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產(chǎn)品全球貿(mào)易治理憲政的國際法路徑設(shè)計
[Abstract]:The weakn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the strategy of food security make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trade full of protectionist facto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rade libera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ctually intensifies trade distortion and unfairness. The specific forms are the unfair multilateral trade relations related to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e unfairnes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rules, the unfairness of related subjects and the unfairnes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behavior. Therefore, fair trade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must be promoted in the global trade governance system promoted by constitutional international law. The most fundamental thing is to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procedural fairness and substantive fairness. The realization of procedural fairness must complete the justification of the governance system. On the other hand, substantive fairness depend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of pluralistic subjects and civil democratic governance mechanism of trade democratization,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linkage between international law and domestic law in the framework of constitutional international law.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WTO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of agricultural trade rules of judicial law.
【作者單位】: 西北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
【基金】:西北政法大學國際法學科青年學術(shù)創(chuàng)新團隊科研成果
【分類號】:D996.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倪學偉;;論國際法與國內(nèi)法的辨證關(guān)系[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00年05期
2 楊煉;國際法與國內(nèi)法關(guān)系之憲政模式比較[J];重慶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3 劉芳雄;;論國際法發(fā)展的表現(xiàn)與前景[J];求索;2005年11期
4 付文明;;《國際法教程》學習輔導[J];領(lǐng)導之友;2006年03期
5 梁濤;;論國際法的晚近發(fā)展趨勢及其面臨的挑戰(zhàn)[J];云南財貿(mào)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6 易顯河;;向共進國際法邁步[J];西安政治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7 溫樹斌;;國際法基本屬性之思辨[J];河北法學;2007年08期
8 胡育云;;對國際法法律效力的反思[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10期
9 古祖雪;;國際法體系的結(jié)構(gòu)分析[J];政法論壇;2007年06期
10 張衛(wèi)明;;近二十年晚清國際法研究的回顧與前瞻[J];法律文獻信息與研究;2007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高寧;;國際法與構(gòu)建和諧世界[A];2006年中國青年國際法學者暨博士生論壇論文集(國際公法卷)[C];2006年
2 黃偉;;也論國際法的等級[A];2008全國博士生學術(shù)論壇(國際法)論文集——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分冊[C];2008年
3 謝小慶;;論國際法的歷史類型[A];2008全國博士生學術(shù)論壇(國際法)論文集——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分冊[C];2008年
4 李杰豪;;國際和諧與國際法的“系統(tǒng)平衡論”——權(quán)力、利益與道德的范疇[A];2008全國博士生學術(shù)論壇(國際法)論文集——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分冊[C];2008年
5 白中紅;;論海上能源通道安全的國際法基礎(chǔ)[A];2008全國博士生學術(shù)論壇(國際法)論文集——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分冊[C];2008年
6 劉繼勇;;國際法與國際關(guān)系論[A];當代法學論壇(二○○九年第2輯)[C];2009年
7 溫樹斌;;關(guān)于國際法“法律性”的辯證思考——理論和實踐的視角[A];2006年中國青年國際法學者暨博士生論壇論文集(國際公法卷)[C];2006年
8 楊松;;國際法與國際貨幣新秩序研究[A];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獲獎成果匯編(2003—2004年度)[C];2003年
9 何志鵬;;國際法治的中國立場[A];“2020年的國際法”暨中國青年國際法學者論壇會議論文集[C];2011年
10 黃志雄;;國際法視角下的企業(yè)社會責任運動與中國和平發(fā)展[A];2006年中國青年國際法學者暨博士生論壇論文集(國際公法卷)[C];2006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張謙;建設(shè)和諧世界理念與國際法價值[N];光明日報;2007年
2 燁泉;維護網(wǎng)絡(luò)安全國際法應有所作為[N];法制日報;2013年
3 武漢大學法學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曾令良;和諧世界呼喚新的國際法[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7年
4 謝小慶;如何認識當代國際法的作用[N];人民法院報;2005年
5 劉敬東;國際公法不容挑戰(zhàn)[N];法制日報;2003年
6 本報記者郭恒忠 中國人民大學講師陰劍峰;美英對伊動武缺乏國際法律依據(jù)[N];法制日報;2003年
7 法學所課題組;人文社會科學前沿掃描[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羅國強;論新世紀國際法之本體[D];復旦大學;2006年
2 秦倩;國際法與宗教非政府組織[D];復旦大學;2007年
3 藺運珍;論馬克思恩格斯的國際法思想[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4 賈少學;全球化時代的國際法與國內(nèi)法關(guān)系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5 吳錦標;國際法與國際秩序[D];山東大學;2006年
6 李春林;國際法上的貿(mào)易與人權(quán)關(guān)系論[D];華東政法學院;2004年
7 王忠寶;論國際法上的禁止使用武力原則[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8 劉衡;國際法之治:從國際法治到全球治理[D];武漢大學;2011年
9 張衛(wèi)明;晚清中國對國際法的運用[D];復旦大學;2011年
10 陳穎健;公共衛(wèi)生全球合作的國際法律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畢中周;論國際法對化學武器的規(guī)制[D];華東政法大學;2015年
2 呂s,
本文編號:24139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2413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