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際法角度透視中國現(xiàn)行匯率制度
發(fā)布時間:2021-11-07 05:56
近年來,以美國為代表的一些國家不斷提出有關法案,指稱中國政府實行釘住美元的匯率制度,是在故意人為地操縱人民幣匯率,使其低于實際水平,以獲得不公平的貿(mào)易競爭優(yōu)勢,形成了對出口商品的補貼,違反了國際貨幣基金協(xié)定和世界貿(mào)易組織協(xié)定的有關規(guī)定。因此要求中國政府采取措施,迫使人民幣升值,否則就對源自中國的進口產(chǎn)品加征關稅,或者將匯率問題訴諸世界貿(mào)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2005年7月中國政府宣布施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diào)節(jié)、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形成了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之后,人民幣匯率不斷升高,已暫時緩解了上述壓力。但該爭議主要是通過政治途徑解決的,其中的很多法律問題并沒有得到很好的界定和詮釋,而且以后中國政府很可能還會面臨同樣的指責和非難。因此,認清這些問題的基本事實并從法律上做出理性的思考和積極的回應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此進行探討:首先,第一章介紹了國際貨幣制度及匯率制度的概念和發(fā)展,對國際貨幣基金協(xié)定關于一國匯率義務的具體規(guī)定進行了梳理。指出了“匯率安排”和“外匯安排”是不同的概念,因此可以認為世界貿(mào)易組織協(xié)定中并沒有直接規(guī)定匯率方面的義務。該章最后...
【文章來源】:華東政法大學上海市
【文章頁數(shù)】:6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導言
一、本文的寫作背景
二、人民幣匯率領域研究的現(xiàn)狀
三、本文選題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四、本文的寫作思路、創(chuàng)新之處、難點和不足之處
第一章 匯率的國際法律制度
第一節(jié) 國際貨幣制度概述
一、國際貨幣制度及其演變
二、匯率和匯率制度概述
三、幾個易與匯率制度相混淆或相關的概念
第二節(jié) 牙買加體系下 IMF 成員國的匯率權利與義務
一、IMF 協(xié)定第4 條第1 款——會員國的一般義務
二、IMF 協(xié)定第4 條第2 款——匯兌總安排措施
三、IMF 協(xié)定第4 條第3 款——IMF 對成員國匯兌安排的監(jiān)督作用
第三節(jié) WTO 法律體系中沒有關于匯率的直接規(guī)定
一、從立法本意來看
二、從具體條文的含義來看
三、從該條各措辭含義的相通性來看
四、從和 IMF 第8 條和第14 條以及第4 條的關系來看
第四節(jié) 中國匯率制度概述
一、中國匯率制度的歷史
二、2005 年中國匯率機制改革
三、中國加入 WTO 時關于匯率方面的承諾
第二章 IMF 和WTO 對人民幣匯率義務的管轄關系
第一節(jié) 國際組織管轄權概述
第二節(jié) WTO 爭端解決機制的管轄權概述
第三節(jié) WTO 和IMF 的關系
第四節(jié) 人民幣匯率問題的管轄機構
第五節(jié) 美國在尋求爭端解決機制上舍 IMF 取 WTO 的原因分析
一、IMF 的執(zhí)行力不強
二、IMF 無法明確認定中國在操縱匯率
三、美國很難在認定中國違反 IMF 義務的投票中取得滿意的結果
四、美國追求的目的不符合 IMF 的宗旨
第三章 匯率操縱構成要件分析
第一節(jié) IMF 成員國避免操縱匯率的義務
第二節(jié) 匯率操縱的界定和判斷方法
一、主觀要件——動機和目的
二、客觀要件——匯率操縱行為
三、主體和客體要件
第三節(jié) 中國有管理的匯率制度不構成匯率操縱
一、有管理的定義
二、有管理和操縱的區(qū)別
第四章 匯率操縱構成補貼的條件探究
第一節(jié) SCM 協(xié)定下補貼的定義和構成要求
一、補貼的國際法規(guī)制
二、補貼定義的三個基本要素
三、補貼專向性要求
四、禁止性補貼
第二節(jié) 匯率操縱構成補貼定義要素和專向性要求分析
一、匯率操縱的專向性問題
二、匯率操縱構成財政資助或者價格支持的情形
三、匯率操縱和利益授予的關系
四、美國的相關判例
第三節(jié) 中國的匯率制度不構成補貼
第五章 人民幣匯率問題的應對措施
一、淡化人民幣匯率的政治色彩
二、加快經(jīng)濟結構調(diào)整和匯率機制改革
三、加強貨幣金融立法建設,培養(yǎng)風險意識,建立預警機制
四、改變觀念,積極實踐和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致謝
在讀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兩類不同性質(zhì)的矛盾:外匯措施與匯率安排——探尋IMF與WTO對人民幣匯率義務的管轄關系[J]. 韓龍. 上海財經(jīng)大學學報. 2007(01)
[2]對西方關于人民幣匯率指控的國際法解讀[J]. 方蕾. 經(jīng)濟研究導刊. 2006(06)
[3]美國為何不將中國匯率政策問題提交IMF[J]. 王曉晶. 上海政法學院學報. 2006(05)
[4]WTO匯率機制的困境及其解決思路[J]. 伏軍. 法學. 2006(07)
[5]對美國施壓人民幣匯率升值的法律思考[J]. 明磊. 連云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綜合版). 2006(02)
[6]論人民幣匯率義務的管轄歸屬和衡量依據(jù)[J]. 韓龍. 法學家. 2006(02)
[7]論西方國家對人民幣匯率的指控在法律上的不足[J]. 劉小春,方飛. 法制與經(jīng)濟. 2006(08)
[8]一國匯率義務與IMF職能——國際貨幣法視角下的人民幣匯率問題[J]. 韓龍. 現(xiàn)代法學. 2006(01)
[9]匯率的政治經(jīng)濟學——基于中美關于人民幣匯率爭論的研究[J]. 張宇燕,張靜春. 當代亞太. 2005(09)
[10]從國際法的視角看我國當前人民幣匯率政策的合法性[J]. 陳斌彬. 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 2005(05)
本文編號:3481297
【文章來源】:華東政法大學上海市
【文章頁數(shù)】:6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導言
一、本文的寫作背景
二、人民幣匯率領域研究的現(xiàn)狀
三、本文選題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四、本文的寫作思路、創(chuàng)新之處、難點和不足之處
第一章 匯率的國際法律制度
第一節(jié) 國際貨幣制度概述
一、國際貨幣制度及其演變
二、匯率和匯率制度概述
三、幾個易與匯率制度相混淆或相關的概念
第二節(jié) 牙買加體系下 IMF 成員國的匯率權利與義務
一、IMF 協(xié)定第4 條第1 款——會員國的一般義務
二、IMF 協(xié)定第4 條第2 款——匯兌總安排措施
三、IMF 協(xié)定第4 條第3 款——IMF 對成員國匯兌安排的監(jiān)督作用
第三節(jié) WTO 法律體系中沒有關于匯率的直接規(guī)定
一、從立法本意來看
二、從具體條文的含義來看
三、從該條各措辭含義的相通性來看
四、從和 IMF 第8 條和第14 條以及第4 條的關系來看
第四節(jié) 中國匯率制度概述
一、中國匯率制度的歷史
二、2005 年中國匯率機制改革
三、中國加入 WTO 時關于匯率方面的承諾
第二章 IMF 和WTO 對人民幣匯率義務的管轄關系
第一節(jié) 國際組織管轄權概述
第二節(jié) WTO 爭端解決機制的管轄權概述
第三節(jié) WTO 和IMF 的關系
第四節(jié) 人民幣匯率問題的管轄機構
第五節(jié) 美國在尋求爭端解決機制上舍 IMF 取 WTO 的原因分析
一、IMF 的執(zhí)行力不強
二、IMF 無法明確認定中國在操縱匯率
三、美國很難在認定中國違反 IMF 義務的投票中取得滿意的結果
四、美國追求的目的不符合 IMF 的宗旨
第三章 匯率操縱構成要件分析
第一節(jié) IMF 成員國避免操縱匯率的義務
第二節(jié) 匯率操縱的界定和判斷方法
一、主觀要件——動機和目的
二、客觀要件——匯率操縱行為
三、主體和客體要件
第三節(jié) 中國有管理的匯率制度不構成匯率操縱
一、有管理的定義
二、有管理和操縱的區(qū)別
第四章 匯率操縱構成補貼的條件探究
第一節(jié) SCM 協(xié)定下補貼的定義和構成要求
一、補貼的國際法規(guī)制
二、補貼定義的三個基本要素
三、補貼專向性要求
四、禁止性補貼
第二節(jié) 匯率操縱構成補貼定義要素和專向性要求分析
一、匯率操縱的專向性問題
二、匯率操縱構成財政資助或者價格支持的情形
三、匯率操縱和利益授予的關系
四、美國的相關判例
第三節(jié) 中國的匯率制度不構成補貼
第五章 人民幣匯率問題的應對措施
一、淡化人民幣匯率的政治色彩
二、加快經(jīng)濟結構調(diào)整和匯率機制改革
三、加強貨幣金融立法建設,培養(yǎng)風險意識,建立預警機制
四、改變觀念,積極實踐和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致謝
在讀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兩類不同性質(zhì)的矛盾:外匯措施與匯率安排——探尋IMF與WTO對人民幣匯率義務的管轄關系[J]. 韓龍. 上海財經(jīng)大學學報. 2007(01)
[2]對西方關于人民幣匯率指控的國際法解讀[J]. 方蕾. 經(jīng)濟研究導刊. 2006(06)
[3]美國為何不將中國匯率政策問題提交IMF[J]. 王曉晶. 上海政法學院學報. 2006(05)
[4]WTO匯率機制的困境及其解決思路[J]. 伏軍. 法學. 2006(07)
[5]對美國施壓人民幣匯率升值的法律思考[J]. 明磊. 連云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綜合版). 2006(02)
[6]論人民幣匯率義務的管轄歸屬和衡量依據(jù)[J]. 韓龍. 法學家. 2006(02)
[7]論西方國家對人民幣匯率的指控在法律上的不足[J]. 劉小春,方飛. 法制與經(jīng)濟. 2006(08)
[8]一國匯率義務與IMF職能——國際貨幣法視角下的人民幣匯率問題[J]. 韓龍. 現(xiàn)代法學. 2006(01)
[9]匯率的政治經(jīng)濟學——基于中美關于人民幣匯率爭論的研究[J]. 張宇燕,張靜春. 當代亞太. 2005(09)
[10]從國際法的視角看我國當前人民幣匯率政策的合法性[J]. 陳斌彬. 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 2005(05)
本文編號:34812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3481297.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