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保護國際法律制度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21 16:09
外交保護是國際法上一項傳統(tǒng)的法律制度。據(jù)現(xiàn)有文獻記載,國家實施外交保護的法律實踐最早可以追溯至18世紀。盡管如此,相比海洋法和領土法而言,外交保護在國際法中仍然是一件年輕的事物,而且該制度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著模糊和爭議。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家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日益多樣化,但是外交保護作為國家保護海外國民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仍將發(fā)揮重要的作用。因此,國際法委員會在2006年二讀通過了《外交保護條款草案》。與此同時,我國作為一個發(fā)展中大國,也越來越需要加強對外交保護制度的理論研究,這是因為中國的海外利益必將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高和對外開放程度的加深而與日俱增。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文的寫作目的在于分析和評論外交保護法律制度中的基礎理論問題,側(cè)重于外交保護實施條件的規(guī)則細節(jié)。全文共分為5章(16節(jié)),字符數(shù)(不含空格)共計約25萬,涵蓋了外交保護的所有基礎理論問題和主要案例。本文以論為主,以述為輔,突出理論分析和評論。導言部分,具體從選題意義與角度、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研究的主要方法三個方面展開。筆者認為在這個法律制度的演進過程中,加強對它的理論研究恰逢時機,而且對我國而言也具有...
【文章來源】:華東政法大學上海市
【文章頁數(shù)】:217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導言
一、選題意義與角度
二、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一章 外交保護法律制度概述
第一節(jié) 外交保護的概念與主要手段
一、外交保護的歷史簡述
二、外交保護的基本概念
三、外交保護的主要手段
第二節(jié) 外交保護的價值與權利性質(zhì)
一、瓦特爾擬制及其原因
二、外交保護的現(xiàn)實價值
三、外交保護的權利性質(zhì)
第三節(jié) 外交保護與領事保護的區(qū)別
一、保護的主體和交涉對象不同
二、保護的性質(zhì)和實施條件不同
三、保護的對象和主要方式不同
第二章 外交保護對自然人國籍的要求
第一節(jié) 外交保護下國籍之爭的原因
一、個人國籍原則上依本國法確定
二、國際法上的國籍不同于國內(nèi)法
三、國際法對國家國籍主權的限制
第二節(jié) 對雙重或多重國籍人的外交保護
一、備受爭議的雙重或多重國籍現(xiàn)象
二、針對另一國籍國實施的外交保護
三、針對非國籍國實施的外交保護
第三節(jié) 個人持有國籍的持續(xù)性要求
一、國籍持續(xù)性的起止時間
二、國籍持續(xù)性的例外情況
三、自然人求償權利的轉(zhuǎn)移
第四節(jié) 除國籍之外的外交保護依據(jù)
一、對無國籍人的外交保護
二、對難民的外交保護
三、對外交保護擴大化的反思
第三章 外交保護對法人國籍的要求
第一節(jié) 外交保護中公司國籍的認定標準
一、國際法上認定公司國籍的困難
二、成立地標準的權威性及其利弊
三、實質(zhì)聯(lián)系要求與改良傳統(tǒng)規(guī)則
第二節(jié) 股東國籍國保護是公司國籍國保護的例外
一、對巴塞羅那公司案及其傳統(tǒng)原則的重新思考
二、公司已經(jīng)不復存在情況下的股東國籍國保護
三、公司有損害責任國國籍時的股東國籍國保護
第三節(jié) 公司國籍的持續(xù)性要求和權利的轉(zhuǎn)移
一、國家繼承中公司國籍的持續(xù)性
二、針對公司原國籍國的索賠問題
三、求償權和受益權及其權利轉(zhuǎn)移
第四章 外交保護對用盡當?shù)鼐葷囊?br> 第一節(jié) 用盡當?shù)鼐葷囊话阋?guī)則
一、用盡當?shù)鼐葷姆傻匚慌c規(guī)則性質(zhì)
二、用盡當?shù)鼐葷闹饕緩胶瓦m用要求
三、國家所受直接損害與間接損害的區(qū)分
第二節(jié) 用盡當?shù)鼐葷睦馇闆r
一、沒有提供獲得有效補救辦法的合理可能性
二、應負責的國家造成救濟過程受到不當拖延
三、受害人與應負責的國家在損害時沒有相關聯(lián)系
四、受害人明顯地被排除了尋求當?shù)鼐葷目赡苄?br> 五、應負責的國家放棄了要求用盡當?shù)鼐葷臋嗬?br> 第三節(jié) 卡爾沃主義的衰弱與發(fā)展
一、卡爾沃主義與卡爾沃條款的緣起與精神實質(zhì)
二、激進型的卡爾沃主義在國際法中的逐漸衰弱
三、溫和型的卡爾沃主義在現(xiàn)代規(guī)則中初現(xiàn)端倪
第五章 外交保護對構(gòu)成國家責任的要求
第一節(jié) 構(gòu)成國家責任是外交保護的條件
一、外交保護目的是為了追究國家責任
二、外交保護主要研究國家責任的構(gòu)成
第二節(jié) 國際不法行為的構(gòu)成要素
一、加害行為可以被歸責于國家
二、國家違背有效的國際法義務
第三節(jié) 國家行為國際不法性的解除
一、解除行為國際不法性的有效事由
二、所謂“干凈的手”原則的不適用
1、文中關于中國部分的位置索引
2、文中名稱的縮寫與全稱對照表
3、文中重要名詞的中外文對照表
參考文獻
在讀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外交保護國際制度的發(fā)展及演變[J]. 萬霞. 國際觀察. 2009(02)
[2]論外交保護中的用盡當?shù)鼐葷?guī)則——兼評2006年聯(lián)合國《外交保護條款草案》[J]. 黃澗秋. 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8(05)
[3]對海外投資的外交保護——國際法院關于迪亞洛案(初步反對意見)的判決評析[J]. 肖軍. 武大國際法評論. 2008(02)
[4]論海外公民權益的外交保護[J]. 黃澗秋. 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8(03)
[5]對公司和股東的外交保護問題──以《外交保護條款草案》為基礎之分析[J]. 張瓊. 法學評論. 2008(03)
[6]公司的外交保護[J]. 余勁松. 政法論壇. 2008(01)
[7]論外交保護制度中的公司國籍規(guī)則——2004年聯(lián)合國國際法委員會《外交保護條款草案》述評[J]. 黃澗秋. 甘肅政法學院學報. 2007(06)
[8]難民保護面臨的國際法問題及對策[J]. 張愛寧. 政法論壇. 2007(06)
[9]論國籍觀念的演進與國籍法的變革[J]. 肖永平,郭明磊. 法學評論. 2007(06)
[10]試析《國家責任條款》的“國際不法行為”[J]. 張乃根. 法學家. 2007(03)
本文編號:2991477
【文章來源】:華東政法大學上海市
【文章頁數(shù)】:217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導言
一、選題意義與角度
二、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一章 外交保護法律制度概述
第一節(jié) 外交保護的概念與主要手段
一、外交保護的歷史簡述
二、外交保護的基本概念
三、外交保護的主要手段
第二節(jié) 外交保護的價值與權利性質(zhì)
一、瓦特爾擬制及其原因
二、外交保護的現(xiàn)實價值
三、外交保護的權利性質(zhì)
第三節(jié) 外交保護與領事保護的區(qū)別
一、保護的主體和交涉對象不同
二、保護的性質(zhì)和實施條件不同
三、保護的對象和主要方式不同
第二章 外交保護對自然人國籍的要求
第一節(jié) 外交保護下國籍之爭的原因
一、個人國籍原則上依本國法確定
二、國際法上的國籍不同于國內(nèi)法
三、國際法對國家國籍主權的限制
第二節(jié) 對雙重或多重國籍人的外交保護
一、備受爭議的雙重或多重國籍現(xiàn)象
二、針對另一國籍國實施的外交保護
三、針對非國籍國實施的外交保護
第三節(jié) 個人持有國籍的持續(xù)性要求
一、國籍持續(xù)性的起止時間
二、國籍持續(xù)性的例外情況
三、自然人求償權利的轉(zhuǎn)移
第四節(jié) 除國籍之外的外交保護依據(jù)
一、對無國籍人的外交保護
二、對難民的外交保護
三、對外交保護擴大化的反思
第三章 外交保護對法人國籍的要求
第一節(jié) 外交保護中公司國籍的認定標準
一、國際法上認定公司國籍的困難
二、成立地標準的權威性及其利弊
三、實質(zhì)聯(lián)系要求與改良傳統(tǒng)規(guī)則
第二節(jié) 股東國籍國保護是公司國籍國保護的例外
一、對巴塞羅那公司案及其傳統(tǒng)原則的重新思考
二、公司已經(jīng)不復存在情況下的股東國籍國保護
三、公司有損害責任國國籍時的股東國籍國保護
第三節(jié) 公司國籍的持續(xù)性要求和權利的轉(zhuǎn)移
一、國家繼承中公司國籍的持續(xù)性
二、針對公司原國籍國的索賠問題
三、求償權和受益權及其權利轉(zhuǎn)移
第四章 外交保護對用盡當?shù)鼐葷囊?br> 第一節(jié) 用盡當?shù)鼐葷囊话阋?guī)則
一、用盡當?shù)鼐葷姆傻匚慌c規(guī)則性質(zhì)
二、用盡當?shù)鼐葷闹饕緩胶瓦m用要求
三、國家所受直接損害與間接損害的區(qū)分
第二節(jié) 用盡當?shù)鼐葷睦馇闆r
一、沒有提供獲得有效補救辦法的合理可能性
二、應負責的國家造成救濟過程受到不當拖延
三、受害人與應負責的國家在損害時沒有相關聯(lián)系
四、受害人明顯地被排除了尋求當?shù)鼐葷目赡苄?br> 五、應負責的國家放棄了要求用盡當?shù)鼐葷臋嗬?br> 第三節(jié) 卡爾沃主義的衰弱與發(fā)展
一、卡爾沃主義與卡爾沃條款的緣起與精神實質(zhì)
二、激進型的卡爾沃主義在國際法中的逐漸衰弱
三、溫和型的卡爾沃主義在現(xiàn)代規(guī)則中初現(xiàn)端倪
第五章 外交保護對構(gòu)成國家責任的要求
第一節(jié) 構(gòu)成國家責任是外交保護的條件
一、外交保護目的是為了追究國家責任
二、外交保護主要研究國家責任的構(gòu)成
第二節(jié) 國際不法行為的構(gòu)成要素
一、加害行為可以被歸責于國家
二、國家違背有效的國際法義務
第三節(jié) 國家行為國際不法性的解除
一、解除行為國際不法性的有效事由
二、所謂“干凈的手”原則的不適用
1、文中關于中國部分的位置索引
2、文中名稱的縮寫與全稱對照表
3、文中重要名詞的中外文對照表
參考文獻
在讀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外交保護國際制度的發(fā)展及演變[J]. 萬霞. 國際觀察. 2009(02)
[2]論外交保護中的用盡當?shù)鼐葷?guī)則——兼評2006年聯(lián)合國《外交保護條款草案》[J]. 黃澗秋. 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8(05)
[3]對海外投資的外交保護——國際法院關于迪亞洛案(初步反對意見)的判決評析[J]. 肖軍. 武大國際法評論. 2008(02)
[4]論海外公民權益的外交保護[J]. 黃澗秋. 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8(03)
[5]對公司和股東的外交保護問題──以《外交保護條款草案》為基礎之分析[J]. 張瓊. 法學評論. 2008(03)
[6]公司的外交保護[J]. 余勁松. 政法論壇. 2008(01)
[7]論外交保護制度中的公司國籍規(guī)則——2004年聯(lián)合國國際法委員會《外交保護條款草案》述評[J]. 黃澗秋. 甘肅政法學院學報. 2007(06)
[8]難民保護面臨的國際法問題及對策[J]. 張愛寧. 政法論壇. 2007(06)
[9]論國籍觀念的演進與國籍法的變革[J]. 肖永平,郭明磊. 法學評論. 2007(06)
[10]試析《國家責任條款》的“國際不法行為”[J]. 張乃根. 法學家. 2007(03)
本文編號:29914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2991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