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取證法律沖突下證人權益保障問題的審視
本文關鍵詞:域外取證法律沖突下證人權益保障問題的審視
更多相關文章: 域外取證 法律沖突 證人權益 保障 立法完善
【摘要】:域外取證以及國際民事訴訟程序以實現(xiàn)和維護私權利為其最終目標,域外取證與證人權利保障具有邏輯上的共生性和制度上的統(tǒng)一性。保障證人的權利應當尊重證人的權利主體地位,完善證人權益的法律適用機制,設立證人的免證特權制度以及權利受損的救濟機制。此外,充分應對信息技術條件下對證人權益保障提出的新問題,尤其需要關注在電子證據和視頻取證領域證人權利事項。在維護和保障證人權益方面,現(xiàn)行的域外取證體制以及我國的國內立法均有較大的改進余地和完善空間。
【作者單位】: 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
【關鍵詞】: 域外取證 法律沖突 證人權益 保障 立法完善
【基金】:中國法學會部級課題“重構我國域外取證法律制度研究”(CLS-D0933)的部分成果
【分類號】:D997.3
【正文快照】: 域外取證是指在受案法院管轄以外的法域調取與案件有關證據的活動。國際民商事案件中的域外取證需要通過國際民事司法合作的途徑進行,但現(xiàn)實中亦有國家或地區(qū)直接由司法機關或其委派人員、律師等赴境外自行調查取證的情形。無論以何種方式,境外調取證人證言構成了域外取證的主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陳瑞華;法治視野下的證人保護[J];法學;2002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李學寬;郭志遠;;反傳聞規(guī)則對我國刑事審判方式改革的啟示[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4年01期
2 鄭寧;鐘秋;;行政訴訟視角下的房產估價報告有效期[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年01期
3 周丹軍;;品格證據的法律分析[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4 張韋碧;;品格證據的學理分析和我國的適用界限[J];保定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5 汪建成,孫遠;刑事訴訟中口供規(guī)則體系論綱[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6 俞惠斌;;事實推定的邏輯結構與運用方法[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7 李虹;;兩大法系有關司法鑒定的規(guī)定及對我國的啟示[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8 宋英輝,李哲;直接、言詞原則與傳聞證據規(guī)則之比較[J];比較法研究;2003年05期
9 邱愛民;;科學證據內涵和外延的比較法分析[J];比較法研究;2010年05期
10 王超;刑事證人的反思與重構[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7條
1 張保生;王進喜;吳洪淇;;中國證據法學三十年(1978—2008)[A];中國法學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詹景翔;;論電子數(shù)據在訴訟過程中的應用[A];全國計算機安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第二十二卷)[C];2007年
3 林維;;論精神病與刑事責任能力的判定[A];犯罪學論叢(第六卷)[C];2008年
4 周平;;檢察官的法治思維及其養(yǎng)成辨析[A];第九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檢察官的法治思維及其養(yǎng)成[C];2013年
5 李丹愷;;淺析證人出庭作證制度的立法發(fā)展與困境[A];第九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其他[C];2013年
6 宋強;;中外書證范圍之比較[A];當代法學論壇(2006年第1輯)[C];2006年
7 葉秋華;張華;;西方沉默權制度歷史探析[A];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學術叢書——20世紀外國司法制度的變革[C];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孫日華;裁判客觀性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2 鎖正杰;刑事程序的法哲學要義[D];中國政法大學;2000年
3 鄭旭;刑事證據規(guī)則[D];中國政法大學;2000年
4 王進喜;刑事證人證言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5 蔣石平;偵查行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2年
6 陳永生;偵查程序原理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
7 吳宏耀;訴訟認識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
8 趙承壽;論司法裁判中的事實問題[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史立梅;程序正義與刑事證據法[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10 范培根;刑事再審程序之改進與完善[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劉銳;刑事證人證言的理論與實務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2 張洪梅;論我國偵查程序中辯護權之有效保障[D];河北大學;2009年
3 李研;論刑事法官自由裁量權[D];河北大學;2009年
4 林雪嬌;偵訊程序中的人權保障[D];湘潭大學;2010年
5 李雄貴;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品格證據之適用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6 陳桂;論我國民事訴訟證人出庭作證制度[D];湘潭大學;2010年
7 張紅;論刑事證據種類體系的重構[D];蘇州大學;2010年
8 臧柯;試論行政訴訟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及其在我國的適用[D];蘇州大學;2010年
9 謝佩晉;我國刑事司法鑒定程序的若干問題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10 何云海;民事訴訟證人強制出庭作證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孫南申;彭岳;;證人保護制度構建之法律思考[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2 張勝全;;論我國證人保護制度的構建[J];法制與社會;2008年07期
3 沙飛彤;;關于建立證人保護制度的初步設想[J];法制與社會;2009年03期
4 孟傳香;;刑事證人保護制度研究[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10期
5 鄭延培;;從比較法視角談我國證人保護的缺失[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07期
6 蘭曉華;;證人保護制度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0年35期
7 王洪宇;證人不作證的立法思考及對策[J];中國司法;2000年03期
8 龔德云;論“證人未到庭”與言詞直接原則[J];河北法學;2000年03期
9 劉周;證人拒證問題研究[J];檢察實踐;2000年03期
10 徐嵐;論建立和完善證人保護制度[J];四川經濟管理學院學報;2000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7條
1 吳常青;陳利紅;;廣義視角下的刑事證人保護[A];當代法學論壇(2006年第4輯)[C];2006年
2 姚凱;任關芬;;淺談強制證人出庭制度[A];貴州法學(2014年第3期)[C];2014年
3 郝增錄;;新刑事訴訟法語境下證人保障制度的完善[A];第八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證據制度的完善及新要求[C];2012年
4 李丹愷;;淺析證人出庭作證制度的立法發(fā)展與困境[A];第九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其他[C];2013年
5 胡雋;;論反有組織犯罪中的證人保護[A];中國犯罪學年會論文集(2010年度)[C];2010年
6 李妍;;證人證言與證人心理特征[A];當代法學論壇(二○一○年第3輯)[C];2010年
7 張淑臻;;新刑訴法視角下的證人作證制度[A];第八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證據制度的完善及新要求[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張金鳳;完善我國證人保護制度之我見[N];江蘇法制報;2013年
2 林林;證人為什么不愿出庭[N];北京日報;2004年
3 劉武俊;保護證人方能破解“作證難”[N];中國經濟導報;2004年
4 早報首席評論員 魯寧;轉型期需要更完善證人保護制度[N];東方早報;2005年
5 秋子;誰來保護證人[N];法制日報;2001年
6 秦平;證人的權利[N];法制日報;2002年
7 陳楓;證人保護制度亟待完善[N];法制日報;2003年
8 楊濤;完善證人保護制度需要立法支持[N];法制日報;2005年
9 陳衛(wèi)東;讓證人走向法庭[N];法制日報;2005年
10 本報記者 高鑄成 通訊員 鐘晶晶;如何破解證人出庭作證難[N];工人日報;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逄艷波;證人拒證問題的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0年
2 李杉;證人出庭制度的完善[D];貴州大學;2009年
3 彭建波;證人遠程作證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4 張晨;刑事訴訟證人出庭制度研究[D];鄭州大學;2005年
5 鄒積超;刑事訴訟證人保護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5年
6 吳常青;刑事證人保護制度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7 陳全成;論我國刑事證人保護的立法完善[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5年
8 屈天舒;論我國證人出庭制度的立法完善[D];吉林大學;2005年
9 覃開艷;證人拒證權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10 李穎紅;刑事證人權利保障問題研究[D];安徽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6944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694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