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盟國際河流航運執(zhí)法安全合作機制探究
本文關鍵詞:中國-東盟國際河流航運執(zhí)法安全合作機制探究
更多相關文章: 瀾滄江-湄公河 合作機制 聯合執(zhí)法 安全合作
【摘要】:近年來瀾滄江-湄公河跨國違法犯罪活動較多,中國-東盟有必要構建國際河流航運執(zhí)法安全合作機制。但是,中國-東盟國際河流航運執(zhí)法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從相關的法律依據入手,尋求國際法與區(qū)域法律的支撐,并以此為依據提出構建中國-東盟國際河流航運執(zhí)法安全合作機制的相關措施,主要以法律保障為基礎,以協(xié)調合作為核心,以信息共享為渠道,提高瀾滄江-湄公河沿岸違法犯罪活動的打擊力度,確保該流域的社會安全與穩(wěn)定。
【作者單位】: 廣西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偵查系;
【關鍵詞】: 瀾滄江-湄公河 合作機制 聯合執(zhí)法 安全合作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西南邊疆地區(qū)跨國犯罪及其控制研究”(項目編號:11XFX016)
【分類號】:D993.3
【正文快照】: 一、瀾滄江-湄公河國際河流航運安全合作機制的當前狀態(tài)瀾滄江-湄公河是亞洲有名的國際河流,該流域地形復雜,民族眾多,各種文化在此交匯,政治與經濟的發(fā)展不平衡,是犯罪分子活躍的“黃金地帶”,世界最大的毒品來源地——金三角便在此處。[1]該國際河流的航運安全問題突出,其航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柯堅;高琪;;從程序性視角看瀾滄江-湄公河跨界環(huán)境影響評價機制的法律建構[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2 張才圣;;CAFTA框架下的中國-東盟非傳統(tǒng)安全問題合作研究[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3 黎文美,廖玉鳳,李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框架協(xié)議:21世紀中國-東盟關系的新發(fā)展[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4 寇麗;;共同但有區(qū)別責任原則:演進、屬性與功能[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3年04期
5 孔令杰;;中老緬泰湄公河流域聯合執(zhí)法的法律基礎與制度建構[J];東南亞研究;2013年02期
6 何志鵬;孫璐;;國際法的辯證法[J];江西社會科學;2011年07期
7 游珍;楊艷昭;姜魯光;封志明;張景華;;基于DEM數據的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地形起伏度研究[J];云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何志鵬;王元;;國際法方法論:法學理論與國際關系理論的地位[J];國際關系與國際法學刊;2012年00期
2 秦紅增;陳勁波;韋艷丹;;文化相融與合作共享——基于中國廣西D市越南籍散工的討論[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2期
3 何志鵬;;國際法的中國理論:前提與構想[J];廈門大學法律評論;2013年00期
4 高國柱;;共同但有區(qū)別責任原則與空間碎片減緩[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2期
5 麻昌港;韋國善;張立;;中國—東盟關系定量研究[J];國際政治科學;2014年02期
6 何志鵬;;國際法的中國理論:前提與構想[J];廈門大學法律評論;2013年01期
7 曹筱陽;;中泰安全合作的基礎、現狀及趨勢[J];東南亞研究;2014年06期
8 葉良海;;中國與東盟國家跨界環(huán)境治理機制研究[J];廣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5年01期
9 楊淑娟;;CAFTA框架下構建中越邊境離岸金融市場問題研究[J];金融經濟;2012年24期
10 何志鵬;;中國特色國際法理論:問題與改進[J];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3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余元玲;中國-東盟國際河流保護合作法律機制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2 楊得志;中緬跨境民族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3 劉海江;國際法治視野內國際非政府組織問責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4 麻昌港;中國—東盟經濟一體化的效應、進程及影響機制分析[D];南京師范大學;2014年
5 白明華;跨國水資源的國際合作法律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4年
6 尚杰;國際軟法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5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紅,王均;國家基本地理單元數據集的初步研究[J];測繪科學;2004年03期
2 涂漢明,劉振東;中國地勢起伏度研究[J];測繪學報;1991年04期
3 何志鵬;;國際法的遵行機制探究[J];東方法學;2009年05期
4 王玲;同小娟;;基于變點分析的地形起伏度研究[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07年06期
5 陳志明;論中國地貌圖的研制原則、內容與方法——以1:4000000全國地貌圖為例[J];地理學報;1993年02期
6 陳文;2004年東盟:加快區(qū)域一體化,擴大國際合作[J];東南亞縱橫;2005年03期
7 郭魏;陳立毅;;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背景下的犯罪防治對策[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S2期
8 徐泉;;WTO“新成員”法律地位論析[J];法學評論;2009年02期
9 閆滿存,李華梅,王光謙;廣東沿海陸地地質環(huán)境質量定量評價研究[J];工程地質學報;2000年04期
10 涂漢明,劉振東;中國地勢起伏度最佳統(tǒng)計單元的求證[J];湖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0年03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本報記者 張平;[N];財經時報;2005年
2 王君祥;[N];法制日報;201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孟祥青;參與多邊安全合作:既是挑戰(zhàn),也是機遇[J];世界經濟與政治;2001年10期
2 姚文禮;共筑東亞安全大廈——淺析21世紀之初的中日安全合作[J];日本學刊;2002年05期
3 石婧;中國與中亞的安全合作[J];新疆社科論壇;2002年06期
4 喻常森;“第二軌道”外交與亞太地區(qū)安全合作[J];東南亞研究;2003年05期
5 吳金平;東亞多邊安全合作機制建設與美國因素[J];東南亞研究;2004年04期
6 許濤;;上海合作組織地區(qū)安全合作進程與前景分析[J];國際觀察;2006年02期
7 曹筱陽;;中美安全合作淺析[J];當代亞太;2007年07期
8 蔣建華;王雙;司南;;安全合作與區(qū)域發(fā)展:上海合作組織兩大目標的展望及對中國西部安全的影響[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9 王朝清;;論上海合作組織的安全合作問題[J];懷化學院學報;2008年07期
10 馮艷玲;;中俄戰(zhàn)略安全合作的機遇和挑戰(zhàn)[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袁芳;;美印安全合作框架與中美印非均勢外交平衡的重構[A];湖南省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共運史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張志剛;國家間的安全合作與當代中國的安全追求[D];暨南大學;2005年
2 惠耕田;制度化安全合作:溝通行動的視角[D];外交學院;2007年
3 肖f^;權力、制度與文化[D];吉林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姚建安;冷戰(zhàn)后中俄兩國安全合作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2 王方穎;冷戰(zhàn)后地區(qū)多邊安全合作探析[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3 王璐璐;中亞地區(qū)安全合作:進程、制約及戰(zhàn)略選擇[D];山東大學;2009年
4 井小磊;互信建設:推進外空安全合作的關鍵[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5 徐曼;東亞地區(qū)多邊安全合作研究[D];外交學院;2006年
6 息瑤;上海合作組織框架下的安全合作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7 Lepessova Aliya;上海合作組織區(qū)域安全合作法律問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8 張志剛;安全合作的理想模式[D];暨南大學;2002年
9 詹鵬;中美安全合作進程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10 趙小碩;中國與東盟安全合作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8004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800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