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國際條約與國內法的關系
本文關鍵詞:論國際條約與國內法的關系
【摘要】:國際社會關于國際條約和國內法關系的理論大致分為"一元論"和"二元論",我國學者關于國際條約與我國國內法關系的觀點并未統(tǒng)一,如何能夠有效的執(zhí)行條約將最終落到國際條約在我國國內法的適用問題上,那就首先要解決國際條約與我國國內法的關系問題。關于國際條約與國內法的關系,筆者認為,國際條約的法律地位應低于我國憲法,法律位階則高于我國憲法外的一切法律。具體分析二者關系,以解決二者適用的沖突和矛盾。
【作者單位】: 大連海事大學法學院;
【關鍵詞】: 國際條約 國內法 法律位階
【基金】:交通運輸部海事局資助項目(2010-30)
【分類號】:D993.8
【正文快照】: 國際條約是國際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國際社會的方方面面,各締約國在執(zhí)行條約的過程中既要考慮履行條約規(guī)定的國家義務,又要適用本國法以維護本國國家利益,那么國際條約與國內法的適用就必然會產生沖突與矛盾,而解決這一問題首先要研究國際條約與國內法的關系,即解決國際條約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3條
1 朱曉青;《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的實施機制[J];法學研究;2000年02期
2 唐穎俠;國際法與國內法的關系及國際條約在中國國內法中的適用[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3年01期
3 張德瑞;論我國憲法部門和國際法的沖突與協(xié)調[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程乃勝;;何謂法理學——讀龐德的《法理學》(第一卷)[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4年02期
2 楊海坤;曾祥華;;行政過程的社會正當性——利益平衡[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1期
3 張衛(wèi)華;;國際刑法概念之辨析[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6年02期
4 張衛(wèi)彬;;國際習慣法在我國適用探微[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9年02期
5 呂明;;現(xiàn)代律師制度功能新探[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6 王莉;美法兩國違憲審查制度之比較[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2期
7 龔懷林;;道德視域中的法律運行[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8 張宏峰;淺析合同履行中的效率違約現(xiàn)象——兼論《合同法》之強制實際履行的責任[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9 徐鈍;汪逢春;;關于推行公益訴訟制度的多視角法理分析[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10 吳從環(huán);;論中國法治建設的內在邏輯[J];安徽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于兆波;;包容特征的法治基礎與法治保障[A];北京精神:構建精神家園 提升文化軟實力——第五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論文集[C];2011年
2 呂家毅;;論檢察制度的憲政功能[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3 袁雪;;無需法律的秩序——當代社會中非國家法存在的必要性與合理性探究[A];繁榮學術 服務龍江——黑龍江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冊)[C];2010年
4 陳盛;;“Jury”在美國憲法中的確切含義與翻譯問題探究[A];第二屆全國邊緣法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5 劉茂林;;村民自治權之規(guī)范求證及解題[A];新農村建設的制度保障[C];2005年
6 何其生;楊澤偉;張輝;許威;;中國國際法學三十年(1978—2008)[A];中國法學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7 賈引獅;宋志國;;生態(tài)補償機制的生態(tài)經濟學研究[A];第二屆生態(tài)補償機制建設與政策設計高級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8 王傳麗;;WTO——一個自給自足的法律體系——兼論一國四地經貿關系新發(fā)展[A];《WTO法與中國論壇》文集——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年會論文集(二)[C];2003年
9 賈引獅;;生態(tài)補償機制的生態(tài)經濟學研究[A];水資源可持續(xù)利用與水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法律問題研究——2008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8年
10 賈引獅;;生態(tài)補償機制的生態(tài)經濟學分析[A];生態(tài)文明與環(huán)境資源法--2009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張玉堂;邊沁功利主義分析法學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薛磊;當代國際法中的承認制度[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趙寧;罪狀解釋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劉源;論我國犯罪構成結構之完善[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謝銀玲;上市公司對外資敵意并購之反收購對策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郭延軍;發(fā)展中的美國女性就業(yè)權平等保護[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李俊義;非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國際法律地位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李冠群;論國際私法系統(tǒng)視野下的最密切聯(lián)系原則[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9 王承就;古巴共產黨建設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10 劉穎;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價值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董海寧;環(huán)境侵權損害賠償社會化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2 李穎;公司控制權配置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3 楊鵬章;非強制性環(huán)境行政執(zhí)法行為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4 謝華;關于構建中國體育仲裁制度及相關理論問題之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5 高中營;壟斷協(xié)議豁免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李勛;中國法治變革下的價值觀沖突[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葛令磊;法律與發(fā)展運動述評[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董夢琦;論我國融資租賃市場準入監(jiān)管存在的問題及其完善[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劉f,
本文編號:8175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817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