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外國海事仲裁裁決在中國的承認與執(zhí)行
[Abstract]:Based on the particularity of maritime arbitration, when a foreign maritime arbitral award applies for recognition and enforcement in China, it is different from the general foreign commercial arbitral award in respect of the court under its jurisdiction, the enforcement of preservation measures, the substantive enforcement, and the refusal to recognize and enforce, etc. It is also different from the execution of the arbitration award of the irregular withdrawal of foreign capital. As an applicant for recognition and enforcement of a foreign maritime arbitral award, it is necessary not only to understand China's criteria and basis for examination of foreign commercial arbitral awards, but also to grasp the particularity of recognition and enforcement of maritime arbitral awards. In order to realize its ruling creditor's rights, better protect their own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作者單位】: 遼寧師范大學法學院;大連海事大學法學院;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外資非正常撤離法律規(guī)制問題研究”(10CFX079)
【分類號】:D997.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趙秀文;;從永寧公司案看公共政策作為我國法院拒絕執(zhí)行外國仲裁裁決的理由[J];法學家;2009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顧維遐;;《紐約公約》下的公共政策解讀:兩岸四地的區(qū)域性發(fā)展與合作[J];比較法研究;2010年01期
2 張瀟劍;韓輝;;有哪些仲裁研究值得關注?——2009年中文法學期刊仲裁研究論文綜述[J];北京仲裁;2010年02期
3 向明華;;船舶司法拍賣的內(nèi)涵及其法律性質(zhì)辨析[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8期
4 吳星奎;;強制拍賣船舶中各方當事人法律關系分析[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5 關正義;;海事訴訟中幾個法律概念的辨析[J];當代法學;2006年01期
6 趙月林,王逢辰,夏國忠;碰撞逃逸船舶的認定[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2002年02期
7 趙月林;碰撞逃逸船舶的責任[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8 司玉琢;論光船租賃登記下的船舶抵押權效力[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9 許俊強;船舶保賠保險熱點法律問題研究[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10 張賢偉;實現(xiàn)海事留置權的司法途徑[J];法律適用;2003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張凱兵;;沉船、沉物強制打撈清除糾紛法律關系探討[A];中國律師2004年海商法研討會暨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海商海事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04年
2 徐洪霖;王建蘭;;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基金程序面臨的困境和解決[A];《中國海洋法學評論》2007年卷第1期[C];2007年
3 黃西武;;論海事強制令的適用與完善——從民事保全理論出發(fā)[A];《中國海洋法學評論》2008年卷第1期[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鄔先江;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2 殷悅;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法律問題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3 許俊強;目的港受領遲延法律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4 鄭志軍;國際海運承運人之履行輔助人責任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5 王亞男;外派船員人身傷亡損害賠償法律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2年
6 李偉;我國光船租賃法律制度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2年
7 李章軍;國際海運承運人責任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5年
8 李志文;船舶所有權法律制度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5年
9 張進先;論無正本提單放貨[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5年
10 楊運濤;國際貨物多式聯(lián)運法律關系研究[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珂;船員權利保護法律問題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2 于婷;美國B項規(guī)則扣押制度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3 張麗芳;海上自愿責任保險第三人對保險人權利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4 劉迪;海上保險代位求償權行使程序法律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5 洪燕;海事賠償責任限制程序相關法律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6 焉林祥;論行政罰沒后船舶拍賣對船舶優(yōu)先權的影響[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7 方亮;國際集裝箱班輪艙位租用合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8 崔恩旭;船舶油污損害責任主體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9 陳琳;論國際商事仲裁中的公共政策[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10 董娟子;論我國國際商事仲裁中證據(jù)規(guī)則的構建和完善[D];復旦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梅智斌;;論雙重國籍的有限承認[J];學理論;2011年08期
2 張望平;徐晟;;試析2000年后內(nèi)地與香港仲裁裁決的承認執(zhí)行問題[J];臺聲.新視角;2005年07期
3 王崇能;;論倫敦海事仲裁裁決的承認與執(zhí)行[J];福建工程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4 李曼佳;;論事實婚姻合法化[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S1期
5 高丙中;社會團體的合法性問題[J];中國社會科學;2000年02期
6 王微;美國懲罰性損害賠償判決在外國的承認與執(zhí)行[J];現(xiàn)代法學;2000年01期
7 楊翠柏;“承認”與中國對南沙群島享有無可爭辯的主權[J];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5年03期
8 陳柏新;陳柏安;;應當承認片面共犯[J];湖北社會科學;2008年04期
9 張曉婷;;論我國行政性執(zhí)行法院的構建[J];法制與社會;2009年09期
10 司平平;關于伊拉克新政府國際合法性研究[J];法學;2003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劉軼;;WTO金融服務法中的承認制度及其實踐[A];中國法學會世界貿(mào)易組織法研究會二○○七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劉霽堂;;略論默頓的科學越軌理論[A];“科技高速發(fā)展對倫理道德底線的沖擊及其化解”主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喬雄兵;;國際民事訴訟中的懲罰性損害賠償制度比較研究[A];2006年中國青年國際法學者暨博士生論壇論文集(國際私法卷)[C];2006年
4 杜濤;;互惠原則與外國法院判決的承認與執(zhí)行[A];2006年中國青年國際法學者暨博士生論壇論文集(國際私法卷)[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占景輝;民事執(zhí)行程序當中的債權分配問題[N];建筑時報;2010年
2 魯軍;壓縮“老賴”的生存發(fā)展空間[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10年
3 金曉;不服駁回執(zhí)行申請如何行使救濟權[N];江蘇經(jīng)濟報;2011年
4 記者 王曉磊;“大師”李一,吹爆神通也吹破畫皮[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5 劉正一;淺議執(zhí)行擔保中的擔保方式[N];江蘇法制報;2011年
6 最高人民法院 范向陽;強制執(zhí)行法中程序法和實體法的關系(下)[N];人民法院報;2011年
7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依法制裁規(guī)避執(zhí)行行為的若干意見[N];人民法院報;2011年
8 汪東升;執(zhí)行擔保方式探討[N];江蘇法制報;2011年
9 本報記者 杜曉 本報實習生 胡月;行政權力豈能凌駕于司法之上[N];法制日報;2010年
10 記者 謝雪琳;規(guī)避執(zhí)行難 最高法出臺新規(guī)防“老賴”[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丁三東;論黑格爾的自由譜系[D];武漢大學;2005年
2 胡云峰;霍耐特承認理論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3 李和佳;霍耐特承認理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4 韓升;查爾斯·泰勒對共同體生活的追求[D];復旦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曹江寧;外國海事仲裁裁決承認與執(zhí)行中公共政策法律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3年
2 張靜;外國懲罰性損害賠償判決的承認與執(zhí)行研究[D];蘇州大學;2006年
3 李冬梅;霍耐特承認理論述評[D];遼寧大學;2009年
4 楊健;論外國海事仲裁裁決的承認與執(zhí)行[D];大連海事大學;2008年
5 李洪娟;國際商事仲裁裁決在我國的承認與執(zhí)行[D];青島大學;2006年
6 王銳;民事執(zhí)行的幾個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7 任彩紅;承認理論[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8 王丹;論科幻文學中人造人對承認的追尋[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9 馬曉君;我國民事執(zhí)行中強制管理制度的構架思考[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孟凡合;臺灣問題的階段性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4648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2464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