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決權理論和人道主義干涉理論的濫用與矯正
發(fā)布時間:2017-05-19 15:24
本文關鍵詞:自決權理論和人道主義干涉理論的濫用與矯正,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近年來,國際領域內(nèi)的主體爭端不斷涌現(xiàn)、升級,局部戰(zhàn)爭沖突亦展現(xiàn)出愈演愈烈的態(tài)勢,并呈現(xiàn)出地區(qū)化、類型化的特點。表面上,宗教問題、民族問題似乎是這些地方矛盾沖突爆發(fā)的主因,以“‘民族自決’為口號的民族主義浪潮和以‘人權高于主權’為口號的‘新干涉主義’”兩方面原因的介入造成了民族自決權理論和人道主義干涉理論在應用上被“異化”。但深層次里,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個別大國及其附屬政治集團等外部勢力的滲透和操縱才是沖突背后主要推手。這些沖突,有時甚至引發(fā)為內(nèi)戰(zhàn),既對內(nèi)國人民的生命權、健康權等人權造成損害,也導致了一些主權國家政權被顛覆,繼而又演變?yōu)槌掷m(xù)性的內(nèi)國、甚至地區(qū)性政治危機。國際法上的國家主權原則在這一情形下受到了極大的挑戰(zhàn)。從上世紀的科索沃危機,再到近幾年西亞、北非、東南歐地區(qū)的利比亞、敘利亞、埃及、烏克蘭等國家地區(qū)的沖突,就是這個問題最現(xiàn)實的寫照。由此,在新的國際形勢和大背景下,立足于實踐,對“民族自決權”理論及“人道主義干涉”理論進行深入的審視、反思和評價,并在此基礎上正本清源,,就具有了現(xiàn)實的必要性。 通過比較可以發(fā)現(xiàn),兩大理論在某種程度上存在著一致性。這不僅體現(xiàn)在兩大理論的創(chuàng)建初衷都是為了保護人權,更體現(xiàn)在兩大理論在啟動原因和適用范圍上存在著一定的契合點。從學理的層面上看,兩大理論與國家主權并非絕對化的對立,而是因為規(guī)范的缺位與體系的不健全才為理論的濫用提供了可能。這一系列濫用以“民族主義浪潮”和“新干涉主義”為表現(xiàn)方式,并最終導致了國家分裂的惡果。濫用背后的實質是國際法上的主權與人權關系的對立統(tǒng)一,更深層次體現(xiàn)為國際政治力量滲透對國際法制的影響。由此來看,民主并不都是福祉,最終仍然需要為國家主權面臨的挑戰(zhàn)尋找理論支撐,探尋出解決問題的方向和路徑。首先,必然要以尊重國家主權作為不變的前提,在此基礎上合理的平衡主權與人權之間的關系,在對話過程中尋找合法性與合理性之間的平衡點;同時還要結合具體條文,明確相應的理論架構、豐富相關的理論規(guī)范,并積極發(fā)揮聯(lián)合國、國際法院等機構在調(diào)和國際糾紛過程中的積極示范性作用,從而促進國家間和諧發(fā)展,維持世界和平與安全。 中國作為一個獨立的多民族國家,面對著紛繁復雜的地緣政治環(huán)境。一方面,我國一直存在著較為嚴重的民族問題,“臺獨”、“藏獨”與“疆獨”等勢力一直試圖破壞國家主權獨立和民族團結,尤其在近幾年這些民族分裂勢力漸漸演化為武裝沖突、恐怖襲擊等暴力主義傾向;另一方面,從外部視角來看,西方國家在民族問題上對中國的關注亦從未減少過。因此中國政府和學界有必要對民族自決權理論和人道主義干涉理論的相關問題進行厘清,確定我國在應對民族問題時的應有態(tài)度和積極對策。同時,中國應當積極的參與國際領域的立法活動和磋商,為豐富國際法制建設做出努力,并爭取更好的用司法手段維護我國的合法權益,保護我國領土和主權的正當利益。 研究方法上,筆者以文獻研究為基礎,主要采取比較分析的研究方法。此外,在研究過程中,筆者還對典型案例進行了實證分析,通過圖表等形式靈活、客觀的展開論證。
【關鍵詞】:自決權 人道主義干涉 濫用 國家主權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D998.2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10
- 一、自決權理論與人道主義干涉理論概述10-25
- (一)兩大理論的歷史淵源10-13
- (二)兩大理論的一致性13-18
- (三)兩大理論的瑕疵與缺陷18-25
- 二、兩大理論的濫用及其實質25-35
- (一)兩大理論與國家主權的關系25-27
- (二)兩大理論的濫用情形27-31
- (三)濫用的實質31-35
- 三、兩大理論的完善與國家主權的維護35-50
- (一)尊重國家主權是不變的前提35-36
- (二)從根本上看體現(xiàn)為一種尺度的問題36-38
- (三)具體規(guī)范的明確和完善38-47
- (四)發(fā)揮聯(lián)合國、國際法院等機構的積極作用47-50
- 四、中國應對現(xiàn)實挑戰(zhàn)的態(tài)度與對策50-54
- (一)中國面臨的現(xiàn)實挑戰(zhàn)50
- (二)中國的傳統(tǒng)立場與改進展望50-54
- 結語54-55
- 參考文獻55-58
- 作者簡介及科研成果58-59
- 后記5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英津;;論作為自決權主體的“民族”與“人民”[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2 何志鵬;;大國政治中的司法困境——國際法院“科索沃獨立咨詢意見”的思考與啟示[J];法商研究;2010年06期
3 徐崇利;;人道主義干涉:道德與政治“合法婚姻”的產(chǎn)兒?——以北約空襲利比亞為例的分析[J];法商研究;2011年04期
4 何志鵬;;從強權入侵到多元善治——武力干涉領域國際法的現(xiàn)存框架與演進方向[J];法商研究;2011年04期
5 王虎華;論國家主權與人權[J];法學;1999年06期
6 張驥,武樹霞;民族自決權、新干涉主義和國家主權[J];國際關系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7 黃海濤;;人道主義干涉的歷史進程評析[J];國際論壇;2012年04期
8 歸泳濤;;試析日本在人道主義干涉問題上的立場[J];國際政治研究;2008年01期
9 何志鵬;;保護的責任:法治黎明還是暴政重現(xiàn)?[J];當代法學;2013年01期
10 慕亞平,許楚敬;論殖民體系瓦解后的民族自決權[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0年04期
本文關鍵詞:自決權理論和人道主義干涉理論的濫用與矯正,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790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379074.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