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董秘非正常離職的影響因素分析
本文關鍵詞:上市公司董秘非正常離職的影響因素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董秘制度是我國借鑒英美國家的秘書制度而來的,從1993年起,我國開始一步步地穩(wěn)健地要求上市公司設立董秘一職,將董秘制度引入上市公司。在法律文件方面,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發(fā)布了《股票上市規(guī)則》,該規(guī)則明確指出上市公司應設立董秘一職!豆痉ā吩2006年重新修改的時候,首次在法律層面上明確指出董秘屬于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與其他高管相比,董秘主要負責董事會內部信息的溝通傳遞,對外信息的披露及與證券監(jiān)管機構的協(xié)調交流,身為高層管理人員,董事會秘書在公司運營中發(fā)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但是據統(tǒng)計,2015年有227家上市公司發(fā)生董秘離職,2014年是135家,2013年和2012年均是92家,占同年上市公司總數的比例分別為8.11%,5.17%,3.62%,3.69%。我們細究發(fā)現,雖然董秘離職人數越來越多,但是有些董秘是辭去所有職務離開公司,有些董秘是僅辭去董秘職務轉而在公司擔任其他職務,董秘離職的原因包括因年齡達到退休標準而離職的正常原因,也包括個人原因、工作調動、身體原因等模棱兩可的原因,并不會明示深層次的原因,還有不少董秘在公司任職時間甚至不滿一年便離開公司。這不禁讓人思考董秘離職的動因和究竟有哪些因素影響了董秘的離職決定。在董秘離職人數日漸增多的背景下,本文試圖將董秘的離職區(qū)分為兩種類別:正常離職和非正常離職,首先對這兩種離職情況進行定義,然后對我國董秘制度的引進過程進行介紹,從而闡明董秘的設定職能和在現實工作中遇到的困惑。然后借鑒以前學者對其他高管離職的影響因素的研究,對董秘非正常離職的影響因素也進行探測性的分析。本文的樣本數據來自于我國A股市場,時間取自2012年至2014年,搜集發(fā)生董秘非正常離職的上市公司的一些指標和任職董秘個人特質,利用實證研究的方法,在理論和數據結合的基礎上分析影響董秘非正常離職的因素,來驗證本文提出的假設是否正確。本文通過從公司特征和董秘個人特征兩方面進項描述性分析和二元Logistic模型回歸檢驗,本文發(fā)現董秘的非正常離職受到公司特征如董事長和總經理二者是否為同一人,董秘個人特征如董秘年齡、學歷、薪酬、兼任其他高管職務、是否持有企業(yè)股份、是否具有投行財務及法律專業(yè)背景的影響更大,相比之下,董秘非正常離職受到公司特征如公司的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營業(yè)收入年度增長率、第一大股東的持股比例的影響并不明顯,這說明董秘非正常離職對企業(yè)的財務指標和治理結構的敏感性較弱,反而對董秘自身的特征敏感性較強,具體來講,當董秘的學歷較高,或是具有投行、法律、財務背景時,公司的董事長和總經理為同一人,董秘發(fā)生非正常離職的可能性越大;董秘的年齡越高,董秘的薪酬越高,或是董秘持有企業(yè)股份,董秘兼任其他高管職務時,董秘發(fā)生非正常離職的可能性越小。之前的文獻對董秘離職的研究很少,主要集中于董秘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和董秘對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本文的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首次從董秘非正常離職的角度出發(fā),而且采用二元logistic回歸的方法對董秘非正常離職的影響因素進行研究,豐富了關于董秘的研究,也有利于今后對董秘制度的進一步完善。
【關鍵詞】:董秘 非正常離職 影響因素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F272.92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緒論10-14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目的和意義11-12
- 1.3 研究方法和結構安排12-13
- 1.4 研究創(chuàng)新13-14
- 第二章 相關文獻綜述14-23
- 2.1 董秘的相關研究14-17
- 2.1.1 國外相關研究文獻14
- 2.1.2 國內相關研究文獻14-17
- 2.2 高管離職的影響因素的相關研究17-23
- 2.2.1 國外相關研究文獻17-19
- 2.2.2 國內相關研究文獻19-23
- 第三章 理論分析和假設的提出23-34
- 3.1 董事會秘書的基本概念23
- 3.2 理論基礎23-25
- 3.2.1 委托代理理論23-24
- 3.2.2 信號傳遞理論24-25
- 3.3 董事會秘書制度的發(fā)展25-29
- 3.3.1 境外董事會秘書制度的發(fā)展25-27
- 3.3.2 國內董事會秘書制度的發(fā)展27-29
- 3.4 理論分析29-31
- 3.5 提出假設31-34
- 3.5.1 基于公司特征的假設31-32
- 3.5.2 基于董秘個人特征的假設32-34
- 第四章 實證研究34-47
- 4.1 變量設置34-38
- 4.1.1 數據來源和樣本選取34
- 4.1.2 解釋變量定義與衡量34-37
- 4.1.3 控制變量定義與衡量37-38
- 4.2 構建Logistic二元回歸模型38
- 4.3 實證結果分析38-46
- 4.3.1 描述性統(tǒng)計38-41
- 4.3.2 回歸分析41-46
- 4.4 穩(wěn)健性檢驗46-47
- 第五章 研究結論47-50
- 參考文獻50-54
- 致謝54-5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湯向東;;淺議董事會秘書制度的價值[J];湖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年02期
2 張茂勇;;略談董事會秘書[J];秘書;2010年09期
3 張茂勇;;略談董事會秘書之二[J];秘書;2011年03期
4 劉鋒;;關于我國公司董事會秘書法律地位的探析[J];現代商業(yè);2011年33期
5 趙帥;;淺論董事會秘書的義務[J];商業(yè)文化(上半月);2011年12期
6 馬新珍;劉建楓;;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制度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國產業(yè);2012年10期
7 段蓮香;董事會秘書與股市系統(tǒng)運籌[J];秘書;2000年08期
8 魏云芳;;金牌董秘是如何“煉”成的[J];董事會;2007年04期
9 湯向東;;董事會秘書制度實踐分析[J];秘書;2010年06期
10 湯向東;;董事會秘書的義務與責任分析[J];北方經濟;2010年09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中央財經大學 趙建平;董事會秘書肩負重大責任[N];經濟日報;2004年
2 高勇;董事會秘書在上市公司規(guī)范運作與發(fā)展中的地位與作用[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0年
3 石朝格;建立健全董秘制度[N];中國證券報;2008年
4 俞燕;中國人壽更換董秘 劉英齊接任[N];第一財經日報;2008年
5 顏金成;多家公司管理人員變動[N];證券時報;2008年
6 ;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資格管理辦法[N];證券時報;2008年
7 ;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管理辦法(修訂)[N];上海證券報;2011年
8 周松林;上證所發(fā)布董事會秘書考核辦法[N];中國證券報;2008年
9 本報記者 尚 欣;上證所發(fā)布董秘培訓辦法[N];證券日報;2005年
10 ;替董秘說句話[N];中國證券報;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巍;我國董事會秘書制度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2 程俠;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3 潘丹晨;董事會秘書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4 陳健;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制度芻議[D];復旦大學;2009年
5 趙海偉;我國的董事會秘書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6 陳同瑜;中國公司董事會秘書制度法律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7 梁丹;我國董事會秘書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8 鄭博恩;股份公司董事會秘書制度研究[D];清華大學;2003年
9 李勁勁;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10 蒙淋芳;論我國對董事會秘書制度的法律移植[D];中南大學;2007年
本文關鍵詞:上市公司董秘非正常離職的影響因素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919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ongsifalunwen/391910.html