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投資仲裁庭管轄權擴張的路徑、成因及應對
【作者單位】: 華南理工大學法學院;
【分類號】:D997.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徐樹;;最惠國待遇條款“失控”了嗎?——論國際投資條約保護的“雙邊主義”與“多邊化”[J];武大國際法評論;2013年01期
2 沈偉;;論中國雙邊投資協(xié)定中限制性投資爭端解決條款的解釋和適用[J];中外法學;2012年05期
3 余勁松;;國際投資條約仲裁中投資者與東道國權益保護平衡問題研究[J];中國法學;2011年02期
4 蔡從燕;;國際投資仲裁的商事化與“去商事化”[J];現(xiàn)代法學;2011年01期
5 張新軍;;《中日聯(lián)合聲明》“放棄戰(zhàn)爭賠償要求”放棄了什么?——基于條約解釋理論的批判再考[J];清華法學;2010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樹;;國際投資仲裁中濫訴防范機制的構建[J];法學;2017年05期
2 徐樹;;國際投資仲裁庭管轄權擴張的路徑、成因及應對[J];清華法學;2017年03期
3 張建;;論國際投資仲裁裁決在中國的承認與執(zhí)行[J];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02期
4 王燕;;國際投資仲裁機制改革的美歐制度之爭[J];環(huán)球法律評論;2017年02期
5 徐樹;;國際投資條約“雙軌”執(zhí)行機制的沖突及協(xié)調(diào)[J];法商研究;2017年02期
6 黃世席;;全球氣候治理與國際投資法的應對[J];國際法研究;2017年02期
7 陳正健;;投資者與國家爭端解決中的國家反訴[J];法商研究;2017年01期
8 溫樹英;李俊星;;國際投資協(xié)定中的審慎例外條款研究[J];武大國際法評論;2016年02期
9 錢嘉寧;黃世席;;國際投資法下投資者的合理期待與政治風險之抗辯[J];國際經(jīng)濟法學刊;2016年02期
10 楊春景;;投資者—東道國爭端解決機制的發(fā)展和中國的應對——以TPP協(xié)定為視角[J];司法改革論評;2016年02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筍;;國際投資仲裁引發(fā)的若干危機及應對之策述評[J];法學研究;2008年06期
2 張新軍;;外交保護的實體權利和程序問題 以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訴訟中的戰(zhàn)爭遺留問題為素材[J];中外法學;2008年01期
3 張平華;;權利位階論——關于權利沖突化解機制的初步探討[J];清華法學;2008年01期
4 余勁松;梁丹妮;;公平公正待遇的最新發(fā)展動向及我國的對策[J];法學家;2007年06期
5 張新軍;;民間對日索賠訴訟上的變遷和中國政府的回應——兼論不干涉原則[J];清華法學;2007年04期
6 王海浪;;最惠國條款在BIT爭端解決中的適用問題[J];國際經(jīng)濟法學刊;2007年02期
7 管建強;;析日本最高法院駁回中國個人請求權的所謂“依據(jù)”[J];法學;2007年06期
8 徐崇利;;從實體到程序:最惠國待遇適用范圍之爭[J];法商研究;2007年02期
9 車丕照;;從國際法角度看我國物權法草案中的征收補償標準[J];時代法學;2007年01期
10 余勁松;外資的公平與公正待遇問題研究——由NAFTA的實踐產(chǎn)生的幾點思考[J];法商研究;2005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運剛;論法院與仲裁庭的關系[J];華東政法學院學報;2000年03期
2 澤文;此種情況屬于越權裁決嗎?[J];中國對外貿(mào)易;2001年12期
3 鄧杰;論我國應確立仲裁庭管轄權自裁原則[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2年05期
4 王瀚,李廣輝;論仲裁庭自裁管轄權原則[J];中國法學;2004年02期
5 朱珍華;;“模擬仲裁庭”教學法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6 馬占軍;;我國仲裁庭組成方式的修改與完善[J];法學;2009年01期
7 王學權;;從辦案秘書的視角看仲裁庭審若干細節(jié)問題[J];北京仲裁;2010年02期
8 張坤;;論仲裁庭的管轄權[J];商品與質(zhì)量;2010年S7期
9 孫威;米揚;;淺析仲裁庭調(diào)查取證制度的完善[J];中國律師;2010年12期
10 劉廣仁;;創(chuàng)新仲裁模式 流動仲裁庭開在百姓家[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2011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王玫黎;宋秋嬋;;法院與仲裁庭“伙伴關系”論[A];中國仲裁與司法論壇暨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霍偉;;論仲裁自裁管轄權原則[A];中國仲裁與司法論壇暨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李豐;貴陽建立“流動仲裁庭”進鄉(xiāng)化解矛盾[N];工人日報;2013年
2 本報記者 邢菲 通訊員 曹元良;全市首家鎮(zhèn)級勞動仲裁庭臨淄開張[N];淄博日報;2014年
3 彭麗明;仲裁庭自裁管轄權原則及其在我國的確立[N];人民法院報;2004年
4 王全政 記者 侯靜;流動仲裁庭陽光辦案受歡迎[N];廣元日報;2007年
5 廈門海事法院法官 陳延忠;缺員仲裁庭的裁決是否有效[N];人民法院報;2007年
6 惠正一;瑞典仲裁庭駁回達能兩項申請達娃戰(zhàn)互有得失[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8年
7 胡紅偉邋李靜;瑞典仲裁庭駁回達能兩請求娃哈哈有望獲得賠償[N];中國質(zhì)量報;2008年
8 劉鵬;許昌設立消費糾紛仲裁庭[N];中國工商報;2008年
9 通訊員史東兵、王吉文;吉市薩爾縣巡回仲裁庭為工人解憂[N];昌吉日報;2009年
10 唐永清;內(nèi)蒙古仲裁庭審記錄實現(xiàn)計算機化[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釩;ICSID仲裁庭對“國家責任草案”的解釋與適用研究[D];西南大學;2015年
2 杜靈;論ICSID管轄權之“投資”的變化趨勢與中國之應對[D];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14年
3 丁冬;自貿(mào)試驗區(qū)緊急仲裁庭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5年
4 李元平;ICSID仲裁庭的管轄權擴大趨勢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5年
5 薛東玉;國際商事仲裁中緊急仲裁庭制度初探[D];華東政法大學;2015年
6 瞿婷;國際商事仲裁中緊急仲裁庭制度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5年
7 郭翠平;ICSID管轄權擴大法律問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6年
8 尹通;論仲裁庭的權力[D];上海大學;2016年
9 楊甜;仲裁裁決書推理實現(xiàn)研究[D];重慶大學;2016年
10 鄒欣蔚;“平安訴比利時”案的屬時效力和東道國救濟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25331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2533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