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與不變之間——19世紀六七十年代宗藩體制與國際公法的博弈
發(fā)布時間:2021-02-07 23:12
19世紀六七十年代,伴隨著歐美國家對朝鮮的染指、侵略,宗藩體制與國際公法兩種國際關系準則博弈的大幕由此拉開。歐美國家先是用比附的方式,將中朝關系等同于國際公法下的宗藩關系,混淆宗藩體制與國際公法的根本性差異,試圖借助中國之手打開朝鮮國門;在遭到拒絕之后,歐美國家則借機否定宗藩體制的合法性,否認中朝宗藩關系存在的正當性,視朝鮮為國際公法原則下的主權平等國家。這種看似矛盾的對華策略顯示出的是原則與目的的混搭,其前期的比附僅是為了目的而廉價地出賣原則,展現(xiàn)出投機、功利的本色;后期的否定則暴露出其用國際公法取代區(qū)域自然法則的終極目的。清政府為應對挑戰(zhàn),先是秉承宗藩體制的傳統(tǒng),抗拒歐美國家所提的要求;后又采取變通的策略,捍衛(wèi)宗藩體制的權威性。但清政府的變通僅僅是手段,不變的是原則。此種變通,成為清政府在甲午戰(zhàn)爭之前處理朝鮮事務的基本方針。
【文章來源】:東疆學刊. 2019,36(02)CSSCI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
二
三
本文編號:3022972
【文章來源】:東疆學刊. 2019,36(02)CSSCI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
二
三
本文編號:30229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3022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