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知識產權訴訟援助基金的法律構建
本文關鍵詞:涉外知識產權訴訟援助基金的法律構建,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隨著“得知識產權者得天下”時代的到來,我國越來越多“走出去”企業(yè)遭遇知識產權壁壘,成為發(fā)達國家知識產權訴訟重點打擊的對象,而在涉外知識產權訴訟中,巨額的訴訟費用等因素使得這些企業(yè)無法積極應訴,維護自己的利益!耙粠б宦贰狈结樦,我國更加迫切地需要構建一個從政府、社會組織到企業(yè)及個人的完整保護體系,不僅加強對涉外知識產權援助制度的研究,更要重點發(fā)展涉外知識產權保護的經濟援助制度,建立涉外知識產權訴訟援助基金,為我國企業(yè)涉外知識產權保護提供有力支持。本文通過研究涉外知識產權訴訟援助模式,將韓國“政府+行業(yè)協(xié)會+保險+補貼”模式作為我國重點研究對象,分析探討我國涉外知識產權訴訟援助基金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法律現(xiàn)狀及其設立的法理依據(jù),由此建議制定《涉外知識產權訴訟援助基金管理辦法》,并設計了援助基金的具體制度,包括主體、對象、適用范圍、資金來源與援助標準、申請程序等,以切實解決我國卷入涉外知識產權訴訟的主體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從而維護我國經濟安全,提高企業(yè)整體抗風險的能力。
【關鍵詞】:知識產權壁壘 貿易救濟措施 涉外訴訟 援助基金
【學位授予單位】: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D997.1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引言9-13
- 1.1. 研究背景9-10
- 1.1.1. 選題背景9
- 1.1.2. 研究目的9-10
- 1.2. 研究意義10
- 1.2.1. 理論意義10
- 1.2.2. 實踐意義10
- 1.3.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與文獻綜述10-11
- 1.3.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10
- 1.3.2. 國內研究現(xiàn)狀10-11
- 1.3.3. 小結11
- 1.4. 研究思路與方法11-13
- 1.4.1. 研究思路11-12
- 1.4.2. 研究方法12-13
- 2. 涉外知識產權訴訟援助制度概述13-23
- 2.1. 涉外知識產權訴訟援助制度13-17
- 2.1.1. 涉外知識產權訴訟援助制度的內涵13
- 2.1.2. 涉外知識產權訴訟援助基本模式13-14
- 2.1.3. 國外涉外知識產權訴訟援助模式14-17
- 2.2. 涉外知識產權訴訟援助基金制度17-22
- 2.2.1. 涉外知識產權訴訟援助基金的內涵17-18
- 2.2.2. 國際貿易中其他經濟援助制度18-19
- 2.2.3. 援助基金是我國目前首選的經濟援助方式19-22
- 2.3. 小結22-23
- 3. 構建涉外知識產權訴訟援助基金的必要性與可行性23-32
- 3.1. 構建涉外知識產權訴訟援助基金的必要性23-26
- 3.1.1. 構建援助基金是應對我國涉外知識產權嚴峻形勢的需要23-24
- 3.1.2. 構建援助基金是維護企業(yè)競爭優(yōu)勢與品牌利益的需要24-25
- 3.1.3. 構建援助基金是鼓勵企業(yè)創(chuàng)新與促進經濟發(fā)展的需要25-26
- 3.2. 構建涉外知識產權訴訟援助基金的可行性26-30
- 3.2.1. 具備法理依據(jù)26-28
- 3.2.2. 國外已有先例28
- 3.2.3. 國內已具備可行條件28-30
- 3.3. 小結30-32
- 4. 我國涉外知識產權訴訟援助基金的法律構建32-34
- 4.1. 我國涉外知識產權訴訟援助基金的法律現(xiàn)狀32-33
- 4.1.1. 援助基金的制度建設目前多以政策形式開展32-33
- 4.1.2. 尚未形成援助基金制度的完整法律體系33
- 4.2. 建議制定《涉外知識產權訴訟援助基金管理辦法》33-34
- 5. 我國涉外知識產權訴訟援助基金的制度建設34-48
- 5.1. 涉外知識產權訴訟援助基金的主體34-39
- 5.1.1. 主管機構34-37
- 5.1.2. 承擔機構37-38
- 5.1.3. 被援助人38-39
- 5.2. 涉外知識產權訴訟援助基金的內容39-40
- 5.2.1. 適用情形39-40
- 5.2.2. 援助內容40
- 5.3. 涉外知識產權訴訟援助基金的資金40-42
- 5.3.1. 資金來源40
- 5.3.2. 適用范圍40-41
- 5.3.3. 資助標準41-42
- 5.4. 涉外知識產權訴訟援助基金的程序42-47
- 5.4.1. 申請條件42-43
- 5.4.2. 受理與審核43-45
- 5.4.3. 監(jiān)督與檢查45-47
- 5.5. 小結47-48
- 6. 結論48-49
- 參考文獻49-52
- 在校期間發(fā)表論文52-53
- 致謝53-5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麗萍;;江蘇圣奧美國知識產權訴訟案再獲捷[J];橡膠工業(yè);2010年09期
2 陳敏;知識產權訴訟中確認科技知識的鑒定[J];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0年02期
3 劉彬;;海外知識產權訴訟應訴基金設立的思考[J];知識產權;2006年06期
4 錢翠華;;知識產權訴訟調解“六法”[J];中華商標;2008年07期
5 風信子;;禧瑪諾公司再次贏得在中國的知識產權訴訟[J];中國自行車;2008年10期
6 楊瑩;;高新技術企業(yè)知識產權訴訟防御策略分析[J];法制與經濟(下旬刊);2009年02期
7 ;一起知識產權訴訟案的啟示[J];建筑機械;2009年13期
8 蔣志培;我國知識產權訴訟狀況和需要研究的問題[J];知識產權;1995年06期
9 趙志浩;;德國知識產權訴訟制度對我國建立知識產權法院的啟示[J];商;2014年02期
10 王琳;鄭新建;;知識產權訴訟中的證據(jù)交換問題研究[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車捷;劉國林;;中國律師應對境外知識產權訴訟的策略[A];2009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知識產權專業(yè)委員會年會暨中國律師知識產權高層論壇論文集(下)[C];2009年
2 雷艷珍;;確認不侵犯知識產權訴訟的受理條件[A];全國法院第25屆學術討論會獲獎論文集:公正司法與行政法實施問題研究(上冊)[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春泉;知識產權訴訟也該是我們的利器[N];上海證券報;2008年
2 記者 范春生;專家建議建立知識產權訴訟預警機制[N];經濟參考報;2008年
3 沈文敏;“圣奧”在美知識產權訴訟案獲勝[N];江蘇經濟報;2010年
4 北京市海淀法院知產庭法官 閆肅 吳園妹;知識經濟對知識產權訴訟的四個挑戰(zhàn)[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0年
5 吳學安;要學會應對涉外知識產權訴訟[N];中國知識產權報;2011年
6 董小軍 陳雅峰;知識產權訴訟新聞的大眾視角[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2年
7 本報記者 李關云;知識產權訴訟“生意經”[N];21世紀經濟報道;2012年
8 本報記者 汪閩燕;中企應對美知識產權訴訟任重道遠[N];法制日報;2012年
9 尚軍;歐盟暫不考慮參與美國對華知識產權訴訟[N];民營經濟報;2007年
10 記者 吳艷;迎擊海外知識產權訴訟必須內外兼修[N];中國知識產權報;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辛彥軍;涉外知識產權訴訟援助基金的法律構建[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6年
2 喬芳;知識產權訴訟研究[D];西北大學;2008年
3 萬艷紅;淺論知識產權訴訟若干問題[D];湘潭大學;2005年
4 羅琳;我國知識產權訴訟保險研究[D];暨南大學;2013年
5 尹宏佳;調解在知識產權訴訟中的適用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4年
6 管文彪;論知識產權訴訟中自認的適用[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7 紀富強;論知識產權的訴訟定位[D];西南政法大學;2012年
8 高慧;知識產權訴訟陷阱取證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9 李慧娟;知識產權訴訟程序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10 蔣超;確認不侵犯知識產權訴訟問題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本文關鍵詞:涉外知識產權訴訟援助基金的法律構建,,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801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280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