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元敘事:海權對海洋法律秩序的塑造
本文關鍵詞:海洋元敘事:海權對海洋法律秩序的塑造
更多相關文章: 海洋敘事 海洋強國 海權 海洋法律秩序 中國復興
【摘要】:中國的崛起催生了選擇成為陸權國家還是海權國家的辯論,中國政府的政策是建設"海洋強國",但無論是以"海洋強國"還是"海權"名之,都應該避免太過于強調力量因素而忽視其他關鍵問題。作者在"海洋敘事"這個方向上來考察海權,即關于海洋秩序的敘事,它實際上具有元敘事的功能——合法化功能。對歷史中若干海洋國家實踐的考察表明,塑造海洋秩序、維護其海洋利益的海洋敘事是海權的關鍵特征,海洋敘事能力與海上力量也成正相關關系。當今海洋法律秩序是歷史上關于海洋空間、資源、戰(zhàn)場這些敘事的影響下形成的,海洋大國的海洋敘事能力一直是影響海洋事務的一個持久性因素。海洋敘事能力對中國建設海洋強國的價值在于,塑造海洋秩序的意志、能力、手段是海洋大國賴以生存的關鍵。對中國的海權理想而言,實際的情況可能是建設海軍力量相對容易,而提出一種關于海洋秩序的元敘事反而更難。
【作者單位】: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西部項目“中美新型大國關系中的海洋法律秩序:利益協(xié)調與合作”(項目編號:14XGJ014)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青年成長項目“專屬經(jīng)濟區(qū)內的航行自由和軍事活動之間的關系”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D993.5
【正文快照】: 一引言隨著中國復興的步伐穩(wěn)步邁進,一種獨特的話題也隨之產(chǎn)生:中國是走陸權國家的道路還是海權國家的道路??在今天錯綜復雜的國際關系背景下,討論中國是否應該走海權之路似乎顯得比較突兀。同“海權”概念相比,中國政府提出的建設“海洋強國”政策從政治效果來看可能是一種溫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倪樂雄;;從陸權到海權的歷史必然——兼與葉自成教授商榷[J];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2007年11期
2 牟文富;;互動背景下中國對專屬經(jīng)濟區(qū)內軍事活動的政策選擇[J];太平洋學報;2013年11期
3 代鵬;;中國經(jīng)濟換馬[J];商界(評論);2009年02期
4 李義虎;;從海陸二分到海陸統(tǒng)籌——對中國海陸關系的再審視[J];現(xiàn)代國際關系;2007年08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芝;;淺議國際法與國內法的關系及其適用[J];今傳媒;2010年10期
2 馬旭;;戰(zhàn)爭與國際法[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3 王可菊;;戰(zhàn)爭賠償及二戰(zhàn)后的有關實踐[J];當代司法;1995年11期
4 修志君;論無害通過權的適用范圍[J];東方論壇.青島大學學報;2002年01期
5 王貴勤;;東京審判的國際法意義——從影片《東京審判》說開去[J];電影評介;2006年22期
6 王獻樞;;論海洋法原則的歷史演變[J];中南政法學院學報;1989年01期
7 黃肇炯;唐雪蓮;;紐倫堡、東京審判與國際刑法[J];法學家;1996年05期
8 吳薇;;論國際人道法上的“區(qū)分原則”[J];法學家;2000年03期
9 慕亞平,陳曉華;世紀之交議維和——對冷戰(zhàn)后聯(lián)合國維持和平行動的評價與思考[J];法學評論;2001年06期
10 曾皓;;試論領土法的新發(fā)展——有效占領制度——兼論中印爭議地區(qū)的歸屬[J];法學評論;2010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姜地忠;徐緯光;;當代中國的海權論——基于對《海權對歷史的影響》的解讀而展開的評論[A];2013年中國社會學年會暨第四屆海洋社會學論壇論文集[C];2013年
2 楊國楨;;海洋的概念與中國海洋發(fā)展[A];中華文化與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20年論文選集[第一卷][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曉軍;冷戰(zhàn)后俄羅斯軍事戰(zhàn)略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王倩;海洋爭端的類型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3 顏海燕;違反國際人道法犯罪的個人刑事責任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4 薛晨;美國海權研究:成因與變遷[D];復旦大學;2011年
5 劉利民;中國近代領水主權問題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6 陳威;論專屬經(jīng)濟區(qū)的剩余權利[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7 宋云霞;國家海上管轄權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7年
8 苑爽;兩次世界大戰(zhàn)后美國處理德國戰(zhàn)爭賠償問題的政策演變[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9 李文沛;國際海洋法之海盜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10 楊永康;美國憲法軍事條款的源流與變遷[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葉自成,慕新海;對中國海權發(fā)展戰(zhàn)略的幾點思考[J];國際政治研究;2005年03期
2 唐世平;再論中國的大戰(zhàn)略[J];戰(zhàn)略與管理;2001年04期
3 張文木;經(jīng)濟全球化與中國海權[J];戰(zhàn)略與管理;2003年01期
4 徐棄郁;海權的誤區(qū)與反思[J];戰(zhàn)略與管理;2003年05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文木;;生存·發(fā)展·海權[J];領導文萃;2006年11期
2 史春林;;20世紀90年代以來關于海權概念與內涵研究述評[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3 甘振軍;;淺析西方近現(xiàn)代海權理論及其歷史演變[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4 史春林;;九十年代以來關于國外海權問題研究述評[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5 張旭;張勇池;;現(xiàn)實主義海權理論和中國海權意識的覺醒[J];法制與社會;2008年29期
6 莫翔;;試析中國的有限海權[J];云南財經(jīng)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7 師小芹;;試析19世紀后期法國“青年學派”的海權理論[J];軍事歷史;2010年01期
8 陳霖;;論中國邊疆海權問題的治理[J];學術探索;2010年01期
9 周琦;馬少猛;;中國海權現(xiàn)狀分析及破解海權困境的戰(zhàn)略思考——基于國家安全的視角[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10 張露;;全球化時代的海權與中國海權[J];世界知識;2011年1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強華;張繼平;;歷史與現(xiàn)實:中日海權戰(zhàn)略之比較[A];2012年中國社會學年會暨第三屆中國海洋社會學論壇:海洋社會學與海洋管理論文集[C];2012年
2 陳偉;;國力之盛衰強弱 常在海而不在陸——孫中山海權觀及現(xiàn)實意義研究[A];民革中央紀念孫中山誕辰14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上海海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所長 軍事理論研究室主任 時平 記者 王君策 實習記者 高悅 整理;孫中山的海權思想是近代中國海權最先進的主張[N];中國海洋報;2011年
2 記者 袁于飛;應加強“漁權”來維護海權[N];光明日報;2012年
3 張文木;試論當代中國“海權”問題[N];中國海洋報;2004年
4 倪樂雄;海權與文明的興衰[N];中國國防報;2007年
5 倪樂雄;二十一世紀看海權[N];文匯報;2007年
6 鞠天相;研究海權理論 維護海洋權益[N];人民日報;2009年
7 孟凡明 許晨光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戰(zhàn)役教研部;海權思想的沿承與中國發(fā)展海權的辯證思考[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8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副所長 教授 博士生導師 劉中民;海權與大國興衰的歷史反思[N];文匯報;2010年
9 陳宇 朱奎;借鑒他國經(jīng)驗,強化海權意識[N];中國國防報;2011年
10 田一楓;爭海權要靠“哼哈二將”[N];世界報;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楊震;論后冷戰(zhàn)時代的海權[D];復旦大學;2012年
2 李昌新;海權與國家安全[D];暨南大學;2006年
3 孔志國;現(xiàn)代條件下的屯海模式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益華;中印海權戰(zhàn)略比較[D];暨南大學;2009年
2 高坤;中日東海海權之爭[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3 侯蘇潔;中日海權爭端及其對策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1年
4 張連蓮;海權視角下中國海洋法律制度完善對策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3年
5 陳祥軍;冷戰(zhàn)后日本海權戰(zhàn)略轉型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6 陳亞東;論和平發(fā)展時期中國新型海權的構建[D];湘潭大學;2008年
7 薛峰;中國崛起過程中的海權戰(zhàn)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8 馬少猛;以馬漢海權觀構建中國基本海權[D];湘潭大學;2011年
9 寇艷香;海權視角下英國海灣政策及其實施(1798-1853)[D];河北師范大學;2012年
10 饒咬成;海權與中國石油安全[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1695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1169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