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條約在中國的適用:現(xiàn)狀及完善對策
本文選題:國際條約 切入點:轉化 出處:《人民論壇》2012年2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作為國際法組成部分的國際條約在英美國家有著各自的適用方式,英國以轉化為主,美國以納入為主。文章以相關國際條約在中國的適用為切入點,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建議國際條約在中國適用時的效力位階由憲法明確規(guī)定,同時以轉化為主,兼采納入,規(guī)范條約生效形式。
[Abstract]:International treaties, as an integral part of international law, have their own ways of application in Anglo-American countries. Britain takes the transformation as the main factor, the United States takes the integration as the main point. The article tak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levant international treaties in China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combines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order of validity of international treaties when applied in China should be clearly stipulated by the Constitu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should be transformed into the principal and adopted to regulate the form of treaty entry into force.
【作者單位】: 山東大學(威海)法學院;
【分類號】:D9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張娜;論國際法與國內法的關系[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2 袁松;國際法與國內法關系的再探討[J];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錫生;葉軼;;論跨界水資源管理的核心問題和指導原則[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2 柳辰;;論沿海國專屬經濟區(qū)的防止船舶污染立法管轄權[J];研究生法學;2011年02期
3 曲波;;對大陸架劃界的幾個問題的思考[J];當代法學;2006年04期
4 曹云華,徐善寶;睦鄰外交政策與中國—東盟關系[J];當代亞太;2004年02期
5 馮玉軍;;全球法律秩序面臨的新問題及其挑戰(zhàn)[J];東方法學;2012年01期
6 曹云華;建立面向21世紀的睦鄰互信伙伴關系——評中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J];東南亞研究;2003年06期
7 王秀英;美英軍事打擊伊拉克的國際法分析[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8 李薇薇;;論聯(lián)合國經濟制裁中的人權保護——兼評聯(lián)合國對朝鮮的經濟制裁[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9 馬嶺;;利益不是權利——從我國《憲法》第51條說起[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09年05期
10 黃芳;論死刑適用的國際標準與國內法的協(xié)調[J];法學評論;2003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王志堅;邢鴻飛;;國際河流法芻議[A];水資源可持續(xù)利用與水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法律問題研究——2008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8年
2 葉軼;余運所;;論南水北調“大西線”對西南國際河流的影響及應對策略[A];生態(tài)安全與環(huán)境風險防范法治建設——2011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第二冊)[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衛(wèi)彬;國際法院解決領土爭端中的證據(jù)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2 陳光;我國區(qū)域立法協(xié)調機制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3 楊興;《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4 陳維春;危險廢物越境轉移法律制度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5 江海平;國際習慣法理論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6 余鋒;WTO決策法律制度的民主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7 賈少學;全球化時代的國際法與國內法關系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8 陳亞芹;論海事國際慣例在中國法中的地位[D];復旦大學;2008年
9 王勇民;兒童權利保護的國際法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09年
10 劉晗;氣候變化視角下共同但有區(qū)別責任原則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祝建業(yè);聯(lián)合國維和行動中的國際人道法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2 王麒錕;國際法中的民族自決權若干問題探析[D];西北大學;2011年
3 李國良;后危機時代的金融監(jiān)管國際合作[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4 姚翠翠;梁誠外交思想與實踐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5 王珂;論國際組織的責任[D];鄭州大學;2011年
6 單守峰;論我國不準外國人入境制度的完善[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7 彭翅軍;從“韜光養(yǎng)晦”到“做負責任的大國”——冷戰(zhàn)后的中國外交理論與實踐[D];暨南大學;2003年
8 曹靜;我國刑法與國際反恐公約接軌問題研究[D];湘潭大學;2004年
9 陶建云;論人權國際保護與國家主權[D];中國海洋大學;2005年
10 陳燕萍;國際損害責任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麗娟;論國際條約與我國國內法的關系[J];甘肅政法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2 伍亞榮;論WTO協(xié)議的法律效力及在我國法院的適用[J];法律適用;2001年02期
3 劉焱;論WTO規(guī)則的法律屬性[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4 顧貴水;;ILO132號條約中國之痛[J];帕米爾;2008年06期
5 魏明杰;;中國與國際條約六十年[J];國際觀察;2010年01期
6 郭文姝;;歐洲一體化背景下英國社會權概念的新發(fā)展[J];學習與探索;2010年02期
7 王毅;汪海燕;;涉外可持續(xù)發(fā)展行政法制若干問題研究[J];行政與法;2007年04期
8 車巧鳳;;淺議國際私法中當事人選擇國際條約問題[J];決策探索(下半月);2007年07期
9 翟艷偉;;條約在國內適用模式的探討[J];黑龍江對外經貿;2008年01期
10 張濤;;論全球治理與國際組織法的域外效力[J];法制與社會;2008年3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魏明杰;;中國與國際條約60年[A];新中國對外關系60年 理論與實踐: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世界經濟·國際政治·國際關系學科卷[C];2009年
2 劉國衛(wèi);王載明;;麻風防治納入基層防治網(wǎng)的實施與體會[A];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中國科協(xié)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03年
3 王戰(zhàn)權;;公路主樞紐向區(qū)域物流中心轉化方式研究[A];適應入世后的形勢、促進汽車運輸發(fā)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4 蔣萍;姜麗麗;于曉丹;張洪濤;;我國船舶污染海洋環(huán)境防治立法現(xiàn)狀及對策[A];山東省科協(xié)重點學術研討活動成果——山東生態(tài)省建設與發(fā)展論文匯編[C];2004年
5 梁洪杰;;略論WTO規(guī)則在我國的司法適用[A];《WTO法與中國論壇》文集——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年會論文集(四)[C];2005年
6 孫南申;;論WTO協(xié)議在中國的法律實施問題[A];《WTO法與中國論壇》文集——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年會論文集(一)[C];2002年
7 張曉東;;論歐盟法及對現(xiàn)代國際法的影響[A];中國歐洲學會歐洲法律研究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8 劉桂榮;;外觀設計法律保護的國際溯源和國際條約[A];專利法研究(2002)[C];2002年
9 張小勇;;《糧食和農業(yè)植物遺傳資源國際條約》與知識產權[A];專利法研究(2008)[C];2009年
10 ;價值轉化論的創(chuàng)診者——黃錦奎[A];中國價值工程輝煌成就20年(1978—1998)[C];199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魏珍妮;兩項條約助力網(wǎng)絡著作權保護[N];中國知識產權報;2006年
2 特約記者 黃文霞;兩國際條約對版權產業(yè)的影響[N];中國知識產權報;2001年
3 袁飛;上海法院涉外商事審判優(yōu)先適用國際條約[N];第一財經日報;2006年
4 袁真富;論知識產權法的全球化[N];中國知識產權報;2003年
5 特派記者 譚麗琳邋陳成智;盡快修改締結條約程序法[N];海南日報;2008年
6 陳煜儒;我國空間立法要立出中國特色[N];法制日報;2007年
7 記者 張曉敏;天津法制教育納入教學大綱[N];人民法院報;2001年
8 殷榮伍;把質量指標納入規(guī)劃[N];經濟日報;2000年
9 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所博士生 徐光明;理解和完善涉外民商事審判條約適用的法律規(guī)定[N];人民法院報;2010年
10 記者 劉修兵 翟群;加大調查流失海外文物力度[N];中國文化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巖;二戰(zhàn)結束前東北亞國際條約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2 石儉平;國際條約中的征收條款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3 王曉麗;國際環(huán)境條約遵約機制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4 王娜;國際法對轉基因產品國際貿易的管制[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5 唐青陽;規(guī)則的解釋與解釋的規(guī)則[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6 顧崧;國際民商事訴訟競合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7年
7 劉瑛;《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解釋問題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8 汪煒;航運法律責任制度若干問題及博弈分析[D];武漢理工大學;2009年
9 朱莉;國際私法的經濟分析[D];吉林大學;2007年
10 劉恩媛;國際環(huán)境損害賠償?shù)膰H私法問題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子彥;國際條約英漢翻譯中的銜接[D];外交學院;2005年
2 張禮賓;國際條約在美國法院的適用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3 王丹陽;國際條約在國內的適用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4年
4 柯玲娟;試論國際條約成立的實質要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5 李淑靜;外空旅游相關國際條約的完善[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2年
6 劉文晶;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條約(WCT)與鄰接權條約(WPPT)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5年
7 鄧一恒;國際條約句子層次英譯中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2年
8 巴特嘉爾格勒;國際法與國內法的關系及國際條約在蒙古國內法中的應用[D];吉林大學;2007年
9 丁亮;國際條約在我國的適用效力和實施問題[D];鄭州大學;2005年
10 王倩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研究成果轉化方式研究[D];安徽農業(yè)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6380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1638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