 王俊峰;冷戰(zhàn)后臺灣與東盟國家關(guān)系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磊;中國網(wǎng)絡(luò)新聞報道客觀性特征初探[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喬芬;中菲南海爭端及對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潘虹;專法管理涉外海洋調(diào)查,,切實維護中國海洋安全[D];暨南大學;2010年
4 金蘇源;海峽兩岸在南海問題上的戰(zhàn)略合作探論[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5 馬麗;南海爭端解決模式比較分析[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6 楊麗萍;距離是橋也是墻[D];浙江大學;2011年
7 詹丹鳳;南海爭端的國際法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8 楊楊;關(guān)于“新聞客觀性”的歷史認識[D];遼寧大學;2011年
9 秦晉;《南方周末》“往事”版探析[D];遼寧大學;2011年
10 王萌;南海爭端中各國權(quán)利主張的法理分析及中國的對策[D];中國海洋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羅潔;;黃巖島,中國如何應對菲律賓的挑釁[J];世界知識;2012年10期
2 江淮;;菲律賓染指中國黃巖島回溯[J];世界知識;2012年10期
3 江淮;;過度的亢奮,拙劣的表演——評菲律賓近期在黃巖島事件上的言行[J];世界知識;2012年10期
4 李金明;;黃巖島,中國的![J];中國報道;2012年06期
5 周永生;;“和平進駐”黃巖島——樹立解決無人島礁爭端的典范[J];今日中國論壇;2012年06期
6 孟思;;黃巖島之爭的國際法思考[J];法制與社會;2012年34期
7 吳玉瓏;;黃巖島爭議的相關(guān)法律問題解決——以《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為視角[J];法制博覽(中旬刊);2013年01期
8 ;中菲黃巖島對峙[J];世界博覽;2012年09期
9 ;黃巖島,炎黃島[J];中國新聞周刊;2012年16期
10 尕維;;菲律賓染指黃巖島意欲何為[J];新天地;2012年06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 吳士存;中國黃巖島主權(quán)無可爭辯[N];海南日報;2012年
2 記者 于景浩;菲律賓有意給中國黃巖島改名 中方敦促菲回到外交解決軌道[N];人民日報;2012年
3 ;黃巖島事件:傅瑩再次約見菲駐華臨時代辦[N];新華每日電訊;2012年
4 記者 徐松 陳玉明 趙葉蘋;黃巖島事件四大焦點[N];新華每日電訊;2012年
5 本報記者 周泉涌 胡婧;漁政船維權(quán)護漁黃巖島[N];中國漁業(yè)報;2012年
6 ;黃巖島對峙一個月[N];團結(jié)報;2012年
7 國家海洋局海洋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所 疏震婭;評菲律賓侵犯黃巖島的非法無理主張[N];中國海洋報;2012年
8 南方日報駐京記者 楊春;大打輿論戰(zhàn) 菲對黃巖島改名[N];南方日報;2012年
9 裴浩慈;菲律賓海軍待命重返黃巖島[N];東方早報;2012年
10 李茂和;黃巖島事件的前世今生[N];中國海洋報;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胡燁;日、菲在同中國島爭問題上示強的根源[D];北京大學;2013年
2 趙志旭;美國亞太戰(zhàn)略對菲律賓南海政策的影響分析[D];暨南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8577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857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