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外交保護中當地救濟的“用
【作者單位】: 華東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復旦大學法學院;華東政法大學人權與人道主義法研究中心;
【基金】:2010年度華東政法大學科學研究項目《中國對海外國民實施外交保護的法律制度研究》的階段性成果之一(項目編號:10HZK025)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重點學科建設項目國際法學(J51103)資助
【分類號】:D993.7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朱作鑫;恐怖主義在國際法上相關對策綜述——兼論我國法律有關規(guī)定[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2 黃小喜;;企業(yè)社會責任與SA8000標準體系[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3 蔡國美;;略論引進沉默權制度的必要性與可行性[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4 王虎華;;論《聯合國反腐敗公約》中的引渡機制[J];法學;2006年01期
5 武敏;在線仲裁與B2C模式下電子商務糾紛的解決[J];貴州警官職業(yè)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6 張磊;關于《羅馬規(guī)約》的國際法思索[J];貴州警官職業(yè)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7 王虎華;論我國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理論與實踐[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8 王虎華;國際人道法的定義[J];政法論壇;2005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朱淑娣;WTO體制下國際貿易救濟審查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5年
2 羅國強;論新世紀國際法之本體[D];復旦大學;2006年
3 殷敏;外交保護法律制度及其發(fā)展勢態(tài)[D];華東政法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孟凡合;臺灣問題的階段性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2 張建華;船舶油污損害賠償法律適用問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3 蔡萌;美國與國際法院:1923—1926[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4 王鋒;論離岸金融的法律監(jiān)管[D];華東政法大學;2007年
5 周艷;國際刑事法院補充性管轄權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07年
6 王睿;越境污染治理的法律分析與對策探討[D];華東政法大學;2007年
7 李江;論滅絕種族罪[D];湘潭大學;2007年
8 蔣麗麗;論自衛(wèi)權的行使條件[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9 周銳;淺析國際法在未來對臺軍事斗爭中的運用[D];華東政法學院;2007年
10 吉敏麗;論死刑不引渡原則[D];華東政法學院;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鄒立剛;當地救濟與外交保護和國際仲裁[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學院學報;1994年03期
2 高智華;論外交保護制度[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3 孔小霞;;海外中國國民權益保護的國際法思考[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4 鄒立剛;試論國際法上的用盡當地救濟規(guī)則[J];法學研究;1994年05期
5 王慧;對跨國公司外交保護問題的分析[J];中外法學;1997年06期
6 生雅利;;中國的國籍法原則芻議[J];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2006年01期
7 錢曉萍;;中國公民及法人海外利益的保護[J];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10年02期
8 尹生;歐盟公民的產生與現代國際法的發(fā)展[J];江漢論壇;2004年08期
9 殷敏;;中國應大力加強與研究外交保護法律制度[J];特區(qū)經濟;2008年02期
10 董簫;吳向榮;;試論對我國海外投資的外交保護[J];河北法學;2007年10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對日民間索賠:為了民族的尊嚴[N];北京日報;2002年
2 本版編輯邋本報記者 劉愛君 浙江工商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宋杰;中國受害者個人索賠權從未放棄[N];法制日報;2007年
3 宋杰 浙江工商大學法學院;中國參與國際法律事務應更重視技術問題[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4 吳名;護照及其種類[N];中國國門時報(中國出入境檢驗疫報);2001年
5 李詠梅;國際商事主要仲裁機構[N];人民日報;2001年
6 金曉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的法律保障[N];國際商報;2009年
7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中心 李輝;自決權不等于分離權 承認不等于合法[N];法制日報;2008年
8 湘潭大學非洲法律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 洪永紅 湘潭大學非洲法專業(yè)研究生 劉婷 王蓓;利比亞戰(zhàn)火與中國企業(yè)索賠路徑[N];法制日報;2011年
9 華東政法大學教授 司平平;湄公河事件相關國應履行國際法義務[N];法制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張衛(wèi)華;新港學派視野中的外交保護法[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2 張磊;外交保護國際法律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殷敏;外交保護法律制度及其發(fā)展勢態(tài)[D];華東政法大學;2007年
4 夏莉萍;20世紀90年代以來主要發(fā)達國家領事保護機制變化研究[D];外交學院;2008年
5 黎海波;國際法的人本化與中國的領事保護[D];暨南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姜德安;外交保護制度的主要問題剖析[D];武漢大學;2004年
2 王若源;外交保護中的國家義務研究[D];鄭州大學;2009年
3 孫振;論國際私人直接投資的外交保護[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4 張立寧;試論外交保護制度[D];吉林大學;2010年
5 孫嘉楠;跨國公司的外交保護[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6 王帥;用盡當地救濟原則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7 唐伯軍;論歐洲人權司法機制下的用盡當地救濟規(guī)則[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8 陳宵;試論雙重國籍下的外交保護制度及對我國的借鑒[D];蘇州大學;2008年
9 任勇;論雙重國籍下的外交保護制度[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10 吳向榮;論海外投資的外交保護[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5431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2543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