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國際法論文 >

以條約為基礎的投資者與國家間仲裁機制的評判

發(fā)布時間:2021-06-14 14:35
  當前,在大量的雙邊投資條約(BITs)中一般都規(guī)定了“對角線條款”,即投資者可以依據(jù)條約對投資東道國提起國際仲裁。在日后的投資活動中,如果投資者與東道國之間發(fā)生爭議,根據(jù)該條款提起仲裁,就產(chǎn)生了以條約為基礎的投資者與國家間仲裁。截至2006年11月,已知的以條約為基礎的投資者與國家間仲裁案件共有255例。涉及的被申請方國家至少有70個,其中44個來自發(fā)展中國家,14個來自發(fā)達國家,還有12個是東南歐和獨聯(lián)體國家。爭議往往涉及東道國實施的各種政府管理措施,如保護公共健康的措施、保護金融安全的措施、保護環(huán)境的措施、進出口管制措施、貫徹執(zhí)行條約的措施等。案件的標的額巨大,求償數(shù)額動輒上百萬美元,甚至高達幾億美元,即使申請人沒有“勝訴”,被申請人支付的抗辯費用也相當高昂(平均100萬到200萬美元,包括律師費和仲裁庭費用)。通常來說,申請人也要支付這么多的費用。大量案例表明,在當前以條約為基礎的投資者與國家間仲裁實踐中,普遍存在著私權對公權的挑戰(zhàn)、多重程序以及裁決一致性缺失的困惑,以Lauder案和CME案最為典型。在這兩案中,具有實質(zhì)相同利益的不同當事人,依據(jù)條約義務幾乎完全相同的兩個不同雙... 

【文章來源】:華東政法大學上海市

【文章頁數(shù)】:215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導言
    一、選題由來:從事實到假設
    二、文獻研究的啟示與疑惑
    三、本文基本框架、擬研究的主要問題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以條約為基礎的投資者與國家間仲裁的概念
    第一節(jié) 關于“以條約為基礎的投資者與國家間仲裁”
    第二節(jié) 核心詞(組)解析及概念
        一、“以條約為基礎”
        二、“投資者與國家間”
        三、“仲裁”
        四、以條約為基礎的投資者與國家間仲裁的概念
    第三節(jié) 以條約為基礎的投資者與國家間仲裁與相關概念
        一、國際投資仲裁
        二、國際混合仲裁
        三、NAFTA 投資仲裁
        四、ICSID 仲裁機制
第二章 以條約為基礎的投資者與國家間仲裁的性質(zhì)
    第一節(jié) “投資者”與“國家”的主體地位
        一、“國家”的主體地位
        二、“投資者”的主體地位
    第二節(jié) 仲裁請求權的性質(zhì)
        一、條約請求權
        二、條約請求權與契約請求權的區(qū)別
        三、投資者與國家之間的矛盾關系
    第三節(jié) 仲裁爭議事項的性質(zhì)
        一、仲裁爭議事項是國家行為
        二、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之間的矛盾
第三章 以條約為基礎的投資者與國家間仲裁
    第一節(jié) 以條約為基礎的投資者與國家間仲裁現(xiàn)行機制總述
        一、受案情況概覽
        二、存在多種機制的原因
    第二節(jié) UNCITRAL 仲裁:典型的國際商事仲裁機制
        一、UNCITRAL仲裁機制的特點之一:商事性
        二、UNCITRAL仲裁機制的特點之二:非自足性
        三、小結
    第三節(jié) ICSID 仲裁:借用商事仲裁的機制
        一、ICSID 仲裁機制的特點之一:獨立性
        二、ICSID 仲裁機制的特點之二:對商事仲裁機制的借用性
        三、ICSID 轉(zhuǎn)型后的新特點
        四、小結
    第四節(jié) ICSID 附加機構仲裁:類似的國際商事仲裁機制
        一、ICSID 附加機構仲裁對ICSID 仲裁機制和國際商事仲裁機制的共同借鑒
        二、ICSID 附加機構仲裁的非自足性表現(xiàn)出與國際商事仲裁機制的共性
        三、小結
    第五節(jié) NAFTA 投資仲裁:偏離軌道的國際商事仲裁機制
        一、NAFTA 第11 章概述
        二、NAFTA 第11 章的初旨
        三、NAFTA 投資仲裁機制的新特點
        四、小結
第四章 實證考察:從Lauder 案和CME 案開始
    第一節(jié) Lauder 案和CME 案
        一、背景
        二、兩起仲裁
        三、美國-捷克BIT 與荷蘭-捷克BIT 相關條款比較
        四、Lauder 案與CME 案仲裁裁決比較
        五、CME 案仲裁裁決撤銷之訴
    第二節(jié) 實踐困惑之一:多重程序
        一、同一當事人提起的多重程序
        二、相關當事人提起的多重程序
        三、不同當事人提起的多重程序
    第三節(jié) 實踐困惑之二:裁決一致性缺失
        一、裁決一致性缺失的幾種情況
        二、原因分析
        三、其他案例
    第四節(jié) 實踐困惑之三:私權對公權的挑戰(zhàn)
        一、仲裁程序秘密性對社會公共利益的挑戰(zhàn)
        二、投資者濫用程序?qū)|道國行使主權權力施加無形壓力
        三、寬松的裁決審查標準對國家行為嚴肅性的挑戰(zhàn)
    第五節(jié) 小結
第五章 結構變化及其意義:以條約為基礎的投資者與國家間仲裁機制重構之基礎
    第一節(jié) 經(jīng)濟結構變化:從國際貿(mào)易經(jīng)濟到國際投資經(jīng)濟
        一、國際貿(mào)易理論與國際投資理論界分的啟示
        二、經(jīng)濟結構劃分的論證
        三、國際投資經(jīng)濟與跨國公司
        四、經(jīng)濟結構變化的意義
    第二節(jié) 社會結構變化:從市民社會到全球市民社會
        一、全球市民社會的興起
        二、市民社會溯源
        三、全球市民社會是對市民社會的超越
        四、全球市民社會與國際非政府組織
        五、社會結構變化的意義
    第三節(jié) 法律結構變化:國際經(jīng)濟領域憲政的興起
        一、憲政的基本含義
        二、國際經(jīng)濟領域憲政理論的提出
        三、國際經(jīng)濟領域的憲政制度
        四、法律結構變化的意義
    第四節(jié) 小結
第六章 以條約為基礎的投資者與國家間仲裁機制之重構
    第一節(jié) 重構以條約為基礎的投資者與國家間仲裁機制的
        一、現(xiàn)行機制的目標定位:片面保護投資者私人利益
        二、重構機制的目標定位:平衡私人、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
    第二節(jié) 以條約為基礎的投資者與國家間仲裁機制
        一、放棄抑或改革
        二、程序抑或綜合
        三、獨立抑或依附
        四、統(tǒng)一抑或分散
    第三節(jié) ICSID 改革的具體措施
        一、ICSID 改革的關鍵
        二、管轄權方面的改革
        三、以上訴制度取代裁決撤銷制度
        四、進一步增加透明度
        五、其他問題
    第四節(jié) 中國的對策
        一、中國關于以條約為基礎的投資者與國家間仲裁的實踐
        二、中國面臨的新形勢
        三、中國的對策
結論
參考文獻
在讀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美式投資條約的新近發(fā)展對中國的啟示[J]. 梁丹妮.  云南社會科學. 2007(02)
[2]WTO與NAFTA爭端解決機制之差異性比較研究——兼論對CAFTA爭端解決機制的借鑒意義[J]. 秦建榮.  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7(02)
[3]卡爾沃主義的“復蘇”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 王春婕.  理論學刊. 2006(12)
[4]論資本擴張的歷史演變及其在當代的發(fā)展[J]. 楊國亮.  當代經(jīng)濟研究. 2006(11)
[5]《華盛頓公約》第25條適用之新探——以ICSID管轄權的發(fā)展為切入點[J]. 石慧.  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6)
[6]國際投資協(xié)定中公正與公平待遇標準的新發(fā)展[J]. 陳輝萍,黃玉梅.  國際經(jīng)濟法學刊. 2006(03)
[7]憲法、民主與國家——哈耶克憲法理論中的幾個問題[J]. 高全喜.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05)
[8]西方學者對個人主義的沉重反思[J]. 夏偉東,楊宗元.  道德與文明. 2006(04)
[9]《仲裁研究》注釋體例[J].   仲裁研究. 2006(03)
[10]對國際法主體的界定標準及其內(nèi)容的再思考[J]. 辛崇陽.  比較法研究. 2006(04)

博士論文
[1]國際貿(mào)易與國際直接投資的關系及政策選擇[D]. 龔曉鶯.復旦大學 2003
[2]NAFTA國際投資法律問題研究[D]. 李萍.中國政法大學 2003
[3]雙邊投資條約:中國的視角[D]. 楊衛(wèi)東.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2002
[4]國際投資待遇論[D]. 牛光軍.中國政法大學 2000



本文編號:323003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323003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11f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