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航空貨物承運人的違約責任
發(fā)布時間:2021-01-29 09:25
航空貨物運輸合同采取分離的書面形式,航空貨運單是合同訂立和運輸條件以及承運人接受貨物的初步證據(jù),并不是合同本身。承運人一般必須擁有航空器,締約承運人在特定情況下可以不擁有航空器。締約承運人主要義務為安全、正點運輸義務;實際承運人的義務根據(jù)締約承運人的授權來確定;貨代公司的法律地位隨業(yè)務的變化而變化。正確認定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是確定其責任的前提。承運人違約構成的基本要件包括:合同有效成立、承運人在客觀上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法定或約定、承運人無正當事由、承運人的違約行為在后果上導致了對合同債權的侵害。承運人違約的具體情形是指承運人履行合同中存在安全瑕疵、延誤瑕疵、不合理運輸、通知瑕疵、單據(jù)瑕疵等。承運人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由推定過錯原則向嚴格責任原則轉變,《華沙公約》締約國之間的國際貨物運輸和所有因延誤引起的損失,適用推定過錯原則;自《蒙特利爾公約》對我國生效后,在締約國間的國際航空貨物運輸及我國國內航空貨物運輸發(fā)生貨物損失,適用嚴格責任。準確適用準據(jù)法,確定正確的歸責原則,是裁決案件糾紛的基礎。承運人違約責任范圍是貨物毀滅、遺失或者損壞產(chǎn)生的損失和延誤引起的貨物損失,貨...
【文章來源】:湖南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選題背景與現(xiàn)實意義
1.1.1 選題背景
1.1.2 現(xiàn)實意義
1.2 文獻綜述與問題的切入點
1.2.1 文獻綜述
1.2.2 問題切入點
1.3 研究的方法與創(chuàng)新點
第2章 航空貨物承運人的主合同義務
2.1 航空貨物運輸合同
2.1.1 航空貨物運輸合同的界定
2.1.2 航空貨物運輸合同的表現(xiàn)形式
2.2 承運人的法律地位及類型化分析
2.2.1 航空貨物運輸承運人的法律地位
2.2.2 包機人的法律地位
2.2.3 航空貨運代理人的法律地位
2.2.4 締約承運人與代理人
2.2.5 連續(xù)承運人的法律地位
2.3 締約承運人在航空貨物運輸合同中的主要義務
2.4 實際承運人在航空貨物運輸合同中的主要義務
2.5 承運人之代理人在航空貨物運輸合同中的主要義務
2.6 本章小結
第3章 航空貨物承運人違約責任的構成
3.1 航空貨物承運人違約的界定
3.1.1 航空貨物承運人違約的概念
3.1.2 航空貨物承運人違約與其他相關概念的比較
3.2 航空貨物承運人違約的構成
3.3 航空貨物承運人違約的具體情形
3.3.1 安全瑕疵
3.3.2 延誤瑕疵
3.3.3 不合理運輸
3.3.4 通知與發(fā)貨瑕疵
3.3.5 單據(jù)瑕疵
3.4 航空貨物承運人違約責任構成要件中的過錯問題
3.5 本章小結
第4章 航空貨物承運人違約的歸責原則
4.1 航空貨物承運人違約歸責原則的立法例比較
4.1.1 《華沙公約》規(guī)定的歸責原則
4.1.2 1999 年《蒙特利爾公約》規(guī)定的歸責原則
4.1.3 我國《民用航空法》規(guī)定的歸責原則
4.1.4 我國《合同法》中的歸責原則
4.1.5 航空貨物承運人違約歸責原則的確定
4.2 推定過錯責任原則在承運人違約歸責中的具體適用
4.3 嚴格責任原則在承運人違約歸責中的具體適用
4.4 本章小結
第5章 航空貨物承運人違約責任的具體承擔
5.1 航空貨物承運人之違約責任的范圍
5.1.1 航空貨物承運人違約責任范圍的確定
5.1.2 限制責任原則在認定航空貨物承運人違約責任范圍中的具體適用
5.2 航空貨物承運人違約責任之主體歸屬
5.2.1 締約承運人的違約責任范圍
5.2.2 實際承運人的違約責任范圍
5.2.3 承運人之代理人的違約責任范圍
5.3 航空貨物承運人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
5.3.1 損害賠償中確定承運人賠償責任限額的貨物重量的計算辦法
5.3.2 損害賠償中賠償責任限額的計量單位
5.4 航空貨物承運人違約責任的轉嫁與分擔
5.5 本章小結
第6章 航空貨物承運人違約責任的免責
6.1 航空貨物承運人違約責任免責的概念與特征
6.2 航空貨物承運人違約責任免責的認定及具體情形
6.2.1 索賠人或代行權利人的過錯為免責事由的認定
6.2.2 不可抗力或與航空運輸正常運行無關的事件為免責事由的認定
6.2.3 航空貨物運輸延誤的違約責任免責的認定
6.3 航空貨物承運人違約責任免責的法律意義
6.4 本章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我國航空承運人責任限額制度的檢討與研究[J]. 王茵. 南方論刊. 2007(04)
[2]航空運輸承運人責任制度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J]. 王瀚,孫玉超. 上海政法學院學報. 2006(01)
[3]《統(tǒng)一國際航空運輸某些規(guī)則的公約》及其對中國民航業(yè)的影響[J]. 孟慶芬. 中國民用航空. 2005(03)
[4]論現(xiàn)代航空貨運代理人的法律責任[J]. 劉光才,朱沛. 中國民航學院學報. 2003(S1)
[5]國際航空貨物運輸糾紛的審理及法律適用[J]. 崔劍平. 法律適用. 2003(03)
[6]中國民航使用國際航空貨物運輸規(guī)則盲區(qū)分析[J]. 于麗君,王立群. 中國民航學院學報. 2002(02)
[7]《蒙特利爾第四號議定書》對國際航空貨物運輸責任制度的影響[J]. 潘勇. 民航經(jīng)濟與技術. 2000(02)
[8]論航空貨運單的性質和作用[J]. 宋春林. 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6(03)
[9]談航空貨物運輸損失賠償[J]. 吳建端. 政治與法律. 1996(03)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報》1996年總目錄[J].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報. 1996(01)
本文編號:3006658
【文章來源】:湖南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選題背景與現(xiàn)實意義
1.1.1 選題背景
1.1.2 現(xiàn)實意義
1.2 文獻綜述與問題的切入點
1.2.1 文獻綜述
1.2.2 問題切入點
1.3 研究的方法與創(chuàng)新點
第2章 航空貨物承運人的主合同義務
2.1 航空貨物運輸合同
2.1.1 航空貨物運輸合同的界定
2.1.2 航空貨物運輸合同的表現(xiàn)形式
2.2 承運人的法律地位及類型化分析
2.2.1 航空貨物運輸承運人的法律地位
2.2.2 包機人的法律地位
2.2.3 航空貨運代理人的法律地位
2.2.4 締約承運人與代理人
2.2.5 連續(xù)承運人的法律地位
2.3 締約承運人在航空貨物運輸合同中的主要義務
2.4 實際承運人在航空貨物運輸合同中的主要義務
2.5 承運人之代理人在航空貨物運輸合同中的主要義務
2.6 本章小結
第3章 航空貨物承運人違約責任的構成
3.1 航空貨物承運人違約的界定
3.1.1 航空貨物承運人違約的概念
3.1.2 航空貨物承運人違約與其他相關概念的比較
3.2 航空貨物承運人違約的構成
3.3 航空貨物承運人違約的具體情形
3.3.1 安全瑕疵
3.3.2 延誤瑕疵
3.3.3 不合理運輸
3.3.4 通知與發(fā)貨瑕疵
3.3.5 單據(jù)瑕疵
3.4 航空貨物承運人違約責任構成要件中的過錯問題
3.5 本章小結
第4章 航空貨物承運人違約的歸責原則
4.1 航空貨物承運人違約歸責原則的立法例比較
4.1.1 《華沙公約》規(guī)定的歸責原則
4.1.2 1999 年《蒙特利爾公約》規(guī)定的歸責原則
4.1.3 我國《民用航空法》規(guī)定的歸責原則
4.1.4 我國《合同法》中的歸責原則
4.1.5 航空貨物承運人違約歸責原則的確定
4.2 推定過錯責任原則在承運人違約歸責中的具體適用
4.3 嚴格責任原則在承運人違約歸責中的具體適用
4.4 本章小結
第5章 航空貨物承運人違約責任的具體承擔
5.1 航空貨物承運人之違約責任的范圍
5.1.1 航空貨物承運人違約責任范圍的確定
5.1.2 限制責任原則在認定航空貨物承運人違約責任范圍中的具體適用
5.2 航空貨物承運人違約責任之主體歸屬
5.2.1 締約承運人的違約責任范圍
5.2.2 實際承運人的違約責任范圍
5.2.3 承運人之代理人的違約責任范圍
5.3 航空貨物承運人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
5.3.1 損害賠償中確定承運人賠償責任限額的貨物重量的計算辦法
5.3.2 損害賠償中賠償責任限額的計量單位
5.4 航空貨物承運人違約責任的轉嫁與分擔
5.5 本章小結
第6章 航空貨物承運人違約責任的免責
6.1 航空貨物承運人違約責任免責的概念與特征
6.2 航空貨物承運人違約責任免責的認定及具體情形
6.2.1 索賠人或代行權利人的過錯為免責事由的認定
6.2.2 不可抗力或與航空運輸正常運行無關的事件為免責事由的認定
6.2.3 航空貨物運輸延誤的違約責任免責的認定
6.3 航空貨物承運人違約責任免責的法律意義
6.4 本章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我國航空承運人責任限額制度的檢討與研究[J]. 王茵. 南方論刊. 2007(04)
[2]航空運輸承運人責任制度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J]. 王瀚,孫玉超. 上海政法學院學報. 2006(01)
[3]《統(tǒng)一國際航空運輸某些規(guī)則的公約》及其對中國民航業(yè)的影響[J]. 孟慶芬. 中國民用航空. 2005(03)
[4]論現(xiàn)代航空貨運代理人的法律責任[J]. 劉光才,朱沛. 中國民航學院學報. 2003(S1)
[5]國際航空貨物運輸糾紛的審理及法律適用[J]. 崔劍平. 法律適用. 2003(03)
[6]中國民航使用國際航空貨物運輸規(guī)則盲區(qū)分析[J]. 于麗君,王立群. 中國民航學院學報. 2002(02)
[7]《蒙特利爾第四號議定書》對國際航空貨物運輸責任制度的影響[J]. 潘勇. 民航經(jīng)濟與技術. 2000(02)
[8]論航空貨運單的性質和作用[J]. 宋春林. 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6(03)
[9]談航空貨物運輸損失賠償[J]. 吳建端. 政治與法律. 1996(03)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報》1996年總目錄[J].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報. 1996(01)
本文編號:30066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3006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