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損害的損失分配制度論析
發(fā)布時間:2021-04-11 15:22
作為聯(lián)合國國際法委員會在“國際法不加禁止的行為所產(chǎn)生的損害性后果的國際責任”專題之“責任”分部下的最終成果,關于危險活動造成的跨界損害案件中損失分配的原則草案引起了國際法學界的廣泛關注。為了深入透徹地理解此項研究成果,本文擬沿循原則草案議定過程中委員會的工作脈絡,對草案的核心部分進行論析,以期明確原則草案所具有的重要意義和影響。全文除序言和結論外共分五章。第一章:跨界損害與損失分配制度概述。本章首先結合國際法的基本理論及原則草案文本,對跨界損害的概念與特征進行界定和描述。其次通過對委員會工作思路轉變的分析,闡釋損失分配制度所應具備的功能與目標。最后概括跨界損害的損失分配實踐,從油污損害、核損害、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及外空活動等四領域中歸納出現(xiàn)有損失分配制度的四項特點。由此對本文的研究對象建立基礎性的認識。第二章:損害賠償?shù)姆秶。本章主要以確立“環(huán)境損害”為獨立賠償對象的相關司法實踐和立法實踐為素材,對照原則草案中損害賠償范圍的界定,進而明確草案將“對環(huán)境本身的損害”納入賠償范圍是成功借鑒了對環(huán)境更先進保護手段的結果。第三章:損失分配的主體。本章主要對兩級主體在損失分配制度中擔當?shù)慕巧M行闡...
【文章來源】: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序言
第一章 跨界損害與損失分配制度概述
一、跨界損害的概念與特征
(一) 概念
(二) 特征
二、損失分配制度的內涵
(一) 國際法委員會工作思路的轉變
(二) 損失分配制度的功能與目標
三、跨界損害損失分配的實踐與特點
(一) 油污損害領域
(二) 核損害領域
(三) 危險廢物越境轉移領域
(四) 外空活動領域
(五) 現(xiàn)有損失分配制度的特點
第二章 損害賠償?shù)姆秶?br> 一、損失分配原則草案對"損害"的界定
二、"環(huán)境損害"作為獨立賠償對象的國家實踐
(一) 司法實踐
(二) 立法實踐
三、對原則草案賠償范圍之評析
第三章 損失分配的主體
一、經(jīng)營者負首要賠償責任
(一) "經(jīng)營者"的概念
(二) 經(jīng)營者負首要責任的合理性
二、國家在損失分配中的作用
(一) 制定適當計劃
(二) 確保資金支持
第四章 賠償責任的基礎
一、嚴格責任的起源與內涵
二、嚴格責任在國內法中的體現(xiàn)
三、嚴格責任在國際條約中的運用
(一) 油污損害領域
(二) 核損害領域
(三) 其他典型條約
四、以嚴格責任作為賠償責任的基礎之評析
(一) 質疑的觀點
(二) 合理性分析
第五章 損害救濟的途徑
一、國內程序
(一) 不歧視原則
(二) 起訴與管轄
二、國際程序
結論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危險活動所致跨界損害的國際賠償責任[J]. 周忠海.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7(05)
[2]國際環(huán)境損害責任私法化析論[J]. 王秀梅. 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7(03)
[3]工業(yè)事故跨界影響的國際法分析[J]. 林燦鈴. 比較法研究. 2007(01)
[4]國際環(huán)境損害責任的兩個重大變化[J]. 那力. 法商研究. 2006(06)
[5]論“國際法未加禁止之行為引起有害后果之國際責任”[J]. 王曦. 社會科學. 2006(04)
[6]“國際法不加禁止的行為所產(chǎn)生的損害性后果的國際責任”的最新發(fā)展及幾個問題[J]. 韓燕煦. 內蒙古財經(jīng)學院學報(綜合版). 2006(01)
[7]國際環(huán)境損害責任的私法化[J]. 那力,張煬. 當代法學. 2004(04)
[8]論國際法不加禁止行為所產(chǎn)生的損害性后果的國家責任[J]. 林燦鈴. 比較法研究. 2000(03)
[9]跨國污染構成國家責任和國際賠償責任初探[J]. 江偉鈺. 世界環(huán)境. 2000(03)
[10]南極環(huán)境損害責任制度的新發(fā)展[J]. 李薇薇. 法學評論. 2000(03)
博士論文
[1]跨界環(huán)境損害法律責任論[D]. 李偉芳.華東政法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131499
【文章來源】: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序言
第一章 跨界損害與損失分配制度概述
一、跨界損害的概念與特征
(一) 概念
(二) 特征
二、損失分配制度的內涵
(一) 國際法委員會工作思路的轉變
(二) 損失分配制度的功能與目標
三、跨界損害損失分配的實踐與特點
(一) 油污損害領域
(二) 核損害領域
(三) 危險廢物越境轉移領域
(四) 外空活動領域
(五) 現(xiàn)有損失分配制度的特點
第二章 損害賠償?shù)姆秶?br> 一、損失分配原則草案對"損害"的界定
二、"環(huán)境損害"作為獨立賠償對象的國家實踐
(一) 司法實踐
(二) 立法實踐
三、對原則草案賠償范圍之評析
第三章 損失分配的主體
一、經(jīng)營者負首要賠償責任
(一) "經(jīng)營者"的概念
(二) 經(jīng)營者負首要責任的合理性
二、國家在損失分配中的作用
(一) 制定適當計劃
(二) 確保資金支持
第四章 賠償責任的基礎
一、嚴格責任的起源與內涵
二、嚴格責任在國內法中的體現(xiàn)
三、嚴格責任在國際條約中的運用
(一) 油污損害領域
(二) 核損害領域
(三) 其他典型條約
四、以嚴格責任作為賠償責任的基礎之評析
(一) 質疑的觀點
(二) 合理性分析
第五章 損害救濟的途徑
一、國內程序
(一) 不歧視原則
(二) 起訴與管轄
二、國際程序
結論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危險活動所致跨界損害的國際賠償責任[J]. 周忠海.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7(05)
[2]國際環(huán)境損害責任私法化析論[J]. 王秀梅. 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7(03)
[3]工業(yè)事故跨界影響的國際法分析[J]. 林燦鈴. 比較法研究. 2007(01)
[4]國際環(huán)境損害責任的兩個重大變化[J]. 那力. 法商研究. 2006(06)
[5]論“國際法未加禁止之行為引起有害后果之國際責任”[J]. 王曦. 社會科學. 2006(04)
[6]“國際法不加禁止的行為所產(chǎn)生的損害性后果的國際責任”的最新發(fā)展及幾個問題[J]. 韓燕煦. 內蒙古財經(jīng)學院學報(綜合版). 2006(01)
[7]國際環(huán)境損害責任的私法化[J]. 那力,張煬. 當代法學. 2004(04)
[8]論國際法不加禁止行為所產(chǎn)生的損害性后果的國家責任[J]. 林燦鈴. 比較法研究. 2000(03)
[9]跨國污染構成國家責任和國際賠償責任初探[J]. 江偉鈺. 世界環(huán)境. 2000(03)
[10]南極環(huán)境損害責任制度的新發(fā)展[J]. 李薇薇. 法學評論. 2000(03)
博士論文
[1]跨界環(huán)境損害法律責任論[D]. 李偉芳.華東政法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1314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3131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